日本關東軍七天就灰飛煙滅,蘇聯紅軍到底有多強?

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軍死亡8.3萬人,被俘虜僅2000人。而到了1945年的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短短7天左右,日軍死亡8.3萬人,被俘虜近60萬人。

雖然兩次戰爭的時間、背景、雙方作戰的兵力、武器裝備、指揮官等都不相同,但擁有70萬兵力的關東軍在蘇聯的進攻下有60萬人被俘虜,為什麼這麼不經打?迅速灰飛煙滅了?

除了正義必然戰勝邪惡這個千古不變道理外,從純軍事角度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

結局:驕橫的關東軍灰飛煙滅

日本關東軍七天就灰飛煙滅,蘇聯紅軍到底有多強?

日軍投降繳械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國東北挑起了日俄戰爭。經過一年多廝殺,日本獲勝。長期覬覦我國東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藉口保護南滿鐵路權益,專門成立了一支 所謂的“滿鐵”守備隊,另外還留駐南滿一個師團。

兩部兵力大約兩萬人,歸屬關東總督指揮。當時日本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設置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也稱 為“關東軍”。由此,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行徑。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磨刀霍霍的關東軍藉機從南滿鐵路屬地衝出,一天內便佔領瀋陽、長春、遼陽等城市。

與此同時,關東軍開 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關東軍僅有3個師團,1938年9 個,1939年11個,1940年12個。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前,關東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31個師團,人數上升到85萬人,號稱百萬。

此刻,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指揮的150萬重兵已經利用夜幕掩護在中蘇 邊境展開。

9日凌晨,蘇軍突然從三個方向同時向日軍發起了強大的突擊行動。

短短几天,約有50萬日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日軍死亡8.3萬人,被俘虜近60萬人。

底牌關東軍敗北在前,原子彈轟擊在後,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開宣佈投降。

第一個原因:關東軍充斥著大量新兵蛋子和老弱病殘

日本關東軍七天就灰飛煙滅,蘇聯紅軍到底有多強?

蘇軍開進東北

1945年的關東軍則充斥著大量的新兵蛋子和老弱病殘,因此一開戰,關東軍就全線潰敗,50萬人紛紛投降。

關東軍到了1945年上半年,實際上已經成了空架子,多達20個師團被抽調到其他戰區,其中大部分調回日本準備參加預期中的本土防衛戰。此時關東軍擁有1945年2月編組的八個師團,1944年新建的4個師團,由關內調來的4個師團(第39、63、59、117師團),這十六個師團組成了關東軍的主力。

到了戰爭臨近的7月份,關東軍還在極力擴軍,徵召25萬在東北的日本僑民編成1個軍司令部,八個師團、七個獨立混成旅團、一個坦克旅團、五個炮兵聯隊和若干其他部隊。

但由以上日軍的擴編可以看出,關東軍八成的部隊是1944年以後編成,沒有作戰經驗的新部隊。到了開戰前,關東軍紙面上擁有24個師團又9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部分邊境守備隊等57萬人。

但這支看似人數眾多的關東軍,缺野炮400門,機槍236挺,擲彈筒4900支,約10萬把刺刀。日軍師團大部分是在7月才開始徵集僑民組成的,戰爭在8月就爆發了,所以還沒來得及裝備,所以武器不滿編。

全部戰鬥力不過相當於關東軍的巔峰關特演時期八個半師團。

第二個原因:日軍準備不足,居然估計1946年決戰

日軍根本沒有預料到蘇軍這麼快發動攻擊,日軍預計蘇軍最早10月份才可能組織對日作戰。所以日軍疏於防範,8月8日這天甚至很多日軍軍官在度假,因此剛開始就被蘇軍打懵了,短時間內不能有效組織還擊。

儘管關東軍早有對蘇作戰的準備,甚至一度還拉出與蘇軍決戰的架勢,但是,由於關東軍設想決戰的時刻是1946年,不僅未能偵察到蘇軍的實力,甚至連蘇聯正式對日宣戰的消息,他們也沒能提前得到。

在蘇軍的強大攻勢下,關東軍精心佈設的陣線很快就土崩瓦解,總司令部慌忙決定放棄“新京”(長春),固守通化,並 指令偽滿洲國皇帝溥儀隨總司令部遷往通化,企圖在通化一帶與蘇軍決戰。此時的關東軍官兵已經完全沒有了鬥志,紛紛逃命。

原來設想的大決戰竟然化為一場拼命 的追逃遊戲。蘇軍各個方面軍的作戰行動都進展順利。

第三個原因:蘇聯大兵團協同,機械化戰爭經驗豐富

日本關東軍七天就灰飛煙滅,蘇聯紅軍到底有多強?

蘇軍接收日軍武器

蘇聯紅軍三個方面軍,包括十一個合成集團軍、一個坦克集團軍、三個空軍集團軍和一個戰役集群。內有80個師,2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師,另配屬40個機械化旅和坦克旅,總共157萬7725人,5000餘輛坦克,2.8萬門大炮,4300架飛機,90餘艘艦艇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關東軍突然發動攻擊。

蘇軍通過在對德作戰的歷練,從士兵到將軍作戰經驗豐富,尤其是大兵團協同,機械化戰爭純熟。蘇軍三路進攻,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遠東蘇軍分成後貝加爾、遠東第一和遠東第二等三個方面軍。

後貝加爾方面軍從蒙古越過大興安嶺進攻大連旅順、長春瀋陽山海關等地。另外在張家口承德、海拉爾齊齊哈爾兩方向實行輔助進攻。

遠東第一方面軍從太平洋方向進攻牡丹江、吉林、哈爾濱。

遠東第二方面軍從松花江姚河方向突破邊境堡壘地域,進攻哈爾濱。

蘇聯各路大軍沒有受到太大的抵抗,後貝加爾方面軍的第17集團軍在8月9日這天推進了70公里,到達內蒙古赤峰地區;第39集團軍迂迴了哈倫阿爾山築壘地域,前進了60公里;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向長春方向推進了150公里。

特別是由克拉夫欽科上將指揮的近衛坦克第六集團軍在大興安嶺的突擊行動收到了奇效,在不到一週時間已前突到東北中部地區

,創造了一個奇蹟。關東軍從此一蹶不振。

在8月15日,也就是日本天皇發佈無條件投降詔書時,遠東戰役的戰線大致從西到東是,克什克騰旗(赤峰西北約150公里)——突泉——洮南——興安盟——海拉爾——孫吳——寶清——林口——牡丹江。

到8月18日,除了部分失去聯繫的邊境堡壘,大部分地段上的日軍已經開始投降。蘇軍在進行著一個人的戰爭。8月19日,以空降兵對長春和瀋陽進行佔領。

值得注意的是,關東軍被俘虜的60萬人種,蘇聯最後總共只遣返了40萬日軍戰俘,剩下的20萬,則永遠的埋葬在了蘇聯的泥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