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享受人生的人愛蘭

會享受人生的人愛蘭

高閣賞蘭

申弓

早上接到朋友張君的電話,說有三十多朵蘭花初開,邀我去觀賞。我問在哪裡?他說在他的閣亭上。有這等好去處?花開有時,流水無情,事不宜遲,我便急急趕去。

那閣建在四層樓頂上,穿過通往天棚的門,果然,一座不俗的建築物,躍然頂上。說是閣,其實是張君居士的隔熱棚。不過由於張君的匠心獨運,致使一般的人間隔熱物變成了品位不凡的樓臺亭閣罷了。不高的屋頂,全用鋅鐵皮蓋成,四壁為隨意拖動的風景板塊,分春夏秋冬,景緻優雅,時序分明。人於其中,有如身處園林復歸自然之感,東頭題匾為“賜光閣”,西頭有個“介潔靜和”四字與之相對,那瀟灑的行草墨跡,均是出自張君本人的手筆。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出奇,細而想來,則是再貼切不過了,因那閣亭高高在上,拉開拖門,便可以最先領略日出,沐受著朝日的第一縷陽光。閣裡一個棋盤,兩張網床,讓人覺得其主人簡樸清淡,瀟灑俊逸。

再說蘭吧。因為閣亭邊上的空地放置了許多花木盆景,而初來乍到,你未必就能一眼驚見這淑靜的花君子,其實它就擺在閣亭前的欄杆上,一排兒過,共有六盆,碧綠的葉子,扁向張開,形同鳳尾撒歡,而朵朵新蘭,伸吊欄下,沁出誘人的芳香。其花雙色,外瓣為純白的三片,花蕊是紫色,也是三瓣。

會享受人生的人愛蘭

蘭為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的盆栽觀賞植物,據說品種以不下千種,我於此道很外行,就只是這幾盆叫鳳尾蘭,大概是因其形狀而名吧。蘭花自然沒有牡丹開的高貴,沒有山茶開得熱烈,沒有玫瑰開的婀娜,沒有海棠開得嫵媚, 沒有梅花開的馥郁,沒有杜鵑開得火辣,卻以其素雅嫻淑淡潔清純,贏得歷代文人的青睞。在人們看來,它是美好事物的代稱。比喻說“蘭言”。唐朝的駱賓王有“挹蘭言於斷金,致蓬心於匪石”,講的就是心意相投的言論。正可謂是“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這裡的臭當做香解。孔子家語中有“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為蘭在深山,清香自來,陳毅將軍也曾有詩云“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知,只為馨香重,尋者遍山隅”。還有“蘭秋”“蘭章”“蘭閨”“蘭譜”“蘭燻桂馥”等,都是在借重蘭的美好喻美好事物。

會享受人生的人愛蘭

張君可謂會享受的人了。我這裡說的享受,當然不是紙醉金迷般的享受。我是說張君在繁忙的公務之餘,能夠進一角美好的天地,放鬆自己的身心,薰陶自己的志趣,貽養自己的性情,修煉自己的功德,可謂一種上上境界。據我所知,張君平日總是公務纏身旰食宵衣,張君所處的職位,雖然不是作家,可每年寫下來的各種材料,其文字就未必少於我這個作家的數量,這樣大的工作量,若不會放鬆自己,不會調整自己,能堅持的太久麼?現在好了,張君經歷了案牘的勞繁之後,回到自己的居室,可以步上那高高的賜光閣,或領略日光或觀賞蘭花,或推枰論棋,或蕩悠網床,幾好?幾好!

會享受人生的人愛蘭

申弓,原名沈祖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長,中國小小說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國內外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說集《蜜月第三天》《粉紅色的信箋》《邀舞者》《沈祖連微型小說108篇》《聖潔》《男人風景》《申弓小說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親的紅裙子》《有奈無奈》《得意忘形》《前朝遺老》《廣西當代作家叢書.沈祖連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文學最高獎銅鼓獎、中國小小說最高獎金麻雀獎。部分作品入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微型小說鑑賞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21世紀微型小說排行榜》等國家大書。有作品被譯為外文發表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地,併入選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大學教材。曾供職於廣西欽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