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作文的前提是做好觀察(提升初中作文水平的方法,建議收藏)

先給大家呈現同一個同學寫的兩個作文片段。

我的寫作內容要求是:1.請描寫王老師說的任意一句話。 2.片段。 3.無頭無尾直接描寫。

片段一(第一稿):

“不懂就要問!”一聽這話,就知道是王老又在“發飆”了。沒錯,老師是這樣說的,我們也是這樣做的。課間,總是能看到老師辦公室門口的一隊“長龍”,老師從“龍頭”輔導到“龍尾”,用行動詮釋著他的話語。

片段二(第二稿):

老師推了推眼鏡,環顧四周,隨機提問了一位同學,然後面帶微笑地望著他。透過老師的鏡片,能夠看到他那充滿期待與希望的眼神。一分鐘,兩分鐘過去了,笑容漸漸凝固在老師的臉上。但老師依然在等待。三分鐘,四分鐘又過去了,老師臉上的笑容不見了蹤跡,眼神中開始佈滿了嚴厲。“不懂還不問!”老師質問道。“哎!先坐下吧!要仔細思考!”老師那通紅的臉漸漸恢復了本來的顏色。如果是其他老師準會把我們批評個沒完沒了,但王老不會,也許這就是他體格“魁梧”的原因吧——“宰相肚裡能撐船”啊!“不懂就要問”,王老是這樣要求的,我們也是這樣做的。課間,總是能看到老師辦公室門口的一隊“長龍”,老師從“龍頭”輔導到“龍尾”,用行動詮釋著他的話語。

(棗莊市市中區實驗中學714班侯詩琪同學作品)

大家明顯可以看出,第二稿比第一稿要好的太多。我只用了一句話,就讓孩子們修改後的作文產生了如此大的進步,這句話是——請大家在上課時,仔細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觀察老師的全部,然後重新作文。

我有一個理念,什麼是作文?我認為,作文就是把你看到的東西,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就這樣簡單。寫作的基礎能力應該是觀察力。現在很多孩子的作文之所以空洞無物就是因為不去細心觀察,憑空捏造。結果導致要麼不符合實際,拼湊字數,要麼無病呻吟。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就是觀察力,這比任何的寫作技巧都重要。會觀察了,把觀察到的轉化成文字,就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寫好作文的前提是做好觀察(提升初中作文水平的方法,建議收藏)


那麼觀察什麼?我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角度(下面以我班同學的第二次修改片段的選句為例進行講解)

觀察他的眼神。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例句:他那黑色的鏡框,襯托著閃閃發光的鏡片,而鏡片的後面是一雙溫柔而又不失嚴肅的眼睛。

觀察他的動作。

這裡,要具體到手上的動作、腳上的動作,甚至是身體的動作。

例句:王老師邁著矯健的步伐踏了進來,三步並作兩步邁上了講臺。一隻手將桌上“流浪”的粉筆送回了“家”——粉筆盒。另一隻手打開《助學》,略略一翻。

觀察他的表情細微變化。

這裡可以再細分為臉色變化,嘴角變化等。

例句:他的臉色瞬間和藹了許多,嘴角微微一揚,“嗯,不錯,不錯!”

觀察他的外貌。

這裡要包括他的長相和衣著。長相再細分為:頭髮,膚色,胖瘦,高矮,五官等。衣著可以參考的是:款式,厚薄,整潔度,合身情況。這裡需要格外提出一點,一切的外在描寫都是為內心世界服務的,一定要用外貌的勾勒來展現人物的精氣神。

例句:1.他講著,我聽著。今天的他,身著淺藍色絨衣,髮型打理的整齊無一絲凌亂,就像他的為人一樣,一絲不苟。

2.烏黑的頭髮整齊有序地在老師頭上服服帖帖的,那寬大的額頭被燈光打的發亮,看上去神采奕奕。襯衣和褲子都貼在老師的身體上,或許是因為老師太過“魁梧”的緣故吧!

3.老師今天穿著藍色的襯衣,灰色的褲子,黑亮的皮鞋,整潔而又條理。整個人顯得容光煥發,精神飽滿。


通過這樣的觀察力訓練,讓孩子學會從一些角度觀察所要描寫的人物。孩子們只要把這些觀察到的細節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就成為了一篇不錯的作文了。對於七年級,起步學作文的孩子,以及作文底子較為薄弱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而且易學的辦法,大家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