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上好自習課?(附關鍵細節,建議收藏參考)

自習課是檢驗班風、學風的重要參考。

很多初中學校在正課後都有一節45分鐘左右的自習課,高中還有晚自習。班主任如果能抓住這短短的45分鐘,是培養班風、學風的最好機會,對於學生一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也有重要意義。所以,自習課,不可小覷。我喜歡在自習課期間在學校樓道巡看,當我看到有的班級的孩子,在自習課上,無所事事,交頭接耳,甚至是吵吵鬧鬧的時候,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個班級,一定不是很優秀。下面,我就如何上好自習課,和大家分享一些細節問題。

如何讓孩子上好自習課?(附關鍵細節,建議收藏參考)

通過自習課前的一分鐘準備,培養孩子的學習規劃能力

一定不能打了上課鈴再進教室!打鈴後,進入班級,想好學什麼,拿出書來,靜下心來,開始學習,這個過程就已經浪費了3分多鐘。所以,我非常重視自習課前的一分鐘準備,這一分鐘決定了45分鐘的自習效果和質量,我把它叫做——黃金一分鐘!

  • 自習課前一分鐘,孩子們就要坐在位置上,先想好,我這節課要做什麼作業,要學什麼。用多少時間完成什麼。(事實證明,短短的一節自習課,孩子們能完成的科目作業最多也就兩科,所以,不能貪多,要重質量)

  • 然後將立刻就要用的書籍放在桌上,將即將用到而暫時不用的書籍整齊擺放在右上角。

  • 準備好所有需要用的文具。

  • 心情準備,儘快讓自己的心緒平靜下來,從下課模式調整為上課模式。

  • 上課鈴聲一響,立刻投入學習。

我反覆給孩子們強調,絕對不允許任何孩子在自習課期間,從書包或者桌洞內找尋東西,所用的所有東西必須在課前一分鐘全部準備好。很多家長反應,“我的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有個壞毛病,就是喜歡學一會,去喝口水,吃口東西,上個廁所”。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孩子缺乏學習規劃能力的表現。我通過自習課的前一分鐘,讓孩子提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學習期間,絕無二事。久而久之,“逼”的孩子們必須提前做規劃。慢慢培養這種學習能力。

通過“零抬頭率”,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度

我們都知道,聽講時,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長短,直接影響到一個孩子的聽課質量。會學習的孩子,往往是做事情非常專心,不易受外界干擾的孩子。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是,學著學著就心思被“閒事”給帶跑了的孩子。

所以,學習專注度太重要了!

  • 提前先告訴孩子,我們的自習課,絕對不能受任何“閒事”的干擾,包括老師的進出。我給孩子們開個玩笑:“有些班級的孩子,老有儀式感啦。班裡進來個同學,全班抬頭目送著他進門,目送著他走入教室,目送他在位置上坐下”。“有的班級的孩子,身上就像裝了雷達,老師剛剛進門,他就能迅速捕捉到老師的身影”這樣的自習,哪裡還有一點點專注度。所以,我13班,所有同學都要做到:只要老師不說,“打擾同學們一下,老師說一點事情”,任何同學一律不得抬頭,必須沉浸在學習中。這就叫做“零抬頭率”。

  • 要做一個“陰險”的班主任。剛開始孩子們肯定不適應。我告訴他們,我會不時進班突擊查看大家自習情況。只要我看到誰抬頭看我,誰就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去做。咱們就當是做一個遊戲,看看誰能贏過誰,你不抬頭就算贏了。所以呀,即使你聽到了老師進門的腳步聲,你也要反覆告訴自己“老師進來了,老師陰我呢,一定不要抬頭,一定不要抬頭”。

    先從形式上做好,慢慢內化為習慣。通過這樣的遊戲,培養那些注意力集中度差的孩子,即使聽到也不抬頭,變向地時刻提醒自己,要專心,外界事情和我無關。慢慢的,多少會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

  • 當一個班主任,走進教室,全班無人搭理,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時,那種感覺——很有成就感!

通過平時練習考試化——培養孩子效率意識,考試能力

很多孩子心理素質差,平時作業完成拖沓,到了考試容易緊張,造成“發揮時常”,甚至考不出平常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練習和考試脫節。會做題,不一定會考試。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自習課將考試和平常練習結合起來,這就是平時練習考試化。

  • 老師來規定。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比如20分鐘。給孩子規定一個練習內容,比如5道題目。在20分鐘內,這5道題目必須完成,和考試一樣。20分鐘一到,不再答題,進而思考,為什麼我沒有完成,是不會,還是知識點概念模糊,還是注意力不集中。之後的練習進行克服。

  • 學生自己來規劃。我平時的作業,比如英語,這道課外閱讀題目,應該在15分鐘內完成。我就自己計時完成,看看自己的做題效果。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讓孩子提高了學習效率,提高了做題質量,模擬了考試過程中的緊張意識。孩子們在面對大考時,就可以胸有成竹,遊刃有餘了。

如何讓孩子上好自習課?(附關鍵細節,建議收藏參考)

我班的自習課

如何讓孩子上好自習課?(附關鍵細節,建議收藏參考)

我班的自習課

輔助要求——自習課不得問問題

可能大家很奇怪,問問題是好現象啊,為什麼連問問題都不行。我的解釋是:

  1. 自習課問問題,多少會產生聲音,這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專注度,從班級大局來看,不好。

  2. 自習課就是自學時間,我提倡孩子們把問問題的時間放在課下,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去問問題。如果一個任課老師,一下課後,就有一群孩子圍繞身邊問問題,說明這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很濃厚。這樣也省的很多孩子,課間不想休息,還無事可做,打打鬧鬧。

輔助要求——自習課不得佈置作業

佈置作業的時間,要分散在各科老師臨下課前幾分鐘的時間,在課堂上就佈置完畢。如果自習課上佈置作業,孩子們難免抬頭看,不清楚的還要問這問那,最容易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自習課上一律不得佈置作業。

自習課的三年發展規劃

七年級孩子,自學意識較差,建議老師佈置明確的自習任務及任務完成時間;八年級孩子,開始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建議老師佈置一半時間的自習任務,剩下一半時間由孩子自己規劃;九年級孩子,已經具備了自習習慣,並且從孩子的長久發展考慮,必須學會科學的學習規劃,建議將自習時間整個交給學生,完全由自己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