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爲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01 用廣告思維做餐飲,8年開店120間

在餐飲創業之前,司武卓是安徽一家廣告公司的老闆,每天他的工作就是想創意,搞戶外廣告製作。

2007年,司武卓發現,雖然廣告行業很賺錢,但現金流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當時,他亟需一個現金流好的行業來和廣告行業形成互補。

彼時的商業市場,只有超市和餐飲兩大行業的現金流比較好,考慮到個體超市的發展前景頹勢已現,司武卓選擇了餐飲行業創業以彌補廣告行業現金流的不足。

2008年8月8日,司武卓的第一家店在合肥蕪湖路開業。

然而,作為一個毫無餐飲經驗的廣告人,要如何快速提升一個新品牌的知名度呢?

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為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作為一個資深廣告人,司武卓本身就擅長通過廣告做營銷宣傳,廣告人的邏輯思維,讓司武卓第一時間想到了借勢。

“我的老家在肥東,市面上有了一個叫‘肥西老母雞’的品牌,我為什麼不能叫‘肥東老母雞’呢?”在餐廳開業前10天,司武卓說服合夥人之後,把原本已經註冊好了的“好味來餐廳”改成“肥東老母雞”。

在司武卓看來,這樣的借勢會讓消費者產生兩種感受:一是覺得這個老闆很圓滑狡詐,刻意模仿克隆別人的品牌而心生討厭;二是認為這個老闆懂得借勢,是睿智的體現。

“無論消費者的感受是哪一種,都能讓品牌快速出名。”談及自己的改名想法,司武卓充滿自信。

不出所料,在門店開業3個月後,標題為“合肥餐飲市場出現的另外一隻雞”的文章在合肥晚報免費刊登。自此,肥東老母雞便變成了安徽市民茶餘飯後的談資,肥東老母雞品牌出名了。

2012年,司武卓發現廣告行業的增量越來越難,相反,餐飲做得卻挺順當。

“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從那時候起,司武卓開始把重心轉移到餐飲行業,並加快了肥東老母雞在安徽地區跑馬圈地的步伐。

2016年,肥東老母雞已經擁有120家門店。

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為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02 想做第一,只能做品類的開創者

8年120家店,年度服務人次高達800萬人,年收入近3億元,安徽省的第二大快餐品牌……肥東老母雞的這番成績,在旁人看來已經相當不錯了,但司武卓很清楚,這還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一個品類裡,如果你永遠只能做第二的話,會非常痛苦。”司武卓對紅餐(微信號:hongcan18)記者說,做第一跟第二的區別很大,因為消費者的認知和心智已經形成,想突破成為第一很困難。

原來,當時在安徽快餐領域裡,已經有個雄踞多年的快餐品牌,而作為後來者的肥東老母雞即使再努力,也始終處在同品類領域的劣勢地位,無法直擊消費者的心智。

“借勢是可以讓品牌快速提高知名度,但一直用傳統廣告人的思維去做餐飲,品牌肯定走不遠,最終還是要靠產品取勝。”憑藉多年在餐飲行業的積累和經驗,司武卓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那麼,該如何去突破思維和品類的侷限呢?

眾所周知的,安徽餐飲重色、重油、重味,給消費者的認知就是不夠健康,所以,司武卓認為,品牌要想走出安徽,走向全國,首先要在烹飪方式上做調整。

而通過帶領團隊到全國各地的大型餐飲企業學習和考察,以及通過一些大數據對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對地域性菜品的喜歡程度、對烹飪方式的選擇等進行綜合分析,司武卓發現,在國人喜歡的烹飪方式上,炸是第一位,蒸是第三位。

考慮過後,司武卓選擇了更為健康的方式——“蒸”。

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為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肥東老母雞屬於中式快餐,味型更偏傳統的徽菜口味,這在消費者心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認知,這與蒸菜是完全不一樣的,怎麼辦呢?司武卓決定再次改名。

在對幾十個品牌名進行篩選後,最終司武卓鎖定了“蒸小皖” 這個名字。

“顧名思義,蒸就是蒸菜,小,是小籠菜,皖,就是徽菜!”司武卓解釋。這句話不但包含了司武卓想要開創新品類的決心,而且包含著他想要對徽菜進行傳承與創新的情結。

“我要做中國小籠菜的第一品牌。”司武卓信心十足。

03 孤注一擲,斥資5000萬做品類升級

2017年7月,司武卓對外公佈,肥東老母雞的120家門店全部更名為“蒸小皖”。

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為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最初蒸小皖這個名字出來之後,爭議聲很多。”司武卓說,“公司內部一致認為‘蒸小皖’三個字不容易傳播,再加上品類變更之後跟原來的品牌形成了區隔,以前做雞湯現在做小籠菜,風險很大。”

面對越發強烈的反對聲,司武卓卻沒有絲毫猶豫,那段時間他不斷思考、不斷分析,“小籠菜是否能夠被消費者所接受?升級後生意會不會下滑?”

司武卓認為,小籠菜的特色是蒸,蒸菜要求食材新鮮,新鮮的食材會讓小籠菜保持原汁原味的口感,這是消費者喜歡的,也是符合市場潮流和趨勢的。

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為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而餐廳生意的好壞則與顧客的忠誠度有很大關係。在司武卓看來,顧客無非就兩種,一類是原本對肥東老母雞有感情的,一類是從來沒有給過肥東老母雞機會的。

“原本熟悉肥東老母雞口味和對肥東老母雞有感情的顧客,是中心顧客,不會因為品牌更名而流失;原本沒有給過肥東老母雞機會的是潛在客戶,他們可能會因為升級產生好奇心,想來嘗試。因此我認為,升級後的生意只會好不會差。”

堅定了這兩點,司武卓下定決心:“一定要改!因為這是我的核心。”

① 在定位上做升級。 大膽創新,把健康的蒸法和傳統的徽菜進行融合,在徽菜的基礎上保證健康少油的特色,由以雞湯為主打的中式快餐變成以“蒸”為特色,打造小籠品類新派徽菜,讓蒸小皖與安徽市場上的其它快餐品牌形成區隔;

②在裝修風格上做升級。 為了和老品牌拉開距離,蒸小皖摒棄了舊門店較為低調的灰色,改成更具年輕化氣息、更有時尚活力的黃色基調,給消費者營造一個更清新、舒適的就餐環境,讓消費者有一個全新的消費體驗;

③以健康為宗旨,做到4個“拒絕”。 拒絕隔夜,從原料到餐桌不超過18小時;拒絕味精,每一滴湯、每一道菜都不添加味精,是餐飲迴歸食材的本質;拒絕復熱,哪怕浪費也不會端上30分鐘前完成的菜品;拒絕油炸,全部小籠蒸制,健康少油;

④在營銷上發力。 除了邀請全國300多家媒體進行全方位報道外,還邀請了“安徽媳婦”陳妍希作為品牌代言人。

從定位上對產品結構的進行調整,到更換店面裝修風格提升消費體驗,再到藉助明星IP進行營銷,蒸小皖此次升級共花了5000萬元。

蒸小皖司武卓:花5000萬做品牌升級,只為做新品類的開創者

“當時是孤注一擲,要與老品牌徹底割裂,一刀兩斷,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所幸,司武卓賭對了。從2017年7月品牌升級到如今,蒸小皖的營業額上漲了30%左右,新增門店數量將近70家。

記 者 手 記

俗話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司武卓卻認為,經營一個企業時,不要走太多人走過的路,否則無法體現差異化,品牌也就沒有了核心競爭力。

10年的餐飲創業,讓司武卓從一個品類的追隨者變成一個品類的開創者。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健康”成了餐飲行業的新主題,健康的小籠菜新品類或將是未來餐飲行業的一個新趨勢。

所有的改變都只是為了更好的開始,希望司武卓能早日帶著蒸小皖走出安徽,走向全國。

記者 | 紅餐_周洪楚

視頻 | 紅餐_羅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