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鎮:「非遺」民歌唱出廉政「好聲音」

“監察法(啊)立新規,鐵肩擔當匡正義,打虎拍蠅接(呀)地氣(哪)(啊),人民群眾歡迎你……”近日,一首帶著稚氣童聲的呂家河民歌《廉政法規贏民心》,從丹江口市官山鎮九年制學校教室傳出。

官山鎮:“非遺”民歌唱出廉政“好聲音”​官山鎮九年制學校教師教孩子們唱廉政民歌

“這首歌曲是從呂家河民歌《十杯子酒》改編而來,曲調朗朗上口,通俗易唱,目前已被丹江口市列為廉政教育曲目,在全市中小學傳唱。”官山鎮九年制學校音樂教師文吉良滿臉自豪。

在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活動中,丹江口市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呂家河民歌為“切入點”,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閃光點”,以民歌中廉潔、向善、孝親、正義等元素為“興奮點”,以“非遺”文化根植於群眾、百姓喜聞樂見為“共鳴點”,讓民歌唱出廉政“好聲音”。

“民歌唱新曲,老調配新詞,我們要將呂家河民歌資源稟賦,變為廉政教育寶貴財產。”《廉政法規贏民心》詞作者、官山鎮黨委書記李擁軍,推動民歌“活態傳承”,該鎮已連續舉辦十三屆廉政民歌大賽。官山鎮:“非遺”民歌唱出廉政“好聲音”​民歌手為遊客演唱《廉政法規暖人心》

丹江口市官山鎮地處道教聖地武當山南麓,被譽為“武當後花園”,全村保存了4000餘首、80餘種曲調的民歌,被專家學者譽為“漢族民歌的活化石”。這裡山高歌遠,村民無事不歌,唱民歌是他們表達情感的“第二語言”,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丹江口市紀委組織專人,挖掘整理民歌中的“廉潔”元素,編撰《呂家河廉潔民歌集》,收集整理50餘首廉潔民歌,分“忠誠之聲、擔當之韻、乾淨之律、新風之韻”四個篇章,並作為全市廉政教材,分發到各鄉鎮、學校,組織傳唱。官山鎮:“非遺”民歌唱出廉政“好聲音”​呂家河廉潔民歌集

“壞習不可添,心要擺的端,你要珍惜人民給的權,勤懇為國做貢獻,妻子我再苦再累也情願……”,新編《枕頭風》,倡導家庭助廉、傳承文明家風。

《戒賭記》、《扶貧七字歌》、《十勸》等十五首反映反腐倡廉、精準扶貧、慈愛孝親的歌曲,被製作成MV,在電視、電子大屏中播放,在“村村響”大喇叭裡唱響,用民歌傳遞廉政“好聲音”。

“讓‘非遺’文化釋放新魅力,傳遞廉潔正能量,已經成為黨風廉政宣教活動的一股新力量,我們還要進一步挖掘伍家溝村民間故事、青塘村武當神戲等‘文化富礦’,讓三張國家級‘非遺’名片在‘活態傳承’中,唱響廉政教育最強音,”丹江口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曉潔說。(作者:朱志祥 於殿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