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車小思考

本文由知乎kol sun xinhe 提供

零跑汽車小思考

現在造電動汽車,越來越像做手機。二十年前,全球能做手機的無非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等幾個廠家,而現在,在幾乎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一家公司可以在兩三年的時間裡就切入手機市場,有時候還能做的不錯,例如老羅之錘。

零跑汽車小思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供應鏈全球化,手機的各個部件如CPU、閃存、基帶芯片、GPU、電池模組、屏幕等等都可以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沒有必要所有部件都自己研發。所以,只要廠家在其中某個方面有一些建樹就能獲得不錯的市場表現。細細思考,電動汽車也是如此。對於電動汽車來講,電池、電機、電控是最為核心的部分。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比傳統內燃機要簡單的多,而電池、電機以及電控所用到的技術都是相對成熟的(對於電機和電控技術,大家可以參考我的文章《》),所以大部分電動汽車廠商都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搞定這套系統。這也是為什麼蔚來、威馬等電動汽車廠商都可以在幾年的時間迅速完善產品線,產品上市週期非常短。然而,對於未來的電動汽車,在三電系統相對成熟的情況下,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之類的不同於傳統汽車的技術成了電動汽車的重頭戲。可以說電動汽車相對於傳統汽車,已經從機械產品過渡為電子產品了。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說過,電動汽車與智能網絡和自動駕駛無法分開,兩者天生的一對,郎才女貌,豺狼虎豹,只會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想到這裡,有一個新的汽車品牌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零跑汽車。

在各家三電系統都相對完善的情況下,零跑汽車在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的優勢可能要強於蔚來和威馬等廠商。零跑汽車在智能網聯方面的設計團隊來自華為和大華,以零跑的趙剛為例,他在華為18年,做過研發,也搞過銷售和市場,涉及的產品包括移動核心網、CDMA/GSM基站,3G基站、整網解決方案、榮耀全系產品(重點是手機)等。這些移動通訊的技術,直接就拿來用在了零跑汽車上,讓零跑汽車在智能網絡方面具有不小的優勢,也有了相當的IT基因。另外一個優勢在於零跑的自動駕駛系統。這就要好好說說零跑汽車的東家——大華股份。零跑汽車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也是大華集團的副董事長和創始人之一。大華股份也是國內老牌的安防企業了,目前國內30%的道路電子警察設備的攝影機都來自大華,大華股份目前有5000名研發人員,而人工智能、雲計算與大數據、芯片是大華股份重點發展的三項面向未來的核心技術。對於大華來講,它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基於深度學習對視頻中人、車和物的檢測和各類屬性的提取,而云計算和大數據則更多的是對視頻數據進行的存儲、分析和應用,熟悉自動駕駛的朋友應該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前者對應自動駕駛的感知層,後者對應的是自動駕駛的決策層。事實上也是如此,大華從8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人臉檢測和識別技術研究,遠早於行業裡絕大部分人臉識別公司。大華股份人臉識別技術2016年在國際權威人臉識別公開測試機構LFW上取得了99.78%的準確率,領先Google、Facebook、百度、騰訊、face++等企業,排名LFW測試結果第一,並且刷新了其測試結果記錄。目前零跑和大華合作聯合研發AI自動駕駛芯片,並計劃於2019年第二季度進行實車測試。所以在自動駕駛方面,零跑根本不需要Mobileye這種廠商的支撐,自己就可以搞定自動駕駛技術。

零跑汽車小思考

有了自主研發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方面的雄厚基礎,在加上相對成熟的三電系統,零跑汽車有點像手機界的華為,掌握了電動汽車的三方面的核心技術,雖然一開始的路走起來可能比較艱難,但是一旦跑通,後續的加速度很可能讓大家眼前一亮。所以個人覺得零跑汽車很可能成為造車新勢力的下一批黑馬。

零跑汽車小思考

之前我在蔚來ES8發佈後寫了一篇文章講電池技術對蔚來的影響,論證了為什麼蔚來需要做大型電動SUV,而對於零跑汽車來講,它採用了完全不同的思路:零跑汽車首先發布的S01是一款面向年輕人的電動車,車長4.1米,寬1.75米,定位是電動跑車。零跑已經在浙江金華建了一座智能化整車工廠,預計2019年4月S01交付使用。S01看上去更像一部年輕人送給自己的時尚玩具,也是屬於自己和另一半的移動空間。這表面上看上去和蔚來的戰略完全相反,但是實際上也是在當前電池技術受限情況下的另外一種思路:電池成本肯定不斷下降的,所以可以從電池成本低的小車入手,做出面向年輕人的高性價比產品,然後向上擴展到A級車和B級車。可以預見,S01將是一部高性價比、時尚前衛的新"平民跑車"。說到這裡,我想起了趙剛在演講中有一句十分耐人尋味的話:"別看S01絕對尺寸不大,我們的後排是可以完全放平的。非常適應年輕人的使用習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