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這獨特的優勢並不是停泊在某個角落,而是一直潛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如果你覺得自己被湮沒在人海茫茫中,那是因為你內心聚集的負能量把你真正的閃光點遮擋了。

每個人都會有身處逆境的時候。職場不順,學業失敗,愛情遇到挫折……每天都能有太多太多讓我們沮喪的事。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常常會被如影隨形的沮喪感所牽引。一旦這樣的負能量佔據上風,人的理智就會被矇蔽。

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她從小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容貌談不上清秀,也不動人,個頭不高,僅僅只到同齡人的肩部。

她的學習成績不怎麼好,沒有朋友,每天都孤單一人,感覺很孤獨。她覺得自己就像百花叢中的一株雜草,悄悄地生根,悄悄地發芽,即使枯萎,也不會被發現。

後來她長大了,這種自愛自憐的悲觀情緒依然伴隨著她。由於不善於交際,她連找個一般的工作都成了難題。她到酒店去應聘,因為形象不好而被拒絕;她去廣告公司應聘,因為思維不夠靈活也被拒絕了;她甚至跑到超市去應聘營業員,但也因為不善言辭遭到嫌棄。

其實,小時候的她也是有斑斕多彩的夢想的。像其他女孩子一樣,希望將來當演員,做模特,走在高高的舞臺上,接受觀眾的喝彩和掌聲。

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可是現在,自己這個樣子,夢想怎麼能實現呢?每每想到此,她都會忍不住哭泣起來。看到她哭得那麼傷心,母親關心地問:“孩子,你怎麼了?”她把心中的委屈向母親說了,並衝母親大聲嚷道:“都是你把我生得這麼平凡!既不漂亮,身材也不夠好。”母親沒有說話,而是坐在她面前,靜靜地聽著她不停抱怨。

終於,等她說完了,也哭夠了,母親平靜地說:“寶貝,你從小不就希望自己也能像花朵一樣美麗嗎?深谷裡的蘭花,很少能得到陽光雨露,也沒有蜂鳴蝶飛,但它也能開出漂亮的花。為什麼?因為它有一顆蓬勃自信的心,而你需要給自己找到一個花開的理由啊!良好的品質、淵博的知識、嫻熟的技術……只有這樣,人們才肯正視你,而這些都並不需要華麗的衣服和名責的首飾啊。”

母親的話令她震驚,以前她從未想過這些。

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從此,她開始了煥然一新的人生旅程:她試著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件事,安心讀書,細心觀察生活,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審視身邊的每一次變化,堅持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美與醜。她每天都會與自己做個小小約定,不以“未來要怎樣”的功利心去努力,而是和自己內心對話,告訴自己要做什麼。重新開始的人生路,她每一步都走得很認真。

當你想成為那個你想要成為的人,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力量有多強大,它能拓寬你人生的格局。

三十六歲那年,在《亞特蘭大新聞報》擔任記者的她,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它是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

同年,長篇小說《飄》問世,立即轟動世界,人們讀了這部作品,都讚歎不已。她——瑪格麗特·米契爾因此名揚全球,並在世界文壇上佔了一席之地。

這部作品後來被改編成電影《亂世佳人》,在1939年第十二屆奧斯卡獎中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轟動美國影壇,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的銀幕經典。

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人生之路到處都佈滿了分岔口,而每一條小徑的分岔都會通往一個既定的大方向。瑪格麗特·米契爾如此堅定、毫不猶豫地一步步走向卓越,不是因為她有改變世界的野心,而是因為牢牢抓住了對自我的掌控權。

王小波說:“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種生活都能產生很多亂七八糟的細節,這使它變得蠻有趣的;而人就在這種有趣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了這種生活需要改進。平淡的生活裡到處是密密麻麻的瑣事,生活中的艱難,往往並不是攤在日光之下清晰所見的挫折和困難,而是一日三餐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沒有行跡可尋的悄然變化。”

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面臨著選擇,吃什麼食物,穿什麼衣服,看什麼電影……這些選擇就像一個個小小的十字路口,每一項選擇都相應有不同的結果。面對社會巨大的壓力,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那麼我們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是選擇積極樂觀的一面,還是不戰而退,在困難面前灰頭土臉地悄悄溜走?選擇,對於意志堅強、個性樂觀的人來說,或許不會為此而煩惱;但對於那些謹小慎微、優柔寡斷的人而言,實在是種折磨和考驗。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總是有太多的誘惑。有的時候,我們必須分辨清楚,到底是生活圈住了我們,還是我們的思維束縛了自己。當你得到的越多,索求也越多的時候,只有保持一份自知,不為名利所累,不活在別人眼裡,才能活在自己心裡。

怎樣讓理想的生活清晰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