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外賣的上班族,你的身體還好麼?

據2017年發佈的《上海市白領午餐調查》顯示,63.5%的受訪白領近3個月內有叫過外賣,56%的受訪者自認為有辨別外賣午餐質量好壞的能力,而辨別的方法主要是看“顏值”……

天天吃外賣的上班族,你的身體還好麼?

不可否認,外賣已經是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長期吃外賣免不了給身體留下一些隱患。

長期吃外賣引發多種疾病

胃炎:外賣食品多高油高脂,並且菜品結構單一。有些商販為了牟利甚至加入添加劑增加口味。這種飲食方式極易引發胃炎。

便秘:外賣吃太多,常常會引起纖維攝取不足,而衍生出便秘。

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長期攝入過多油脂和鹽分,加上常常久坐不運動,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引發脂肪肝、糖尿病和三高等問題。

長期吃外賣,品種單一,營養不全,使舌頭失去了敏銳的味覺,表現為咽痛、口臭、口腔潰瘍、牙痛、痰多、腹脹、尿黃以及煩躁多夢等症狀。

天天吃外賣的上班族,你的身體還好麼?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說是一個27歲的姑娘,飲食不健康,喜歡吃外賣,體型有點胖,還不愛運動。

有天飯後腹痛惡心嘔吐,就醫後確診為急性胰腺炎,新聞中還說抽血中能看到一層白花花的油浮在血液上層。

天天吃外賣的上班族,你的身體還好麼?

很多人把外賣和高脂血症胰腺炎,甚至和血漿呈豬油狀畫上約等號。

就算你拿出醫學上說導致這病的原因是飲酒和膽道梗塞,但他們還是擔心天天吃外賣,免疫力會降低,這點我也有所顧慮:

餓了麼聯合百度外賣發佈了《2017年中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藍皮書》中有一句:

“炸雞是用戶在搜索外賣時輸入最多的詞彙,其次是黃燜雞,再次是奶茶”。

你看,就算相對健康的選項足夠多,人們也更傾向於點炸雞奶茶這類不健康的食品。

且不說315曝光的那些倒盡胃口的無良商家,在家做的飯菜,普遍比外面正規餐館的食材新鮮,油鹽更少;

且不說下單後外賣會不會是提前做好或放置好久重新加熱的,就算剛做的,在路上的時間會不會細菌滋生;

且不說包裝對環境的影響,高溫加劇食物中的油、鹽、醋對包裝的腐蝕,會不會析出對於身體有害的物質;

身邊一個“生我者父母,養我者外賣”的男同事自嘲道,“外賣吃多了,長一張外賣臉,連呼吸都有外賣味。口舌生瘡和痘痘粉刺常年正在進行時,呼吸時都能聞到塑料餐盒和油膩食材的混合氣味。”

總吃外賣,是要交身體稅的。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生活方式的書,後藤由紀子寫的《七分剛剛好》。

她自己開了一個小店,書裡說“關門的時間是下午4點,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飯,是我永恆不變的目標。”

她很珍重一家人的晚飯時光,甚至根據準備晚飯的時間,倒推來安排工作,寧願提早上班,寧願工作緊湊,都想著在4點幹完回家。

讀到“為了家人,我每天都會努力做好飯菜”這句時,我切身感覺到作者家那種溫馨和美的家庭氛圍。

天天吃外賣的上班族,你的身體還好麼?

回想起我這幾個月,晚餐基本靠外賣解決的日子,除了臉色變差、體重增加之外,我發現我和愛人的相處質量變差了。

以前我先到家洗菜備菜炒菜,他回家後一起吃飯。

放著下飯的綜藝節目,他親我誇我做得好吃,我倆邊吃飯邊聊天,互相夾菜給對方吃,吃完後他收碗洗碗拖地,我也在旁邊打下手。

週末一起約著去超市或菜場買菜,回來一起做一頓豐盛的飯菜,煲鍋好湯,做個硬菜,炒盤青菜。

兩個人通過做飯眉來眼去地打情罵俏,讓日子在煙火氣中閃耀著幸福感。

在我看來,把外賣的盒子放進塑料袋打個結,和把做飯後的果皮葉子放入垃圾袋打個結。

同樣是打結,前者是一種敷衍了事,後者則是一種心安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