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洗碗工都一萬多工資了,爲什麼內地人不過去打工呢?

瞅瞅要減肥


香港作為我國的特別行政區,十分的繁榮,經濟發達程度也很高。在香港人們的工資水平相比內地來說也比較高,在香港洗碗工的工資已經達到10000以上每個月,而像教師、會計師這些職業月薪至少在18000元以上。那麼相對內地來說香港的工資這麼高,為什麼內地人不願意去香港工作呢?在我看來有這幾個原因:



1.工作簽證問題

想要去香港務工首先得用香港公司的僱傭合同去辦理工作簽證 ,不合法的黑工待不了幾天就會被遣返。 同時也會因此繳納高額罰款。此外, 僱主合法從內地引進勞工 ,不僅需要出具工作證明 。還得繳納高額的徵款 ,成本非常之高 ,所以即便提出低薪, 僱主也不敢招你。其次由於香港的本地保護政策 ,僱主在確保本地人就業的情況下才能從港外招聘人才,除非你是擁有特殊技能的尖端人才。所以想要去香港務工工作簽證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2.消費水平太高

香港雖然工資非常高,但是購買力卻不及內地,上萬元的月薪購買力只相當於內地的5000元。香港的房價也十分之高,30平方米的房子, 房租普遍在每月人民幣8000元左右 。除了房租,還有飲食、交通等等花費,這些花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因此在香港雖然每個月掙得多但是花的也很多。

3.語言溝通問題

香港是一個語言主要以粵語和英語為主的地區,雖然有說普通話的,但是在粵語與英語為主的大環境中少之又少。所以,內地人如果想要去香港工作,需要提前解決語言問題。這是阻礙內地人去香港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香港與內地的工資水平不同,但是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職場競爭都很激烈,只有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能獲得成功。同樣的,只要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無論在哪裡都可以擁有一份滿意的工作。

你認為香港的工資水平怎麼樣?你會選擇去香港務工嗎?歡迎留言分享。


許悠然


香港和澳門作為我國特別行政區,經濟非常繁榮,城市也很繁華 ,工資也高得嚇人,就連洗碗工的月收入換成人民幣都是上萬上萬的。

上圖為某個衛視的報道

月入一萬對於普通打工者還是很多的,大家都不傻,所以,前幾年,內地很多人擠破頭腦地過去打工。但是, 過去那邊打工的內地人卻少之又少。


其實 ,香港、澳門的政策決定了普通人過去打工的難度很大。首先,不合法的大陸黑工辦不了長期簽證, 待不了幾天就會被遣返。再加上,香港澳門有本地人保護政策,企業必須優先招聘本地人,要想合法招聘外地人的話,

不僅需要出具證明 ,還得繳納額外的徵款。對企業來說, 成本實在太高了。所以,香港很多企業都會把崗位優先留給本地人。

另外 ,內地的發展也很快, 雖然港澳有一套寬鬆的高端人才引進流程,但是港澳願意引進的高端人才在內地也有發展天地,工資待遇也不會比香港差。俗話說,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這些人在內地也一樣發展。

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生活成本真的很高。在香港澳門合法打工的外地人也不是光享受著高薪的快樂,他們還有苦不堪言的一面。拿香港來說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 租上下雙人床的一個床位就要三千塊錢,一個床位!一個單間立刻過萬,加上吃住交通 ,兩萬塊也扛不住。


在國內,租房沒那麼恐怖,吃飯選擇價位也多, 打工者四千塊也能過得不錯了,當然沒考慮過過去打工啦。


愛問愛答


首先,香港不是內地人想去工作就隨便去的。

香港失業率這幾年都在逐年遞增,對外來務工人員更是嚴加管控。

去香港工作需要辦理工作簽證,沒有工作簽證打黑工被抓到,僱主和員工都得上法庭,甚至繳納高額罰款。辦理工作簽證的手續都是公開的,可以去查,非常麻煩。

其次,在香港月薪一萬的工資可不算高。

我有一個小師妹,大學畢業後去香港大學讀法律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就回來了。

我問她怎麼不在香港工作,香港工資不是很高嗎?據說洗碗工都月薪一萬。

師妹說:香港的保安洗碗工清潔工每月一萬多很正常,但花銷巨大,根本存不下錢。還不如在北上廣打工。即使是辦公室白領,月薪2萬起看似很高,但消費也特別高。她實習的律師事務所同事在香港工作,住在深圳,每天過關上班超級累。但是住在香港的話房子是雞籠、租金還特別貴。

第三、其實只要肯吃苦,北上廣月薪過萬也不難。

北上廣的月嫂包吃包住起步價8000元每月,這可是實拿到手的,不用扣稅;

北上廣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只要肯賣力氣,月薪過萬並不是個例;

北上廣的煎餅攤大媽霸氣懟顧客:我月入三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綜上,內地的工作機會很多,生活成本相對香港又低。想掙錢,何必捨近求遠。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職場資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眾號“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我來舉個例子:四個洗碗工,阿港在香港的著名米其林粵菜酒樓,阿海在成都的海底撈,阿樂在深圳的樂凱撒榴蓮比撒,阿雪在北京的奈雪的茶。

我們來看一看這四個洗碗工的待遇會有什麼不同?

比拼工資,阿港當之無愧,一萬元!其他三位都是4000元,遇到法定節假日,拜勞動法規定,他們一個月可以拿到5到6K。

第一回合,阿港勝出!

第二回合,比開銷和實際可支配收入

阿港每個月要花四千塊錢租房子,還是那種一間房住八個人,沒有空調那種。所以,實際可支配的收入,阿港只有六千港幣了。

餐飲行業對基層員工都是包吃包住的,阿海,阿樂,阿雪,都是住公司宿舍,不花錢。一般是六人,有空調。

這一回合,雙方打平!

第三回合,比工作環境

阿港上班的同事,都是50歲以後的大叔大嬸,香港飲食行業的服務生、樓宇保安員大多是50歲的老年人,阿港和他們根本沒有共同語言。更何況,他們根本不會說,甚至聽不懂普遍話,阿港想插話也插不進去。

順便插一句,在香港看一家酒樓是不是高檔,不是看裝修,不是看菜價,而是看服務生,越高檔的酒樓,服務生越年輕!

而阿樂,阿海,阿雪的同事,都是90後的年輕人,平時上班之餘,可以互相聊一聊抖音,刷一刷朋友圈。新銳餐廳,小夥子小姑娘的顏值都比較高!

這一回合,內地氧氣美女 VS 香港大媽,大陸方完勝。

第四回合 拼發展前景

香港的市場狹小,所以飲食行業的員工的發展極其有限。其實香港不僅是飲食行業,除了金融等極少數行業,絕大部分的企業都陷入瓶頸期,員工的職業發展非常不利,阿港真的是做好洗一輩子碗的打算了。

而大陸,新銳餐飲可謂是光速發展,大家看一看身邊的喜茶,海底撈,奈雪,是不是一年之間就滿布全市各大MALL?

光速發展,意味著員工的上升空間極大。今天是洗碗工,明天就可以當服務生,半年之後當資深員工,一年轉做主管,兩年做儲備店長,三年就是新店的店長了!這個在香港根本無法想像一個三年工作經驗的員工可以獨當一面!

第四回合,大陸餐飲行業全勝!

最後,告訴大家,別做夢了,香港打工有嚴格的限制,不是說拿著港澳通行證就可以去洗碗的,那叫非法勞工!

一刀職場


現在一直都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到香港洗碗一個月都有上萬塊的收入,而在國內搬磚都拿不到,所以還不如去香港當個洗碗工。不過這個說法說了好久了,但是卻看不到人們過去打工,這是為什麼呢?

香港洗碗工都一萬多工資了,為什麼內地人不過去打工呢?

說實話光洗碗一個月就有上萬塊錢的收入,這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如果是在內地的話,普通的飯店也就是給兩三千塊的收入,各種福利都是沒有的,又沒有社保,只能是一個低端的職業。

所以看到香港洗碗都可以拿到那麼高的工資了,大家還是心裡比較激動的,也是挺想跑去香港工作的。不過導致很多人在想卻沒有成行的原因也是挺多的。

首先就是香港管理是比較嚴格的,香港一般不招大陸勞工,除非你是特別尖端的人才;其次他們招低端員工的話也更願意招招菲律賓人,尤其是菲傭是最喜歡的,這跟地區保護政策有關,勞動崗位優先考慮當地人。

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是想去香港打工就可以的,如果偷渡過去打黑工,那被查到罰款也是很嚴重的,可能賺的錢都不夠罰的。所以很多人看到過不去也就算了。

其次就是香港的收入高,但是消費也很高,一個洗碗工都可以拿到月薪一萬多塊,但是洗碗工肯定不是什麼高端職業,可見當地的消費水平也是很高的,光靠這一萬多塊的月薪都不一定可以生存得下來。

就像在內地當一個洗碗工兩千多塊,但是扣是吃住還可以剩下1000塊錢一樣。在香港當洗碗工扣掉吃住後,一個月可能就只剩下四五千塊了,還必須得小心不要被查到是黑工,不然一年存的錢都有可能被罰完的。

正是有上面的原因,很多人都不願意跑去香港打工去了,反而澳門由於面積少,他們允許招聘大陸的勞工,想過去一般只要通過了當地僱主的面試,然後辦理勞務證,就可以去那邊上班了。

所以更多的年輕人更願意跑去澳門工作,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去澳門工作的朋友呢?


老王談職場


一、大陸發展迅速

咱們大陸經濟發展迅速,有很多就業崗位,工資也是很高的尤其是沿海城市和帝都,何必跑那麼遠。就算是在三四線城市也有自己的生存之地,而且還不用租房。

二、不去香港打工的原因

1、語言不通

香港一般說粵語和英語,我們一般說普通話,過去打工很有可能聽不懂人家說話,溝通有障礙。

2、消費較高

首先,因為香港人多地少,房子都是“上天入海”,算是一個稀缺資源吧,同樣地段同樣大小的房租比內地一線城市高出2-3倍,這是消費最高的,可能辛辛苦苦工作一個月,工資就全部交房租了;其次是餐飲消費,比內地一線城市高出1.5倍,一個月下來飯都吃不起了,可能只能頓頓以泡麵果腹。在香港只有電子產品和奢侈品比內地便宜,因為關稅低。

3、政策不支持

只有持香港身份證的人士才能在本地工作,在港住滿七年以上,身份證上就會印有三粒星的標誌,才能成為永久居民。

在僱傭關係下只有具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資格,受香港聘用的前提下,且具備有香港所需要的專業經驗,可以申請優才計劃,才可以到香港工作。

沒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士視為非法勞工,就是黑工,非香港居民,外籍人士在香港打工就是違法的。

4、背井離鄉

香港太遠了,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家人朋友,就會感到身處異鄉深深的孤獨感,受點委屈也沒人訴說。

綜上所述,香港消費水平高,語言也不通,政策也並不支持外來人口去打工,咱們內地經濟這麼發達,何必非要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洗碗呢,在本地洗碗不好嗎?

你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第一個原因:因為過不去。

想要去香港工作有2種常規方式:

1.工作簽證,需要有一家香港公司願意要你,給你出示僱傭合同,然後在繁瑣的流程後,你才可以去那家公司報道,而當你從那家公司離職後,就又要面臨被遣回大陸的可能性,除非找到新一家公司也願意給你提供工作簽證。


而一家香港公司為了要你,需要提供註冊證明書,商業登記證,近期財務報告,住房文件,給你的工資證明。


一般提供這些申請,還要等待香港人民入境事務處的結果通知。而我所知道的要求錄用的一般都有學校限制。像刷碗要過去的,那家小飯店為了招你一個大人物洗碗,願意幹這麼多事?


別想了,你還是先學下粵語吧。我每次去香港,看到的服務員都是老年人,香港小孩子都做不了,工資太低,沒有發展。

2.香港移民,有一種投資移民要1000萬港幣,7年內不能取本金和收益。(我知道大多數人是沒錢的,有錢去香港的不叫打工,真的叫投資)。


另外一種移民方式是看能力,科研人員之類。再差也要畢業於香港著名大學,去香港的保險公司賣保險賣給大陸人,等待7年之後才能有機會拿到香港籍吧!

第二個原因:香港物價無比高

香港現在的房價換成成人民幣,約10萬元人民幣/平。你會說我不在香港買房,就打工啊。但香港20平米的房子已經租房價格在5000元人民幣以上了。洗碗不能不租房吧,租房的價格好感人,再排除吃飯(平均一碗麵20多人民幣,放棄火鍋等美食吧,上千港幣都是隨隨便便),排除交通(十多元人民幣坐次地鐵)。


拿著上萬元的錢刷碗,幹著很累的活,省不到錢,吃的貴,住的貴,行的貴,選在香港打工,恭喜你,選擇了全世界壓力前幾名的城市打工。


香港有多繁華,人民有多努力,壓力就有多大。


宋小君


香港洗碗工都一萬多工資了,為什麼內地人不過去打工呢?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①香港有本地保護政策,優先招聘本地人;


去過香港旅遊的人都知道,去香港遊玩要辦理港澳通行政才能去的。去香港旅遊都有門檻規定,更何況是去香港打工呢。


香港有本地保護政策,“補充勞工協議”規定,僱主需要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確實在本地找不到才可以從港外輸入勞工。


而獲准輸入勞工的僱主必須繳交徵款,也就是說,香港合法僱主從內地引進勞工,要繳費的。

所以,他們並不會青睞於內地的“廉價勞動力”而招聘內地人。


②香港招聘門檻高


香港引進勞務工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擁有特殊技能的內地高端人才,需要具備“促進香港經濟長遠發展”的能力,必須通過港府審批者才可入境工作。


想去香港工作,要先獲得香港居留身份,才能再在港找工作。去香港工作的門檻那麼高,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的。


③香港生活成本高


雖然香港工資高,但是消費水平也高。香港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香港的房租普通30平方米租金8千元人民幣,選擇合租,一個床位每月大概4-5千元。


在香港吃一碗麵50元,加上交通費用,如果算一個月4千房租費+一天1百生活費,一萬工資基本上沒剩下多少了。

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普工也有五六千每月,基本上都是包吃住的,內地的基本生活成本比也香港低,折算下來其實內地的普工比香港的好很多。


這也是導致內地人不去香港打工的原因之一。


④語言不通


香港是在1997年迴歸中國的,英國租借香港99年,導致香港是英語、粵語為主要語言,香港在97年迴歸後才普及普通話。


這就導致了語言交流上存在統一共同性,兩地人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礙。


對很多內地人來說去香港等同於出國了,這也是導致內地人不去香港打工的原因之一。


香港有本地勞工保護政策,僱主要優先考慮本地人就業。


而且香港企業招聘門檻高,只要高端人才,審批手續也麻煩;


再加上香港是粵語、英語為主語,相處模式語言方面也有限制;


生活成本又高過內地,這些都是導致內地人不去香港打工的原因,因為不切實際啊。


有書課堂


小時候看電視,那些90年代的港片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鏡頭。

兩難兄難弟夜間偷渡到香港,只因聽說香港遍地是黃金,誰知道到了香港,躲過了警方搜捕,卻因為沒有合法的“身份証”,遭到老闆的剝削及欺壓。正常渠道合法用工15K的薪資,卻只給不到一半的薪水,動不動還找各種理由七扣八扣的。那天看你不順眼,等月末塊發薪水的時候,一通電話就有警察在你下班回家的路上檢查身份證,抓你個逾期逗留。

當然,電影一般是勵志的雞湯,總有貴人和好運氣等著……

可惜現實生活就不一樣了。

改革開放之後,大陸去香港輕而易舉,辦個通行證就可以了,簽證也只是自助機一吞一吐不到一分鐘的事情,可是這些所謂的證件只允許我們大香港促進消費提升GDP,又或者走親戚看朋友而已;即使公司開具的商務簽證也僅開放逗留時間以方便商務活動。

要想留居香港打工談何容易?

正常渠道:

1、辦理工作簽證:首先要先找到香港的工作,獲得香港公司的僱傭合同。同事工作簽證受僱傭主體限制,離職或換工作都要提前去入境處報備。

2、獲得香港居民證:

你需要合法、守法地在香港以任何方式居住滿七年(包括婚配、投靠、投資、特殊人才引進、讀書深造如研究生、博士等等),就可以申請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只有成為永久居民才有在香港工作的權力。

非正常渠道:

用普通旅遊探親簽證在香港打黑工,當然這個方法風險超大不可行,因為沒有企業敢用你。現在的法律對僱傭雙方的懲罰都很嚴。僱主僱傭黑工將被判刑外加幾十萬的罰款,而個人也會因此被判刑+罰款+遣送。另外,你可曾看過香港的房租?九龍城75平方的兩居室房租2.9萬港幣,折人民幣也要2.4萬。就算你住的再小、再便宜,加上吃、交通、其他消費等,一月的一萬來元能剩餘多少?因此,還真不如在大陸努力學習,好好工作,踏踏實實的生活來得舒服,你說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首先是,香港那麼小的地方擠了700多萬人,資源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巨大,如果開放內地人赴港工作,將會對本地人的就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必將引發強烈的牴觸和反彈,不利於香港社會安定,現在國家不但不能放內地人去香港工作,反而還要像對待小兒子一樣,打開大門,給他們來內地的工作和發展機會,你看香港的娛樂業,零售業,如果沒有大陸的扶持,應該日子會更辛苦。



其次,在香港月薪一萬多港幣,購買力和幸福指數可能不及內地人5000塊,本人前後去過五次香港,最大的感覺就是擁擠,寸土寸金,停車費每天至少200元,黃金地段七八百的酒店基本上進門就上床,相比之下泰國800的酒店可以用總統套房來形容了,香港物價實在是太高,一碗麵就五十,每天交通費也要幾十塊,隨隨便便一天生活成本就得200塊,加上一個單間配套的房租每月沒七八千下不來,所以月薪一萬多在香港真的毫無疑問的算是窮人,新加坡、日本其實也是一樣,相比之下泰國人的幸福指數要高得多,感覺他們都是隨遇而安的樣子。香港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真心不高,每天都是忙於生計,勞碌奔波。



尤其是房價,2010年我去旅行的時候,看到像紅磡這種還不是很核心的位置住宅,7-8萬每平米,大多數普通人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只能居住在擁擠的公租屋內,更有甚者是居住在籠屋內,也就是一張床上裝一個籠子,可以想象那個壓力



回重慶看自己的房子那真的算是豪宅了



而我買房子的錢在那邊連個單間配套都買不起。

所以香港很多大齡青年,四五十歲還不結婚特別常見,因為結不起婚,壓力太大!而且他們好像沒有養老金,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餐廳打零工、開出租、跑中巴,晚上就睡在車上,很現實很具體的問題,新加坡也是一樣,生存壓力山大,哪裡像我們一退休就天天廣場舞了。

其實我感覺眼下中國大陸是最肥沃的創業沃土,各行各業充滿了機會,最主要是人多,隨便做一個什麼行業,只要你用心,深入,堅持,遠比去其他地方取得成功更容易,尤其是跟互聯網相關的產業,人口基數實在太大,十億網民,每天數以億計的信息流,裡面裹挾的都是錢,你隨便截流某個哪怕很小的細分領域,都是千萬級的市場,這在其他國家是不可思議的!我站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看眼下的中國大陸就像下圖中的熊一樣,身邊全是機會。



互聯網打破了利益固化,去除了中間化,有能力的個人不必再依附於某個平臺或公司,可通過互聯網直接對接終端客戶,以我為例,我就是做互聯網營銷與運營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在家裡辦公,我不靠任何關係,沒有任何背景,幾乎沒有任何投資,一個人就靠想法和技術在家裡通過互聯網每年能賺五十到一百萬,我只需要兩個月時間就能掙一臺中級車。



具體來講就是在家裡利用互聯網幫我的客戶開展線上營銷,我的一個客戶事做四輪摩托車的,就這麼一個小眾產品,我每年通過互聯網能幫助他出貨兩三千萬的業績,而這只是整個行業的冰山一角,這在其他國家是很難想象,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太大,購買力太強,市場太大了,各行各業都處在轉型升級的的節點,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需要互聯網+,但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其實是嚴重不足的,所以掌握這門技能,然後持續的深挖一個點,很容易就實現財務自由了,我去過一些國家旅行,我就在想,如果我現在在這個國家,做我目前從事的互聯網營銷職業,會不會發展的比國內更好,答案是很難!因為市場和機會沒辦法跟中國比。



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服務好老客戶的同時,我開始做自己的長期的項目,一個在線教育平臺,旨在分享我這麼多年所從事的職業技能和知識經驗、行業資源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我就招收到了150多個學員,二月份創收十萬元、三月份創收十六萬。



這只是整個市場的九牛一毛,未來肯定會更多,指數級增長,這都是建立在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上,我去年四月份開通頭條號,每天堅持更新,截止到今天回答閱讀量超過六百萬,吸引粉絲六千多人。




不到一年時間而已,整個收入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在其他國家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到,總之我自己的感覺,如果國內這麼大片的處女地你都闖不出來,出去會更難!在內地根本不擔心沒有市場,沒有舞臺,就怕你沒想法,不行動,不努力,很多人說生意不好做,競爭太激烈,那是因為你停留在低端競爭的格局裡,我可以說到處都金礦,機會一抓一大把,可以做的項目實在太多了,因為各行各業都需要升級,這裡面蘊藏了大量的機會和財富!肯定有些企業會死掉,因為被升級就意味著被淘汰,這很正常。

我一個朋友,本來是在電視臺工作了很多年,月薪大概萬把塊吧,在重慶有車有房,日子過的很安逸了,可以說是很多人羨慕的那種,五千年非要出國,帶著老婆去了澳大利亞,老婆唸書,想要通過唸書拿到綠卡,但實在太不容易過關了,考了五年也沒拿到,他就在那邊的餐廳打工,每月大約也就是人民幣一萬左右,但購買力比國內可就差遠了,其實那邊的生活成本並不高,但房子貴,月租金就要七八千,孩子上幼兒園因為沒有身份,收費超貴,每天120澳幣,也就是五六百人民幣,所以他們每週也就送孩子去一兩天幼兒園,其他時間就在家自己帶,前段時間回來了,感覺人都消瘦了好多,那邊的生活一定是不輕鬆的,但每個人的追求不同,他願意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環境去一個更艱難的地方,這也是他的人生意義所在吧,無可厚非。但單從創業賺錢角度來說,中國大陸真的是一片沃土!

如果在當下的中國大陸你都賺不到錢的話,那你真的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了,出國你也未必能踢得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