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投資的大局觀遠勝於估值方法

近期讀書,且從一個實戰的案例中有所悟,是有關於投資的大局觀和估值方法。

如前所述,無以觀妙、有以觀徼,這個徼字代表著主升,也可以說代表著投資的大局觀。所謂大局觀,就是不要為眼前的一點波動所左右,不為一時的價值高估或低估而改變自己的投資。很多人做投資非常精於算計,比如對一個公司的估值上,其實不同的估值方法各有優劣,對於不同的公司也應採用不同的估值方法。那些特別精於算計的投資者也許可以獲利,但一般也很難獲大利。

以市場上目前普遍運用的市盈率估值方法為例,其實就存在巨大的缺陷,市盈率估值會讓投資者糾結於公司在一個年度的高估或低估,而很可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從彼得·林奇對投資目標的劃分上來說,市盈率估值也許僅僅只對緩慢增長的公司和穩定增長的公司有一點作用和意義,但是對於快速增長的公司、週期性公司、困境反轉型公司而言,根本都是毫無用處的。市盈率估值會極大的誤導投資者,會嚴重束縛一個投資人的大局觀。

我們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對此進行比較分析,假如A和B兩個公司都是經營同樣的產品業務,它們的年主營業務收入都是100億,並且都是行業的領導者,同時假如A公司的年度淨利潤為10億,但由於各種原因,包括股權結構、毛利率的差異等使得B公司年度淨利潤卻只有1億,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用市盈率的方法給A/B兩個公司估值,同樣是20倍的市盈率,A公司的市值可能就高達200億,而B公司的市值卻只有20億。

對於同樣產品業務的兩個公司而言,它們在市場上的地位也是不分伯仲的,但僅僅因為兩個公司當前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差異,A公司的市值就是B公司市值的10倍,這種PE估值的方法是存在巨大的缺陷。

接下來,假如B公司的市值從20億漲到了40億市值,靜止的看,B公司的市盈率已經高達40倍了,很多投資者會由此判斷B公司價格高估了,於是大舉賣出,但是此時B公司的市值還是隻有A公司的五分之一。

同樣是100億的年主營業務收入,B公司漲了1倍市值還只有A的五分之一,這時候,如果沒有投資的大局觀,就極容易賣出B公司的股票。而實際上,隨著B公司股權結構的改變、毛利率的持續提升等因素在逐漸起作用,B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可能追上A公司,B的市值也還可能從40億上升到80億、甚至120億、200億。對於靜止的站在當前只看見B公司40倍市盈率的投資者而言,必然難以堅定的持有B公司的股票。

這個例子說明,用PE估值的方法對於一個困境反轉型公司而言,是根本無意義的。另外,對於A/B兩個公司而言,在其主營業務收入旗鼓相當的時候,要用PSR估值去比較一下兩者的空間,PSR=市值/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它反應一個公司的當前市值和主營業務收入的關係,可以幫助更好的確定投資的大局觀!

PSR估值的方法是肯尼迪·費雪在其著作獨到提出的,我認為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而對於PE估值,則存在巨大的缺陷。另外談到PEG估值的方法,將一個公司的成長性和市盈率進行比較,實際上難度也很大,比如一個公司今年增長了50%,貌似可以給50倍的市盈率,但又有幾個人能準確判斷,此公司明年是否可以繼續50%的增長,又或者達到更高的增長,如果成長從50%的增速下降到20%,那麼又將是殘酷的戴維斯雙殺。

總而言之,不同的估值方法各有優劣,投資的核心問題還是要有大局觀,不因一時的高估而輕易賣出,也不因表象的低估而買進,只有當你確定一個公司未來的市值目標時,才算是真正具備了前瞻性的視野,它讓一個投資人摒棄一些蠅頭小利的算計,真正拿住那些長線大牛股。

從這個意義上講,投資的大局觀和視野,遠勝於雕蟲小技的估值方法,也許也正是因為此,我從未見投資大師巴菲特用什麼估值方法去精確測算一個公司的估值。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作為股票投資者經常要問自己或者被問的一個的問題是:“為什麼買入這個股票?”回答可能不外乎兩類,要麼是公司的增長要麼是投資者的博弈。

隨著市場投資者參與程度的不斷下降,根據投資者博弈獲利的空間和機會正在不斷被擠壓。因為根據投資者博弈獲利的核心就是其他投資者的犯錯導致獲利,最為典型的就是一些投資者利用資金優勢拉高一些沒有基本面支持的股票,其他投資者追高以後,高位出貨。這種買股票的盈利模式依舊存在,但是持續性存在問題。

還有一種類型的博弈就是認為公司股價跌幅巨大,跌破了長期價值底線。這種投資方法也曾經獲得了很好的投資回報,如2008年年底就曾經出現了大量的股東和管理層增持,最終收益豐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最終大多數的企業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獲得了很好的利潤增長,因此說到底還是基於業績增長來投資。

大多數機構投資者還是希望通過企業的盈利增長來獲得市值的增長。關鍵是如何對利潤增長進行估值。

不能簡單用市盈率和PEG來進行估值對比以後來選股,關鍵是關注增長的質量和持續性。按照戈登公司,P/E=1/(k-g),所以估值的核心在於評估k和g。

從公式上看,增長率g越高,就應該給予更高的市盈率,股價就應該越高。這一點在A股市場上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上的反應。很多業績高增長的股票獲得了明顯的超額收益,而業績不增長或者負增長的股票,其股票被不斷邊緣化,如果是基金重倉股,其股價被腰斬也不奇怪。這也是市場比較殘酷的地方,結構分化非常顯著,大量沒有增長的股票被拋棄,這可能也是市場有效性的體現。

K對估值也有重大影響,k是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率,由兩部分構成,是無風險利率加上投資者對於這個股票要求的風險溢價。無風險利率是外部流動性所決定的,關注點就集中在投資者所要求的風險補償。當然,k是越低越好,越低投資者給予的估值和股價就越高。問題是投資者會對哪種類型的公司風險溢價要求低呢?顯然就是對那些業績增長確定性高,定價能力強,行業增長確定,競爭力強,治理結構良好的公司。在當下經濟下行的過程中,必然是那些與宏觀經濟波動關聯性低,偏穩定類的行業,最好是擁有強大品牌的公司。

不同的發展階段,公司具有不同的g,投資者也會對k進行動態調整。公司處於持續增長的初期,行業發展空間大,是可以給予較高的市盈率。但是對於那些已經處於衰退期的公司,如果利潤處於持續負增長的公司,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不是很清晰,投資者所要求的風險補償也越高,導致其估值水平必然會大幅下降。

當前的市場狀態下,討論增長的質量可能尤為重要。因為中國經濟增長還處於放緩的過程中,高增長的行業和公司顯的尤為稀缺。對於當前的高增長的公司,很多投資者也會心存疑慮,是否屬於宏觀經濟後周期,增速放緩將會很快出現。總之,自下而上的進行公司研究,關注公司業績增長的質量,在今年的投資顯得更為重要。

很多投資者會簡單的比較市盈率來決定買賣的股票,這實際上是犯了投資上的一個非常常見的錯誤。只有有質量的高增長的好公司才可以支持較高的估值和好的回報,而低質量的增長往往意味著投資損失。

評估一個公司是否具有持續高增長能力某種意義上是對其商業模式的評估。首先要評估其行業背景,包括行業增長速度,增長空間,行業競爭結構。如果行業背景好的話,還要評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否具有較好的競爭優勢。最後還要評估公司商業模式穩定性,仔細分析是否有導致公司增長放緩的重大風險。

高增長可能是好公司的第一個要求,其他包括公司治理、管理層能力、財務狀況、政策環境等等都是評估是否好公司的重要組成要素。

所以以合適的價格買入好公司,才能夠獲得相對持續穩定的回報,這是股票投資的一個簡單道理,但是真正能夠意識到這個道理的重要性和良好的執行,可能不是很簡單。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格雷厄姆筆下有一個市場先生,他非常情緒化,股票市場經常在投資者感情的驅動下表現為價格脫離內在價格的現象,戰勝市場的最好辦法就是逆向投資。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投資大師都是逆向投資者,如安東尼·波頓、約翰·聶夫、彼得·林奇、約翰·鄧普頓等等。逆向投資是運用價值投資的判斷來避免市場情緒的影響的一種投資原則,本質上是指在市場最危險、最恐慌的時候反其道投資。逆向投資策略就是利用其它投資者的錯誤來尋找利潤區,尋找那些不被投資者關注而被低估的股票。

市場是非理性的,每個投資者都試圖理性,但實際表現出總體非理性行為,有時候價格與投資者的經濟情況和利率同步波動,價格在大眾的瘋狂和冷漠彙總搖擺不定,而不是由證券價值所定。因此逆向投資就非常重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獲取超額收益。

美國著名的逆向投資者戴維·德瑞曼在《逆向投資策略》一書中指出,二戰以來,美國市場經歷11次危機,如果在危機發生的1年後投資,投資者將有10次掙錢,只有一次虧本,且只虧3.3%,平均收益為25.8%,其中收益最高可達43%(1969年到1970年崩盤後的)。危機後將股票持有兩年的獲利是驚人的,買家在11次的危機中都將掙錢,兩年的平均收益約為38%。而在1973年至1974年的下跌後,買入股票收益將高達66.5%。因此他認為在恐慌中買入並持有做逆向投資是投資制勝的策略。

全球著名的逆向投資大師安東尼·波頓最核心的投資策略就是以合適的價格買進那些復甦股或轉機股。安東尼·波頓認為一些行業中最差的公司,由於這類公司負債率高、經營不善,股價通常比較低,一旦業績出現好轉,會吸引市場資金的參與,反而容易獲取超額收益。安東尼·波頓的管理的富達特殊情況基金就是一個著名的逆向投資基金,他通過購買那些價格便宜,不受歡迎,不被投資者關注的,但是可能在不久之後能重新吸引投資者注意力的股票來獲得超額收益。富達特殊情況基金的業績非常優秀,他的基金在2005年之前的26年,獲得了每年20.4%的年複合收益率,同期每年超過基準金融時報指數6.6%。

很多投資大師都有逆向投資的經典案例,比如彼得·林奇就曾經在1982年購買了克萊斯勒公司。克萊斯勒從1982年到1987年上漲了50倍,而同期福特汽車上漲了17倍,而通用汽車才上漲了3倍。為什麼?林奇認為克萊斯勒是一個困境反轉的公司,曾經瀕臨破產的企業,當行業景氣恢復的時候,克萊斯勒公司也是彈性最大,上漲幅度最快的。

在A股市場如果你做逆向投資,收益也非常可觀。2008年的地產股在國家的一路調控之下暴跌,香港的地產股跌幅更多,很多地產股的股價都在淨資產之下,甚至有些只有0.1-0.2倍的PB,如果在2008年4萬億推出來後買入地產股,持有2009年7月你將獲得200%以上的收益,這期間上證指數上漲100%左右。如果你持有的是房地產股中那些資產負債率高,現金流差的公司,那麼最高收益有700%。如果你逆向投資在2008年10月持有的是港股合生創展這個內房股到2009年10月,你將獲得1300%的收益。

我們專注成長股投資,也不拋棄逆向投資,關注那些被研究員和基金經理所忽視的公司,在行業和公司發生拐點的時候買入並持有到最大收益,這就是逆向投資的魅力所在。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替換高清大圖

選擇有質量的成長股

很多投資者選擇成長股投資,選對了收益率很高,選錯了則損失慘重。我國證券市場上小股票一直很活躍,14年股票中上漲超過50%的超過100個,下跌超過30%的超過200個。其中大多為成長股或偽成長股,如何篩選出真正的成長股成為決定投資收益率的關鍵因素。

有質量的成長才能持續。過去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市場有許多新增的需求,很多公司選擇良好的切入點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快速增長,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選擇上市募集資金擴大規模。此後企業往往出現分化,有一些企業仍然保持了較長的快速增長,也有許多公司在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後陷入衰退。我們發現只有有質量的增長才能持續,否則成長往往是曇花一現。什麼樣的增長才是有質量的呢?以下我們試著找出幾條:

首先是高毛利率顯示公司有強大的核心能力。

通常毛利率越高說明產品技術含量越高,反之越低。有時候低毛利率產品在需求旺盛時表現為量價齊升,利潤增長率很高,但當需求回落時量價齊跌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維持高毛利率,通過量的增長來實現成長往往持續時間可以更長一些。高毛利率往往表現公司有很強能力,這種能力是其持續發展的基礎。

其次高淨ROE顯示公司有獲得良好回報的能力。

對於投資者而言高ROE顯示公司有很高的資本回報,此時擴大再生產和資本再投資才有意義,積極的管理層一定會致力於擴張,通過擴大再生產實現增長。由於資本能夠增值,這類公司再融資時比較容易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適當加大槓桿能夠提高資本回報率,即使是股權融資,短暫攤薄後往往又恢復高ROE。

再次,產品有廣闊的潛在空間。

只有面對很大的市場才能給公司留出足夠的成長空間。我們曾經研究過部分給通訊設備商配套的公司,由於其客戶只有個別巨頭,當它成長到巨頭總採購量的1/3到一半時,無論其產品有怎樣的優勢,都不能獲得增長。這告訴我們必須留下足夠大的潛在增長空間,才有可能獲得長期持續增長。

最後,要回避利潤率下降的公司。

經驗告訴我們當這類公司的利潤率開始下降時,往往是一個悲劇的開始。利潤率下降說明公司的相對優勢在下降,原來的核心能力現在已經被競爭對手掌握,或者行業總需求趨弱。毛利率下降的下一步通常是增長的放緩,此後往往出現“戴維斯雙殺”。市場上很多成長股在成長階段完成之後,股價會有巨大的跌幅,這其中最有導向意義的是利潤率的下滑,一旦出現這個信號,十之八九預示著成長階段的結束。

當然,要實現持續成長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條件:比如優秀且進取的管理層,成長的公司起初規模大都較小,管理層將極大影響公司的發展。再比如行業景氣程度,景氣上升階段的行業總歸是遠遠好於景氣下降階段的行業。這些分析往往要建立在更多直接接觸或更廣闊的視野基礎上,對研究分析能力的要求更全面。而上述幾點通過我們認真閱讀公司報表基本就可以得出結論,要求相對較低,大部分投資者都可以做到。我們認為投資者通過這些簡單的分析和判斷,能夠過濾掉很多偽成長股,能夠識別出一些成長階段結束的公司,這樣能夠迴避一些風險。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替換高清大圖

投資的四層境界

第一層

在這一層,你更關注質化的因素,喜歡唯美唯優的企業。你會以巴菲特的標準去挑選企業,偏好ROE高,護城河看起來深厚的企業。你可能也很懂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並說起來頭頭是道。

在這個階段,企業對於你更多呈現出一種靜態。這種唯美唯優的狀態似乎是天生具備的。你對處於成長期的企業有很大的戒心,因為這個時期的企業有各種顯而易見的缺陷。(當然大多數時間你是對的,因為挑選將要成功的公司比已經成功企業要難十倍。)

這個階段,你容易將企業質化、內在的優點無限放大,忽視潛在的、甚至是短期的利空。這導致價值陷阱,長期或者短期的價值陷阱。比如11年的蘇寧、12年的茅臺,更極端還包括07年300塊的中國船舶。反而,03年格力、03年的茅臺、08年的伊利都是這個階段的研究者所不喜歡甚至唾棄的企業,只是我們比較善忘而已。

停留在這個階段的投資人不一定意味著投資業績會比較差。但大多數的投資業績比較隨機,跑贏和跑輸市場取決於市場風格。但在中國的這個小盤股高估,藍籌總體估值低的情況下,這樣的投資風格整體也不見得太差。

第二層

有了基本的投資理念和對競爭戰略的理解,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務功底、蒐集公司信息的能力以及量化分析能力,會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你更關注量化的數據,你有更全面的盈利預測的模型,甚至偶爾還要做DCF估值(儘管沒有什麼用)。

公司變得更加數據化,財務報表的鉤稽、業務數據、費用預測,與競爭對手的數據對比,公司變成數據的集合。某種程度上公司呈現出無限細節,無數渠道彙總的信息是超負荷、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這個階段,你對公司盈利預測甚至估值精確到小數點,這種精確給了你虛假的安全感。但在內心深處,你懷疑這些數據的真實性。你的盈利預測和公司歷史數據保持線性相關,當一個季度的收入增速低於預期,你會下調接下來的幾年的增長速度預期,導致公司估值更快的下降。由於這是市場普遍的做法,你的盈利和估值與市場趨同,當市場悲觀的時候你也悲觀,市場樂觀的時候你也樂觀。大體上,大部分賣方分析師,包括很多新財富的分析師,以及公募基金經理們大體處於這個階段。按照這樣理解來做投資,大體上很難戰勝同行,因為你對公司的理解就是同行的理解。但由於公募基金總體的信息優勢,大體上能夠戰勝市場和散戶,但難以取得穩定的超額收益依然是困難的。

第三層

如果有出色的天賦、足夠的勤奮,少數人可以到第三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企業對你呈現出有機體的特徵。企業不再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模型,儘管數據仍然是她的骨骼;也不是一個模糊的唯美唯優的概念,儘管你對質化因素的理解更加深刻。你能迅速抓住企業的本質,在紛繁複雜甚至互相矛盾的數據中,你能馬上意識到哪些數據是至關重要的,並且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

你可能仍需要行業的專家給你提供對行業觀點,但藉著他們、你對企業的理解甚至更深,能夠做出更準確和前瞻的預判。你不再需要模型去預測盈利和估值,你在頭腦中就完成了預測,儘管是粗略的,但這種模糊的正確遠勝於精確的錯誤。

這個階段,你看到的公司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機體。你可以感知到這個有機體,是強壯還是脆弱,激進還是保守,充滿生機還是暮氣沉沉。你理解了企業的成長就像小樹苗長成大樹。很多小樹苗最終只是小樹苗,但你能意識到什麼樣的小樹更容易長成蒼天大樹,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

能達到這個階段的投資者,你或許很大程度是同時也是優秀的管理者。

你理解管理層的價值,他們是公司的靈魂。你瞭解企業的戰略選擇本質上各種資源的取捨、潛在收益和風險的平衡,什麼時候需要足夠進取,什麼時候需要穩健保守。

在這個階段,你對公司的理解已經遠遠超越市場。市場大多時候是對的,但你能等待,等待市場犯錯,並在你的賠率佔優時下注,通過市場的錯誤獲益。我見過的少數的投資界的大佬們達到了這個境界,儘管仍受到能力圈的限制,但這個階段的投資者憑藉超越市場的理解能力,能夠穩定戰勝市場,並且適應各種風格的市場。所以如果你要找到這些投資者,去看看他們最近10年的業績。

第四層

這個階段,是超級投資者的階段。你獲得了真正的全局觀。你不但看到樹木,你還看到了整個森林。

每個企業就像一個小小的像素點,單獨看你只能看到紅黃藍的光、但所有的像素點整合在一起,你看到是完整的畫面,有意義的畫面。在這個階段,宏觀經濟不再是一個概念,它具備了微觀的意義。你看到各個產業,各個企業不同宏觀下,利潤的傳導變化,景氣度的高低循環。

這個階段的超級投資者,他們能夠勝任超級規模資金的分配,在超級大的規模下,依然能夠取得持續超越市場的收益。世界上,可能只有巴菲特等少數幾個人能達到這個水平。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替換高清大圖

規避投資風險的兩大利器

對長期投資而言,造成資產減值損失的風險來自二點:一是企業出現沒有預料到的競爭優勢減弱,陷入長期困境之中;二是市場情緒造成的估值趨勢性的,大週期的降低。為了應對種不利因素,我們除了在平時多閱讀,多思考提高自身修養,提高商業模式洞查力外,在買入之前還要多作功課,要跳出企業,在行業的高度把握企業的競爭力,多和行業內的企業比對,找到企業的商業“密碼”。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要動用一些手段來對沖這種風險,在我看來,分散和安全邊際是最佳的風險緩衝器,它能讓我們遇到未知風險時候擁有足夠的騰挪空間,有效降低資金永久性損失的風險。

一、分散

可能有投資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當發現一個自己把握比較大的投資機會的時候,是孤注一擲還是遠擇分散,是選擇提高收益還是選擇均衡風險。我是這麼看的,投資遇到的不確性因素較多,各類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防不勝防,為了分散單一持倉遇到未預見的不利因素,帶給我們的市值永久性損失的衝擊,分散還是必要的,分散也是我們容錯的緩衝池,當企業出現未預見的不利狀況的時候給我們足夠的迴旋空間,同時對我們保持良好心態也很有幫助,全倉一隻,遇到大牛市行情,所持的股票不漲,難免影響心態,但如果分持四五個品種,總有一個漲的好的。

但有些投資者喜歡某一行業裡進行分散是值得商榷的,因為一旦發生行業的大衰退,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境地,當然過多過雜也不可取,比如有的投資者一買好多隻,每隻一,二手用這種方法迴避風險也是不對的。因為個人投資者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時研究跟蹤很多家上市公司,況且也很難找到那麼多的優秀標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分散可能會降低收益但有均衡風險的好處。有的投資者認為格力研發能力強,美的業務分散也不錯,或者茅臺護城河寬廣,五糧液市淨率低也很好,可以二樣都買,但同一行業只能算一隻。單一行業的佔比不宜超過總倉位60%,單一個股佔比不宜超過30%,只需分散五、六支就足以達到平衡風險和儘可能保證收益的目的。有人會說大衛.史文森主理的耶魯捐贈基金不光分散很多支而且還是全球配置,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嗎?但那是世界頂級的大型機構,職業經理眾多,我們普通投資者是沒必要效仿的。

還有不少投資者有這樣的頃向,組合中一隻股票漲的好一點,馬上就將組合中其它股票賣出,全部換成這隻股票,這也是投資者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分散的實質是分擔企業經營的風險,而非股價上漲的風險,所以在組合中只要企業不出現問題,或是出現性價比更高的投資機會,一般不需要大的變動。

二、安全邊際

價格在一項成功投資所佔的比重同樣不容忽視,塞斯·卡拉曼曾經說過:沒有一種證券或者一家企業天生就具備了成為誘人投資的因素,投資機會與價格有關。優秀企業所取得的回報與投資這家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所獲得的回報可能沒有聯繫。投資者的回報由支付的價格決定,而不僅僅由公司的業績決定。

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邊際原則,是指折扣價買入資產的行為,這天然的提供了折中風險的效果,與分散不同,安全邊際不僅不會降低迴報,而且會在判斷正確的時候放大收益,所以安全邊際在提供風險保障的同時還起到提高利潤的作用。

也有些人認為安全邊際只是保守,審慎看待企業的一種精神狀態,而無關價格,只要保守評估的企業確實是優質高品質企業,價格略高一點也可以接受。鑑於絕大多數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把握往往處於劣勢地位,所以我對這種說法持保留意見,雖然我也覺得沃爾特.施樂斯等人所提的堅決不在二倍市淨率以上買入資產作為安全邊際的原則過於保守,但是價格折扣的因素仍然不能忽視,我把安全邊際的界線訂在二十倍市盈率或四倍市淨率,即使再優秀的企業沒有合適的價格寧願放過也不願做錯。

優秀企業的股權確實很難有便宜的時候,但企業經營起伏不定,市場風雲變幻,每融一段時間會出現黑天鵝事件,行業,經濟及股市週期性低谷,市場偏見導致的訂價錯誤,企業業績進入階段性調整等途徑,提供給價值投資者以非常誘人的價格買入優秀的企業股權的投資機會,等待有遠見的投資者拾取。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機會總會出現,而且往往到了那個時候,競爭者會大幅的減少,財富就躺在那兒,市場反而視而不見,獨具慧眼的投資者可以悠閒的從容買入。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獲取安全邊際的原則是來自於整體而非個體,來自於行業和整個市場的調整,此時沙泥俱下,優秀的企業也受困於形勢而變得便宜,此時獲得安全邊際相對安全的多,而對於市場和行業的形勢很好但單一的企業出現急速的下跌要謹慎對待很可能企業出現了未知的相當棘手的麻煩。這一點投資者不得不查。

在股市中掌握一套持續、穩定的賺錢方法,比短期內抓住一兩隻大牛股獲得暴利重要N倍。方法正確,賺錢是遲早的事,但是方法錯了,賺的錢往往會吐出去。經常可以碰到這樣的投資者,他們在某個年份某一兩隻股票上獲得高收益,但過後就業績平平甚至倒虧錢,原因就是他們的賺錢方法不可持續、不可以重複(比如內幕消息)。

低賠率 高概率的賺錢方法可以持續、可以重複、可以放大,這個方法適合大多數投資者。

證券投資要解決兩個核心問題,那就是風險和收益。風險可分為低風險(A1本金損失小於10%)、中等程度風險(A2本金損失小於25%)和高風險(A3本金損失大於30%)。

與風險程度匹配的是收益,以年計算收益可分為中等收益B1(10-15%)、高收益B2(15-25%)和超額收益B3(大於25%)。

將風險和收益數量化,就是概率和賠率問題。在一定期限內,賺錢的概率大(高概率),而虧錢的概率小,且虧損的幅度可控(低賠率),這種方法就是可持續、可重複的。

投資的一切重心,最後歸結到賠率和概率兩個落腳點。

主動配置有兩個取向,一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追求收益最大化;二是在合理收益訴求前提下盡力將風險控制在最低。這兩種取向都能體現資產管理者的水平。所以,沒有經過風險調整的投資收益比較是意義不大的;投資者冒著本金鉅額損失的風險所獲得的高收益(A3-B3)組合,並不比那些低風險低收益(A1-B1)的投資者來得高明。

進取型投資者往往將高收益放在首位,至於風險,通常被放在次要位置;保守型投資者一般將風險放在第一位,他們追求風險可控前提下的合理收益。

很少有投資者會認為股市上賺錢很容易,但是他們往往又將賺錢目標定得老高,12%左右的年收益率,大多數投資者是不屑的。他們一方面承認賺錢難,一方面又去追逐高收益;他們混亂的思維暴露無遺。

低賠率 高概率組合,是持續穩定的賺錢方法。

虧錢的概率很小,賺錢的概率很大,這是我在本文定義的高概率。

低賠率是指小概率即使發生,但虧損的幅度也有限,這裡的“低賠率”是特指,與日常說的賠率的含義有出入。

我在A股找到三種“低賠率 高概率”組合賺錢方法,這三種方法可以提供10%以上的年收益率——考慮到八成投資者長期虧錢,這個收益對90%的散戶而言相當不錯了。

1、指數定投ETF;

2、投資分級基金A;

3、構建十隻“藍籌股 低市盈率”組合。在市值排前三十的大公司中,選擇市盈率最低的十隻股票,每個季度或每半年做動態調整。

“低賠率 高概率”組合方法的缺陷:

1、本組合在1年、甚至在2年期限,可能出現不利的波動,所以時間跨度以三五年為週期。注意波動不等於虧損!

2、本組合偏保守,即不是以收益最大化為第一目標。本組合可以保證虧錢概率小,且虧錢幅度有限,但不能保證獲取超額利潤。


RSI指標實戰技術

一、RSI指標超買和超賣

1.RSI值大於80,超買

當6日RSI進入80以上區域時,說明市場進入了超買狀態,市場有短期回檔的風險,投資者可先行減倉。當6日RSI向下跌破80位置時,投資者應果斷賣出。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1年3月25日,鄂爾多斯(600295)放量收出一根漲停大陽線,同時6日RSI線進入到80以上的超買區,持股者應該在當天或次日實施減倉操作以規避風險,而持幣者不宜再貿然買進。2011年3月29日,該股低開低走,股價弱勢明顯,當天6日RSI線跌破了80位置,還有剩餘股票的投資者應該果斷清倉。

2.6日RSI值小於20,超賣

當6日RSI進入20以下區域時,說明市場進入了超賣狀態,市場有短期反彈的機會,投資者要密切關注股價動向,並可適當建倉。當6日RSI向上突破20位置時,投資者可短線買入。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1年6月20日,安琪酵母(600298)的股價繼續下跌,同時6日RSI線進入到20以下的超賣區,投資者可在當天尾盤時逢低吸納。次日,該股收出十字線,表示行情有變盤的可能。6月22日,該股放量上漲,6日RSI線向上突破20位置,投資者可以加倉買入。這三天的K線也形成了早晨之星形態,看漲意義較濃。

二、RSI指標低位金叉和高位死叉

1.RSI指標低位金叉

如果短期RSI線在低位(通常為50以下)向上突破長期RSI線,則RIS指標形成金叉,為重要的買入信號。若金叉出現在20以下的超賣區,則信號更為可靠。當金叉出現在50以上的高位時,雖然也是看漲信號,但這種情況下股價上漲的空間十分有限,投資者不宜介入。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1年6月下旬,恆順醋業(600295)的股價進入築底階段。6月23日,該股的6日RSI線在50以下的低位向上連續突破12日RSI線和24日RSI線,形成金叉。看到這種情形,投資者可以考慮買入。

2.RSI指標的高位死叉

如果短期RSI線在高位(通常為50以上)向下跌破長期RSI線,則RIS指標形成死叉,為重要的賣出信號。若死叉出現在80以上的超買區,則信號更為可靠。當死叉出現在50以下的低位時,雖然也是看跌信號,但在這種情況下賣出的話可能會賣在低價上。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1年7月29日,酒鋼宏興(600307)的股價創出6.55元的階段新高後觸頂回落。2011年8月4日,6日RSI線在50以上的高位向下跌破了12日RSI線,形成了死叉,投資者應該果斷賣出。8月5日,6日RSI線向下跌破了24日RSI線,這時兩線都已經進入到50以下的位置,繼續看空。

三、RSI指標形成底部或頂部形態

1.RSI指標形成底部形態

RSI指標位於50以下的低位, RSI曲線形成W底或三重底等低位反轉形態時,意味著股價築底成功,投資者可逢低分批建倉。如果K線形態也先後出現同樣形態則更加可以確認。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1年8月,曙光股份(600303)的6日RSI線在50以下的低位形成了W底形態,這時看漲信號,投資者可以適時建倉。2011年9月5日,該股放量漲停,K線圖上出現了W底形態,這是明確的底部信號,投資者可以加倉買入。

2.RSI指標形成頂部形態

RSI指標位於50以上的高位, RSI曲線形成M頂或三重頂等高位反轉形態時,意味著股價抵達頂部,投資者可逢高分批賣出。如果K線形態也先後出現同樣形態則更加可以確認。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0年9月,ST三星(000068)的股價不斷上漲,而該股的6日RSI線卻在80以上的超買區形成了M頂形態。

2010年9月15日,ST三星高開,收出一根上吊線,6日RSI線顯示為嚴重超買,之後該線觸頂回落,形成第一個頭部。但股價趨勢並沒有逆轉,不久,6日RSI

線重拾上升趨勢,並再次進入80以上的超買區。

2010年9月29日,股價創出新高後下跌,同時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當天,6日RSI線再次觸頂回落,從而形成了第二個頭部。投資者應該在這一天尾盤時果斷賣出。兩天後,6日RSI線先後與12日RSI線、24日RSI線形成高位死叉,M頂形態也正式確立,這是“最後的賣出機會”。

四、RSI指標與股價出現背離現象

1.RSI指標與股價發生底背離

RSI指標位於50以下的低位, RSI曲線形成兩個依次上升的低谷,而股價卻還在下跌,從而形成底背離現象,這是較為強烈的買入信號。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 2011年1月17日~25日,深華髮A(000020)的股價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其RSI曲線則形成兩個依次上升的低谷,從而形成了底背離現象,說明空方力量即將枯竭,投資者看到這一信號後可適量買入。2011年1月26日,深華髮A的6日RSI線向上連續突破12日RSI線和24日RSI線,形成了金叉,此時投資者應該加倉買入,並持股待漲。

2.RSI指標與股價發生頂背離

RSI指標位於50以上的高位, RSI曲線形成兩個依次下降的高峰,而股價卻還在上漲,從而形成頂背離現象,這是較為強烈的賣出信號。

中國股市最強勢的投資方法,賺錢才是硬道理,永久收藏!

如圖所示,2010年11月初,榮華實業(600311)的6日RSI、12日RSI和24日RSI都進入到80以上的超買區,股價的回檔風險加大,持股者可提前減持。之後,股價繼續上漲並不斷創出新高,而RSI指標卻呈現下降趨勢,兩者形成了頂背離走勢。在此過程中,投資者可以分批賣出,將獲利回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