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如何落地?

互金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如何落地?

金融消費者是市場主體之一,是行業與平臺立身之基礎,不可或缺。但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因為互聯網屬性以及新生事物不易監管等原因,消費者這個“上帝”卻不時成為了“弱勢群體”,因而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顯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如何將權益保護落地?綜合金融服務品牌和信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自成立以來,和信始終恪守合法合規理念,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權益保護機制,通過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鑄就金融安全基石,最大程度地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互金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如何落地?

安全是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基礎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上仍是金融,金融就要遵循其客觀規律,防範風險。在國家穩增長、防風險的主基調下,“金融安全”依舊是今年金融行業發展的主題。由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具有隱蔽性、傳染性、突發性的特徵,風險涉及面廣、擴散速度快、溢出效應強,因而要始終把金融風險防範放在首位。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基礎是做好風險的有效管理,包括識別風險、控制風險和處置風險,平臺需要構建權益保護機制,通過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鑄就金融安全基石。

在權益保護機制方面,和信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納入公司日常統籌規劃,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措施。公司不僅建立了內部監督機制,例行內部稽核檢查和懲處,而且還設置了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以防範重大突發事件對消費者權益的損害。

在風險控制環節,和信建立了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依託嚴謹的風控流程和專業高效的風控團隊,同時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應用,打造了“凌風”智能風控系統,為不斷優化風控體系和保護用戶資金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合規是安全風險防範的試金石

互金消費者權益要安全,行業和平臺必須合規。合規是安全的基本要求,對安全起著牽引與促進作用。

今年是網貸備案的關鍵年,備案是平臺合規的里程碑節點,是對平臺合規程度的驗收,可謂是檢驗平臺安全的試金石。

由網貸行業管理辦法、備案指引、存管指引以及信息披露指引等監管條例搭建的行業合規監管體系,從資產安全、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對平臺進行了全面規範,和信則是行業踐行合規,落實安全的典範。

第一,資產合規,滿足小額分散。因為網絡借貸項目風險源自對底層小額分散資產端的把控,為提升風控質量,和信通過佈局消費金融業務,堅持O2O的線上線下閉環模式進行資產風控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貸前、貸中、貸後的風控管理體系,保證資產優質可控。

第二,資金安金,存管合規。銀行資金存管後,平臺與用戶資金徹底分離,用戶資金流由銀行全程監管,從根源上消除了資金被挪用的風險。和信2017年1月上線的銀行存管系統,是完全符合監管要求的資金存管模式,實現了資金真正的存和管。

第三,信息安全,等保合規。互聯網世界,信息洩露極易導致權益受損。和信高度重視保障信息安全,通過技術創新構建了銀行級網絡防控措施,獲得了公安部核准頒發的“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認證,全面保障了金融消費者信息的合法權益。

2017年11月,和信旗下獨立品牌和信貸成功在美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而這也從另一側面證實了和信安全合規工作的紮實。

安全與合規永遠在路上

隨著互聯網金融平臺備案進入倒計時,和信認為,這將為行業健康發展帶來新的推動力,業內的競爭將由之前的粗獷方式,轉變為產品、服務、風控模式的綜合比拼。

合規備案後,平臺發展並非一勞永逸,而應是進階更高層次安全的開始。因為合規是監管底線,監管會隨著行業的發展而動態調整,平臺也需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可能影響合規與安全的事項進行適應性調整。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進化發展,預計更多新的業務模式、技術手段、服務方式將不斷湧現。這些都要求平臺始終繃緊合規這根弦,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一手抓業務,一手抓合規,將合規安全融入日常的業務中去,繼續在資產、技術、服務、創新等方面下大力氣和真功夫,促合規,控風險,保安全。

安全與合規永遠在路上,這是和信一直都信守的,也是和信“誠信、務實、責任”核心價值觀,及真誠服務用戶理念的貫徹與體現。秉承為用戶貼心服務理念,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未來,隨著和信消費金融、財富管理和投資三大業務的發展和佈局,“大眾金融 互惠共贏”的目標將更為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