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貸六年堅守 開啓科技金融新時代

因為專注而專業,因為定見而穩進,因為穩健而行遠。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全新的征程。

——新新貸CEO張揚

新新貸六年堅守 開啟科技金融新時代

六年堅守 開啟科技金融新時代

六年,對於一個人,還處於兒童時期,懵懂而天真,但對於互金企業來講,則正處於爆發力超強的階段,經歷過行業發展野蠻期,步伐開始成熟而穩健。而新新貸就是這樣一家低調踏實的企業。

潮起潮落,大浪淘沙,一路艱難,一路收穫,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單位、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理事單位、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六歲的新新貸收穫了什麼?

六年來,新新貸堅持“科技+金融+小微企業”,通過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專注於為中國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賦能,立志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金融服務和解決方案。

六年來,註冊用戶突破177萬、累計成交金額已達124億元。這些收穫的背後,是新新貸怎樣的努力?

專注服務小微企業 賦能實體經濟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其自身規模小、信息透明度低、風險承受能力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已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小微企業眾多,但能得到完善的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僅佔總數的20%。

新新貸篤志服務小微企業,通過深耕小微企業客戶群體,進行業務模式制度創新,深入研究客戶的特徵和需求,設計並提供貼合他們的一攬子融資解決方案。新新貸不僅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深耕細作,同時也致力於為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提供金融信息服務。

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實現了信息通達,通過技術實現了長尾客戶的可達,為小微企業融資拓展了新的路徑。新新貸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優勢,破除融資壁壘、時空界限和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效率,降低成本,給小微企業融資帶來質的改變,得到企業和行業的認可。

金融作為國民經濟的血液,不可或缺,對實體經濟發展有著反哺作用。許許多多像新新貸一樣的新金融企業通過服務小微企業,促進他們發展,切實賦能實體經濟。

遵循金融本質 風控創新厚積薄發

行業在經歷了最初的亂象後,逐漸迴歸金融本源,並利用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手段實現風險防範及定價。

在通過技術把控風險方面,新新貸基於多年實踐,依託完善的風控流程和高效的數據管理,成功研發了“天盾”風控系統,在3000+維度徵信數據上構建“天權”決策系統,並結合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應用,實現全面控制風險,推動風控效率提升和運營成本降低,讓融資過程更高效。“天權”決策系統可以針對每一筆借款給出一個相應的信用評級。系統可以使審核效率提高55%,審核準確度提高47%,數據分析效率提高95%,人力成本下降32%。

在制度創新方面,新新貸始終堅持嚴把風控、合規經營的發展理念,建立了專業、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風控部門全面統籌風險管理工作,不斷梳理風險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完善信貸審批、全程監督、專業檢查、糾錯整改等工作機制,促使風險管控水平持續提升。

此外新新貸還構建了“三個層級”和“三道防線”為主的風險管理機制,規範貸前、貸中、貸後等風控環節,加強對重點領域的風險監測,確保對各項業務進行全流程監督和檢查,有效制約了各類風險。

正是因為遵循金融規律,創新風控,新新貸得以發展壯大、厚積薄發,已累計為平臺用戶賺取收益6.58億元,幫助3萬多個小微企業用戶解決資金困難。

做實、做精,方可持續

模式創新也好,科技創新也罷,都是為了讓平臺得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及需求,新新貸始終堅持金融要服務實體的原則,堅信互聯網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就是要提供簡單、快速、成本低、服務優的金融信息服務,這是效率與質量的體現。

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最終還是歸結於將原有的業務做實。對於新新貸則是繼續打造中國版的IPC信貸信息技術,通過縱向IPC信貸技術的全流程模型,對客戶在風險管理上進行科技化和量化,進一步降低風險,提高效率,甚至能夠對外輸出;在橫向上,與工廠生產產品一樣形成流程化的信貸工廠模式,來完成系統性風險經營。

做精則需要堅持創新。創新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是做實的基礎。新新貸始終堅持利用各類新興技術,對獲客營銷、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等各環節進行全面優化創新。

在獲客營銷方面,新新貸將藉助線上數據化的營銷工具進行客群定位,對目標客戶實施精準營銷;在風險定價方面,主要通過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對原有數據模型、大數據信息充實和更新,實現動態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在貸後管理領域,加大開發與投入力度,識別優質客戶,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

相信經過做實、做精,行業未來值得期待。正如新新貸CEO張揚在六週年致辭中所說:因為專注而專業,因為定見而穩進,因為穩健而行遠。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全新的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