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早前發佈 | 黨政動態 | 麗江手機臺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8月7日,由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的省級非遺保護項目“祭署習俗”培訓班在玉龍縣魯甸鄉新主東巴學校開班,來自古城區、玉龍縣和寧蒗縣的20名學員參加了為期15天的培訓學習。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在“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儀式上,麗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趙重合說,東巴文化經典永存,學海無涯。希望學員們要認真學習,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做好傳承工作,使納西族的祭署習俗這一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得到延續和傳承,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添磚加瓦。

“祭署習俗”於2014年列入我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祭署儀式納西語稱之為“署古”,“署”在東巴教中被認為是掌管一切自然事物的超自然精靈。“祭署習俗”是納西族傳統民俗禮儀中的一個主要內容,在納西族地區影響深遠。“祭署習俗”承載著納西族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對納西族的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生態道德觀等有很大的影響。祭署習俗體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觀,是納西族具有普世價值的生態倫理觀,也是“看的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詮釋。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祭署習俗是納西東巴文化的大薈萃,它集中了納西族地區幾乎所有的民間藝術門類,充分展示了納西族地區民間藝術的多樣性和高度的藝術價值。由於祭署習俗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有著固定的民間文化活動,在長期待發展過程中,它所包含的繪畫、舞蹈、手工技藝不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由於它在民間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響而成為納西族民間藝人進行技藝交流和傳承的重要舞臺,大量的民間藝術被保存下來。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在此之前,麗江市非遺中心為做好完整的“祭署習俗” 保護工作,組織部分優秀傳承人完成了105卷東巴經典的抄寫工作,完成了48張木牌畫繪製,為培訓班開班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在為期15天的培訓中,學員們將學習東巴經文、東巴面偶、東巴彩扎、東巴木牌畫、祭祀用品製作、東巴舞、東巴唱腔、祭署儀式規程等課程。培訓期間,培訓班將舉行為期三天的祭署習俗展示,同時,通過視頻拍攝和音頻錄音將對整個過程進行同步數字化記錄。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 出品

總監製/段成坤 終審/閔文新 楊國鈞 和紅軍

監製/餘金山 和曉莉 趙宏川

主編/雷鳳嬌 副主編/林彤 楊澤燊

運營/王晨 和麗飛 李群英 付學琴

熱線電話/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法律顧問/滇西北律師事務所 和橋毅(15108880662)

「麗江文化」麗江市非遺中心“祭署習俗”培訓班開班

主編邀請你在右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