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調查:近55%受訪者認爲網貸最易出現陷阱

在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前,解放日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KuRunData中國在線調研,進行一項名為“E時代,您遭遇過哪些消費陷阱”的調查,目的是通過梳理互聯網時代那些容易使人上當受騙的營銷方式,讓更多消費者懂得防範之道,明明白白消費。

本次調查採取在線調查方式,樣本總數1000份。考慮到各個年齡層次的消費群體,在樣本選擇時,從18歲到55歲以上,分5個年齡段平均擇取200份,具體為:18—25歲、26—35歲、36歲—45歲、46歲—55歲和55歲以上各200份。

調查數據顯示,有66.9%的受訪者表示有遭遇過消費陷阱;認為在E時代,消費陷阱較以往多了的受訪者,佔55.4%,超過半數。

消費調查:近55%受訪者認為網貸最易出現陷阱

年輕人更易“上當受騙”

在實際生活中,遭遇過消費陷阱的普通人還真不少,尤以年輕人居多。分類數據顯示:遭遇過消費陷阱的,以18—25歲的受訪人群佔比最高,達到78.5%;26—35歲的受訪者佔比67.5%;36—45歲的受訪者佔比61.5%;46—55歲的受訪者佔比58.5%,5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佔比68.5%。

調查結果顯然與人們的慣有認識略有差異。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把老年人想象為消費時容易被“忽悠”入坑的群體;但數據卻推翻了這一固有思維,年輕“潮人”們反而容易“入坑”;老年人則排在第二。奇怪嗎?一位受訪者表示“並不奇怪”。因為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者,其消費行為和習慣均有所不同。年輕人消費時往往表現為三多——網購多,衝動型多,跟風者多。網購就不去說了,E時代,沒幾個年輕人購物會跑實體店;遇到諸如雙十一、雙十二之類的購物節,不管需不需要,狂歡最重要,先搶回一堆東西再說,此乃衝動;好閨蜜一起玩,“Mary”買了健身卡我不買,不丟份麼?於是也一起買買買,此乃跟風……正是因為這“三多”,年輕人的消費容易不理智,因此遭遇陷阱多也就不足為怪。

這位受訪者的話有一定的道理。在回答“您覺得在E時代,消費陷阱較以往是多了還是少了”這一單選題時,55.4%的受訪者認為“多了”;而在18-25歲的年輕群體中,更是有高達64%的受訪者選擇了該選項;反之認為“少了”的只有14.5%;其他的則表示“不太清楚”或“差不多吧”。

E時代的特徵之一,就是無論什麼領域的消費基本上都可在PC端或手機終端完成;這就是籠統意義上的“網購”。網購的確很方便,可在方便的同時,或許也要加強“風險”意識,特別是在對所購商品或消費領域不太熟悉的情況下,僅憑商家網上的描述、推介或幾張圖片,你很難對所要消費的對象有較全面的認識,當認知出現偏差時,也許就落入了消費陷阱。

網絡借貸“陷阱”頻發

E時代的消費行為,已決然不止遠程購物了,它可以涵蓋各領域方方面面。調查設計了一個多選題:您覺得E時代,哪些領域比較容易有消費陷阱?受訪者可以在列出的15個選項中,任意選出自己認為容易出現消費陷阱的選項。調查結果顯示:網絡借貸、遠程購物(網絡、電視、廣播等)、金融理財和針對特定群體的“免費”推介、義診等,分別以54.9%、54.2%、52.0%、45.6%排在了前四位;預付費卡、保險產品、在線旅遊產品等排名也較為靠前;一些新型的消費形態,比如掃碼送禮品、團購或拼團,也被不少受訪者認為“陷阱”多多。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形形色色的借貸平臺出現在人們眼前,部分不良網絡借貸P2P平臺採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人們過度消費。一些從事“校園貸”的不良網貸平臺,對貸款人的身份審核形同虛設,學生申請借款只需提供身份證、學生證等證件信息,不需家長或老師提供擔保書。有的網貸平臺宣稱“0利率”,而實際年利率卻高達30%以上,並對逾期貸款收取高額“管理費”,甚至採取極端手段催收,讓學生深陷泥潭。好在這一勢頭正得以遏制,去年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根據規範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髮放貸款。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P2P平臺,不僅被受訪者選為“陷阱”高發區,也被認為是不良理財產品的高發區,諸如運用“高收益”來吸引資金,實際兌付時往往不能兌現甚至“人間蒸發”,讓投資人血本無歸。同屬於金融領域的保險業也被受訪者圈為“陷阱”產生地,這與官方消息“不謀而合”。今年1月,保監會官網就已掛出2018年第一份消費者提示——關於“開門紅”保險銷售的風險提示。“開門紅”是保險銷售行業特有的銷售節點,在此期間,保險產品的宣傳推廣以及銷售推動力度相對較大。為衝業績,有的保險銷售人員利用活動炒作概念,誘導消費者衝動購買“開門紅”產品。比如在介紹分紅型、投資聯結型、萬能型等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時,存在以歷史較高收益率進行介紹、承諾保證收益等誇大宣傳或不實宣傳的行為,進而誤導消費者投保。因此,保監會特別提示:分紅保險未來紅利分配水平是不確定的;投資聯結保險未來投資回報具有不確定性,甚至可能虧損……實際上,這些消費陷阱並不是“開門紅”期間特有的,而是歷年來保險消費過程中常會遇到的問題。

至於“特定群體的‘免費’推介、義診等”,主要是針對中老年群體。租個場子,把老人們“請”過去,然後聲聲關懷,先是免費試用或品嚐,然後高價推銷,讓老人們“心甘情願”掏出鉅額養老錢高價買下產品。在E時代,此類“陷阱”還有了“升級版”,比如從原來的口口相傳,到現在諸如建立微信群聯絡,覆蓋面似乎更廣……

老年人常落入萬元以上陷阱

倘若在消費中遇到陷阱,那麼“陷阱”有多大?在回答“您遭遇過的消費陷阱,最大涉及金額是多少”這一問題時,58.0%的受訪者選擇了500元以下;501—1000元的佔比18.4%;1001—3000元的佔比11.2%;3001—5000元的佔比6.5%;5001—8000元的佔比2.5%;8001—10000元的佔比1.1%;1萬元以上的佔比2.3%。

雖然從金額上看超半數以500元以下的小額為主,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分類數據中,5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涉及金額超過1萬元的有3.5%,高於平均數1個百分點。不能小看這1個百分點,因為對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來說,1萬元不是個小數目,如果100個老人中有3.5個會遭遇這樣的消費陷阱,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極有可能對收入相對有限的老人帶來極大傷害,後果難以預料。而這樣的“陷阱”,相當部分就是來自上述所謂的“免費推介或義診”。受訪者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母親就曾被一起打拳的鄰居拉去聽了堂課,稀裡糊塗花了近2萬元買下一堆“保健品”,發現上當後“講師”找不到了,找鄰居又拉不下面子,終日悶悶不樂。幸而她及時發現母親情緒不對,經百般開導,母親才打開心結,“這樣子的推銷太坑人”。有專家表示,對此類打溫情牌、具有較強迷惑性的推介式營銷,有關部門發現一起就要嚴處一起;社區、居委會也應對轄區內老人進行排摸,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更重要的,子女平時對老人應更多給予關懷,在精神上多加撫慰,讓這些推介無機可乘。不過,此類“溫情牌營銷陷阱”往往打一槍換個地方,較難徹底消除。

在消費中遭遇了陷阱,會主動維權嗎?1000名受訪者中,有72.6%表示“會”。至於維權方式,726人中表示“直接找商家要說法”的有50.6%;“找消保委投訴”的有35.4%;“在網上給差評”的有14%。其餘274位受訪者均表示“不會主動去維權”,理由則五花八門,其中尤以“時間耗不起”為最,達到35.0%;排在第二位的是“不知道找誰去維權,特別是網絡消費”;其他還有表示“有理說不清”“當花錢買教訓”等。

網絡消費若遭遇“陷阱”,真的是“不知找誰去維權”嗎?在去年“3·15”期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就頒佈《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對網購中消費者的售後權益,從法規層面予以保護。因此,消費者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要因為怕煩或感覺“損失反正不大”,就去姑息那些不合規的銷售行為。至於調查中,出現超半數受訪者認為現有相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對日常消費行為“保護作用有限”的原因,有受訪者表示:主要還是個人對法規條款認識有限,平時不注意學習,事發了才去翻,一知半解之下忽略了法規相關條款的真正內涵。

調查中,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雖然消費環境較以往已有較大改善,但對於個別商家的經營行為中存在消費欺詐的問題,職能部門還是應該加強監管,特別是對於一些新型領域,普通消費者可能一時難辨真偽,更需監管部門予以督查並及時發出消費警示。當然在E時代,面對不斷湧現的新事物,除了監管部門擔起責任來,作為消費行為的主體,消費者自身,是否也應該注意些什麼?在回答這一多選題時,73.4%的受訪者表示:一定要理性消費,不要“貪小失大”;52.9%的受訪者則認為:對一些新型消費形態,千萬不要貿然介入,一定要搞清楚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