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長安區的北張村,再也看不到社火,再也看不到造紙術了

北張村位於西安市西南的長安區興隆鄉,距離市區約30多公里,是秦嶺北麓灃河邊上的一個村落。北張村原名御紙房曾用名北張鎮。明清兩代, 子午古鎮,杜曲古鎮,王曲古鎮,灞橋古鎮,三橋古鎮,郭杜古鎮,斗門古鎮等七鎮合成為長安八鎮。

西安市長安區的北張村,再也看不到社火,再也看不到造紙術了

北張村為傳統造紙作坊集中地,其所產"長安宣紙"歷史悠久,據說,這裡曾是唐代的"貢紙"產地。今老法造紙幾乎失傳。北張村古法造紙,工藝極其複雜,要經過浸泡、碾壓、漂洗、切翻、搗漿、撈紙、曬紙等幾十道工序。當地人總結出了“做穰憑的是蒸化”“造紙憑的是水法”、“踏細、切粗、多和、少擼”“幹鼻頭硬檔,四角一樣”等技藝口訣。儘管北張手工造紙已經列入國家非遺保護名錄,在現代造紙技術的衝擊下,古老的手工造紙技面臨著十分尷尬的局面,現在從事手工造紙的只有四、五家。

西安市長安區的北張村,再也看不到社火,再也看不到造紙術了

高新區長安區兩區聯席會涉及事項統計”工作計劃安排表曝光,涉及長安區興隆街辦北張二村、北張四村、北張三村。想必很多朋友都聽過,北張村的社火,據說演出的陣勢很宏大,場地的人腳都是挨著腳,參加人員都是本村的姑娘小夥大媽大爺,暫不說這項活動的“毀滅”,剛才提的造紙術更是“瀕臨滅絕”!

西安市長安區的北張村,再也看不到社火,再也看不到造紙術了

拆遷到底是一夜暴富還是底蘊流失,也只有經歷的村民知道!國際社區能否容納當地文化,我們有點期待,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