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彎道超車須自力更生 核心技術不能靠「化緣」

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驅動著中國智能科技全面開花結果。進入2018年,國內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宣佈融資,融資規模屢創新高。近日,中國領先的智能科技平臺百融金服宣佈完成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進一步發力智能科技的技術研發。

百融金服董事長兼CEO張韶峰指出,中國智能科技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於突破並掌握核心技術,在於到實際應用中不斷提高核心技術。近期發生的中興遭美國禁令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我們要引以為鑑,要時刻牢記,“當年我們依靠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現在國力增強了,我們仍要繼續自力更生,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

智能科技彎道超車須自力更生 核心技術不能靠“化緣”

智能科技彎道超車 核心技術不能靠“化緣”

核心技術研發要自力更生

無數個深刻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想依靠市場招攬,依靠金錢買買買,只會受制於人。想在競爭脫穎而出,要依靠技術創新提高門檻。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像現今“流行”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雖會帶來一定的流量和財富,但不會長久持續。而當中國智能科技真正走在世界前列時,前方已沒有引路人或同行者,這時只能依靠自己,只能自力更生。

正是基於上述分析,基於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源於核心技術的這一理念,張韶峰一直非常重視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與攻關。

核心技術靠打磨。百融打造了一個智能化的技術平臺,在精準獲客、風險控制和定製化金融產品三方面為金融行業的供給側與需求側提供服務,解決傳統金融機構因調查成本高、服務難度大等原因,很難為小微企業和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務的普惠金融難題。通過強大的算法和技術優勢,幫助金融機構降低了獲客成本和客戶流失率,加強了用戶的風險管理,解決普惠金融實踐中的獲客成本及風控難題。

居安思危,自強不息。2018年初至今,百融技術攻關依舊重拳不斷:成立了國內首家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並且吸引了世界級機器學習領域的優秀科學家加盟;加大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智能科技產品的持續研發投入,區塊鏈應用即將落地;與科研教育機構的合作,進行戰略前沿的探索與合作。

技術為用 智能科技需服務實體經濟

技術的價值在於滿足市場的需求,中國智能科技則會在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中,降低信息不對稱和成本,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防控風險、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仍會是智能科技行業的發展重點,也是行業發展最大的源動力。而將現代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的最新技術、成果運用於金融業,推動金融業的轉型和風險防控,助力普惠金融落地,已經成為金融業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點。

小微企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數據顯示,中國至少有3000萬活躍經營的企業,並且97%都是小微企業。但僅有不到三成企業能夠融到資。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已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依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智能化解決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問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進而提供融資服務,滿足小微企業的全生命週期融資管理服務。

百融金服CFO趙宏強指出,我們成立了專門幫助銀行落地普惠金融的小微金融部,通過挖掘內部的海量數據, 完成數據整合及加工處理,結合機器學習算法併疊加各類場景,給出小微企業的畫像,最終形成企業版的微粒貸,讓更多的銀行能夠去幫助這些優質的小微企業。

目前,百融金服已經幫助了3500多家金融與類金融機構完善風控體系並實現轉型升級,幫助金融機構滲透到了大量底層的個人和小微企業主,讓上億個人以及小微企業獲得了金融服務。

中國智能科技正彎道超車

在政策鼓勵下,近年來,中國在智能科技領域的發展迅猛。在無人駕駛、金融服務、智能製造、智能醫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層出不窮,與世界人工智能領先大國齊頭並進。中國智能科技市場正以50%的增速逐年增長,遠超全球市場20%的複合年增長率,到2018年將增加到381億元。

擁有核心技術和應用的中國智能科技,正逐步實現“彎道超車”。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曾指出,國內公司始終緊跟世界人工智能發展的腳步,部分領域甚至實現領先。

中國智能科技能夠彎道超車的原因在於,首先,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規劃了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研發攻關、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等方面的基本路徑。其次,在人工智能底層技術方面我國並不落後,相關企業已經建立了一定規模的智能科技生態。此外,海量的數據資源、迫切的需求和廣泛的應用場景、開放的市場環境有機結合,形成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

關於,如何夯實技術,實現彎道超車,趙宏強認為主要在於三方面,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才引進,以更好地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二是加大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基礎技術的持續研發投入與實踐,在基礎與應用兩個層面實現突破;三是加大證券資本化層面關於獨角獸企業的孵化的支持。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總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差距。但只要自力更生,一定會突破核心技術的瓶頸。這條路很長,只要用心做,就一定能實現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