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老子在第41章中稱:“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也就是說見道大笑的人,是愚妄無知的人,而不被愚妄無知的人嘲笑,也就不足稱其為“道”了。難道我是一個愚妄無知的人嗎?自己覺得還不是。

再說,《道德經》已流傳了兩千多年,已流傳到全世界,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不能輕易懷疑經典,讀不懂是水平問題,是沒有下工夫。

再讀。

漸漸的進入了狀態,有了一些認識和體會。

日常生活中見大道理

1、有與無的道理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有”與“無”,單從字面上看是很容易理解的,有就是有,無就是無。而要談到“無中生有”, 一般人的理解是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而老子提出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可不是“毫無事實,憑空捏造”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很難理解吧?看老子怎麼幫你理解: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翻譯成白話文: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老子舉以上車子、器皿、房屋三個例子,說明了“有”和“無”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關係。沒有“有”,哪來的“無”,沒有“無”,有還有什麼用。試想,車輪中間沒有空,怎麼安裝到車子上?器皿做成實心的,東西盛在哪裡?房屋沒有門窗沒有中空,而人住在哪裡、又怎麼進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只注重其實有的部分及其作用,而忽視了虛無的地方及其作用。而老子正是從這一現象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得出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結論。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第二章)。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

老子從社會常見的現象“美與惡”、“善與不善”入手,提出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六個自然和社會中常見的相互對立的例子,在其他章節中也提到,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第五十八章)”、“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第四十三章)”實際上是闡述了世間萬物都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關係,也就是對立統一的規律。

老子就是基於對立統一的法則,提出了自己的其他主張。

2、以物喻人、以物教人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以自然界存在的一些物的特點特性來比喻人和事有時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水,太普通不過了,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離不開它。就因為它普通,所以普通人儘管每天都受惠於水,但也沒覺得水有多麼偉大。而我們的先聖老子則不然,由水的特性提出了“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文中所並列的七個“善”,形具有水德的寫狀,實是介紹善人所應具備的品質。是以物喻人、以物教人。

道、儒兩家雖然道不同,但對水的評價有相近之處。儒家先聖孔老夫子是這樣論水的:

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譯成白話:

子貢問道:“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仔細觀看,是什麼緣故呢 ? ”孔子說:“水麼,能夠啟發君子用來比喻自己的德行修養啊。它遍佈天下,給予萬物,並無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處,萬物生長,有如君子的仁愛;水性向下,隨物賦形,有如君子的高義;淺處流動不息,深處淵然不測,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萬丈深淵,毫不遲疑,有如君子的臨事果決和勇毅;滲入曲細,無微不達,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惡名,默不申辯,有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達胸懷;泥沙俱下,最後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於改造事物;裝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滿則止,並不貪多務得,有如君子的講究分寸,處事有度;無論怎樣的百折千問,一定要東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見到大水一定要仔細觀察。”

誰說道不同而不相謀!在水的問題上,道、儒兩家這不是不謀而合嗎!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在《道德經》一文中,先後六十一次出現“天地”一詞,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可見“天地”在全文的重要性。老子崇尚自然,讚美天地,是因為天地是客觀存在的,天地的運行自有它自己的規律,即天道。以“天道”推及“人道”, 天地由於“無私”而長存永在,人間“聖人”由於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二十四章)。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已見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誇耀的建立不起功勳;自高自大的不能做眾人之長。從道的角度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只能說是剩飯贅瘤。因為它們是令人厭惡的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

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從而引出“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前者以現實存在的現象說明了事與願違的事實,後者以輕浮的、急躁的、短暫的、自我炫耀的舉動同樣說明了事與願違的事實。其意義,就在於認識我們普遍存在的自滿的弱點,從而避免和克服這一弱點。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第二十三章)。什麼意思呢?不言政令不擾民是合乎於自然的。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人呢?

老子以自然界的狂風和暴雨這些自然現象,比喻統治者的殘酷暴政是長不了的。中國第一個封建集權王朝秦王朝,因為“暴政”、“苛政”,存在不到二十年,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老子形容的“士”,即為得道之人,得道之人是不好理解的,他們具有謹慎、警惕、嚴肅、灑脫、融和、純樸、曠達、渾厚等人格修養功夫,表面上他們清靜無為,實際上極富創造性,即靜極而動、動極而靜。本章不但以物喻人,還以物的性質以及形態的變化比喻人的心態,惟妙惟肖,恰如其分,恰倒好處。

3、柔弱勝剛強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水的柔弱是人之皆知,遇方則方,與圓則圓。水的這種特性對人類是其益無窮。鋼加熱熔化為鋼水,遇到方的模成方,遇到圓的模成圓,成就了各種各樣的機器零部件;混凝土沾了水的光,具備了水的柔性,成就了千姿百態的高樓大廈。人們利用了水的柔性盡情的為我服務。然而柔弱只是水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急流奔赴萬丈深淵,毫不遲疑;海水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所向披逆;滴水堅持不懈、始志不移、終能穿石。水的這一特性,人類多半不能駕御,或沒有耐心等待,所以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理念還不為大多數人所認識。水的柔軟以及剛強是水的天性,是天道,由此推及人道,是以聖人以柔弱、處下為己任,成就天下君主的地位。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乾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

老子為了說明柔弱勝剛強,列舉了兩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人和草木。通過這種直觀的、經驗的認識,然後總結、提煉得出理性的結論。這裡,無論柔弱還是堅強,也無論“生之徒”還是“死之徒”,都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因素在發揮作用。這個結論還蘊含著堅強的東西已經失去了生機,柔弱的東西則充滿著生機。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騰越穿行於最堅硬的東西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柔和堅是對立的統一。老子貴柔,但柔是方式、是手段,其目的是用柔攻堅強者。同樣老子提出的“無為”、“不爭”、“處下”都可以看作是方式、方法或手段,其目的正是他們的反面。

4、處下包容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六十六章)。

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所以,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居於人民之前,而人民並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江海之所以成為江海,一是處下,二是包容。只有處下,才能接受來自四方之水。很難想象江海會立在山峰上。只有包容,才能充實自己的大肚。如果不包容,在自己的入口處設檢查站,只有純淨水可以進的話,試想一下,大海是不是快要乾枯了。老子還在第三十二章中提到江海:“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就是江海也近於道了。“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第七十三章)。江海之於川穀,是不求而自得,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如果聖人具備了大海的特性,就能“天下樂推而不厭”了。

5、中庸之道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第七十七章)。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老子以張弓射箭做比喻,提出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指出了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差別,進而提出了“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的平衡方法。這和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有相似之處。

大道理講不明白,但日常生活中的“中庸之道”隨處可見。有人過於追逐物慾,有人過份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是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捲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庸之道。

6、功成身退

讀《道德經》——中士聞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功遂身退,天之道”,由天道及人道,談何容易!人的慾望,永無止境,有權者抓著權利不放,佔著位置不讓,霸著財富不鬆手。要知道,一切名利富貴,猶如過眼煙雲,對它們的追逐,遲早會落得一無所有,甚至身陷禍難。“只嫌官帽小,反把枷鎖扛”。歷史不只是有教訓,也有經驗。“六尺巷”的典故也足以教育一大批人。清朝宰相張延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宰相出面干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