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南斯拉夫是個怎樣的國家,爲何解體了?

宇澤歷史


1948年,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脫離了蘇聯,結束了不到3年的親密關係。

在政治上,南斯拉夫有獨立自主權力,可是,在國家組織架構設計上,依舊和蘇聯保持高度一致:都是聯邦制國家;實行以黨治國,南共一黨專政,同時,在權力金字塔頂端,鐵托掌握絕對權威,近似獨裁。

在民族政策上,南斯拉夫採用蘇式的民族共和國聯邦制度,以民族和聚居區域為標準,將全國劃分為塞爾維亞、斯諾文尼亞、黑山、波黑、克羅地亞、馬其頓等六個加盟共和國,還有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這些加盟國和自治省在自身區域範圍內,享有高度自主權。

雖然,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南斯拉夫與蘇聯模式漸行漸遠,唯獨在政治體制上,南共仍延續了對蘇式體制的傳承。

這又是為什麼?

首先,由南共的紅色出身決定。

南共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紅色世界老大哥蘇聯的影響並繼承。而且,南斯拉夫依舊沿用蘇聯經典政治體制幾乎是其唯一出路。

這要從南斯拉夫所在的巴爾幹半島說起。巴爾幹半島全境多山,自身地緣實力有限,難以孕育強勢本土勢力,再加上支離破碎的地緣結構,缺乏強勢核心。在政治上,難以整合在一起;在人文結構上,因地處東歐(東正教)、西亞(伊斯蘭)、歐洲(中南歐天主教)三大地緣文明勢力的交匯,外來文明的影響非常大,導致了複雜的民族、文化構成。

而南斯拉夫作為巴爾幹半島的主體大國,很自然,其國家結構與巴爾幹半島的地緣人文環境高度吻合,體現在:

政治上,因國家內部地緣結構支離破碎,缺乏強勢核心勢力,導致了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不足。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等,不僅指一個政治上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民族和地緣板塊。

人文上,受內部的地緣撕裂與外部各大文明勢力的影響,南斯拉夫在民族和宗教構成上非常複雜。境內有五大主體民族: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有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斯諾文尼亞語、黑山語;有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因民族、語言、宗教的差異,南斯拉夫人被分割成多個實力都差不多的不同族群。

支離破碎的地緣結構,複雜的人文結構,且領土有有限,長久積累的矛盾和利益衝突也十分尖銳。最終會導致十分艱難維持國家統一的局面。

那麼,怎樣才能維繫國家統一呢?

南斯拉夫各派利益衝突過大,分權民主並適合這裡。比如,克羅地亞共和國境內的克族人,認為塞爾維亞族搶了他們的地盤,要他們退出克羅地亞;相對富裕斯諾文尼亞,認為中央政府不應該用他們的錢,去補貼波黑的那幫窮鬼。波黑的穆族和塞族,圍繞著東正教和伊斯蘭教的信仰,更是有著千年的積怨。這些矛盾,用民主的方式顯得太無力。若強行搞民主,把權力下放到地方,最後各方都找不到一個平衡的方式,只能一鬨而散,最嚴重的結果便可能是爆發內戰。

既然,分權民主無效,那就只能搞中央集權了。

在中央集權上,南斯拉夫也必須高度借鑑蘇式模式。

二戰前,當時南斯拉夫王國便以宣揚泛斯拉夫主義來作為維持民族同一的紐帶,彌補族群的分歧,進而形成國家向心力。

於是,南斯拉夫只能以紅色意識形態和基於領袖“鐵托”的高度個人崇拜,來構建國民的共同情感紐帶和國家認同。

二戰後,紅色意識形態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力大漲。紅色意識形態突破了地緣、民族、語言等橫向結構限制。主張的無神論的紅色意識形態,去取代宗教體系的說服力也越來越強。

培養對紅色意識形態認同,可破解南斯拉夫地緣、人文困局。正因如此,在脫離蘇聯後,南斯拉夫依然堅定的尊奉紅色意識形態,以此來維繫南斯拉夫國家認同。

不過,紅色信仰的紐帶作用,僅僅只體現在精神領域,鑑於南斯拉夫國情的極端複雜性,在世俗層面上,還需要有實實在在的依託。

這就是鐵托的絕對獨裁與個人崇拜。作為中央集權的最高形式,獨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統治集團的分歧內耗。鑑於領袖作為國家的最高代表,通過塑造領袖的英雄形象,來吸引國民的崇拜和認同,再將這種對現實中客觀存在人物的認同,傳導到對虛擬的國家的認同上,進而達到增加國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紅色意識形態的積極作用,與南共以及鐵托主觀利益考量相結合,共同決定了與蘇聯分道揚鑣後的南斯拉夫,依然整體上繼承蘇式政治模式。

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手段,以及在經濟和外交領域的有力措施,使南斯拉夫在建國後頭三十年內,國家的完整和統一得到有力維護和保障。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維繫南斯拉夫國家統一的兩條紐帶,都出現了鬆動,且愈演愈烈,最終徹底斷裂,不僅導致了南共政權的覆沒,甚至還引發了南斯拉夫的解體,與內戰的爆發。

這又是為什麼?

這得從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紐帶本身的結構性缺陷說起。

首先,來看看個人崇拜。

鐵托為何有如此高的個人威望?一是因鐵托在二戰中帶領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驅逐了納粹德國;二是因他在南共體系內,獲得了絕對的權力。

不過,南斯拉夫不是君主世襲制國家。1980年,鐵托去世,其作為民族英雄所獲得的威望也隨之而去。加上鐵托並未指定接班人,更沒有給接班人培育個人勢力和威望,導致南共核心層一下出現了群雄並起的局面。在各派互相制衡之下,最後形成了一個主席團集體領導,各派輪番執政的局面。不僅大幅削弱了南共中樞的實力,也使領袖個人崇拜的紐帶不復存在。

其次,20世紀後期,國際共運陷入階段性低潮,蘇聯頹勢盡顯。紅色意識形態的影響力也在不斷萎縮,在民眾中的認同度也逐漸下降。在意識形態體系與蘇聯一脈相承的南斯拉夫也受到了波及。

東歐劇變後,在歐洲紅色意識形態的認可度也跌到谷底,嚴重衝擊了南共政權的合法性,維繫南斯拉夫國民共同認同的另一條精神紐帶也出現裂痕。

隨著個人崇拜與紅色意識形態,這維繫南斯拉夫國家統一的兩大支柱的崩塌後,南共政權土崩瓦解,原先被壓制的內部地緣、人文矛盾又重新爆發,到最後,南斯拉夫直接到分裂解體的地步。

之後,前南地區爆發了為期10年的大規模內戰(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2000年南聯盟總統——米諾舍維奇下臺),這個曾經的巴爾幹之虎徹底沒落。

當然,美國在分裂南斯拉夫中也有重大戲份,特別是1999年科索沃戰爭(那次戰爭對於國人來說也是一個痛,因美國轟炸了中國大使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直接出兵,給南斯拉夫致命一擊。2006年6月塞爾維亞和黑山解體各自獨立,宣告南斯拉夫這個國家也徹底沒落,此後便從地圖上消失了。

在前文也提到過,在冷戰時,南斯拉夫一直是高度獨立,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甚至南斯拉夫也主動放棄紅色意識形態,積極向西式國家轉型,而美國還是沒有放過它,非要將其徹底擊得粉碎才作罷。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

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57章——南斯拉夫之第二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前南斯拉夫是東南歐最強大的國家,面積大約26萬平方公里,人口2300萬左右。由六個自治共和國、兩個自治省組成。

南斯拉夫曾經持續了20年的經濟迅速增長,平均年增速超過6%,上個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的識字率已經超過90%,施行免費的醫療與教育體系,預期壽命超過72歲,幾乎每家每戶都擁有電視機,36%以上的家庭都擁有私家車。經濟實力強大的南斯拉夫被稱作“巴爾幹之虎”。


另一方面,雖然是南斯拉夫是紅色國家,但是與蘇聯也好,美國也罷,都保持了一定距離。南斯拉夫拒絕與蘇聯結盟,也不願投向美國,成為當時華約與北約之間的一道緩衝地帶。
然而從建立之初開始,南斯拉夫就醞釀著巨大的危機——與當年強大的奧匈帝國一樣,南斯拉夫的民族構成非常複雜,佔據主體優勢的塞爾維亞族也只佔40%左右,與其他比較強大的克羅地亞人、阿爾巴尼亞人等矛盾重重。

曾經的克羅地亞等,就希望獲得平等地位建立聯邦制國家,卻被塞族拒絕,嚴重的衝突對立與西方勢力的滲透干涉,最終摧毀了這個強大的國家,南斯拉夫一分為六。



澹奕


冷戰不僅僅瓦解了一個龐大的蘇聯,而且也摧毀了一個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南聯盟)。

南斯拉夫作為所有南斯拉夫民族的一個單一國家的概念在17世紀後期出現,並在19世紀的伊利里亞運動中嶄露頭角;

Jugoslavia 這個單詞由斯拉夫語中的“jug”(南)和“slaveni”(斯拉夫)組合而成的。是歐洲東南部一個國家。

這裡在歷史上曾經是奧匈帝國的領土,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為主體合併而成為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王朝。

二戰後,1946年,南斯拉夫成立了新的政府,並改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這個國家重新命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組成這個國家的有六個共和國;它們分別是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和斯洛文尼亞。

其中塞爾維亞有兩個自治省,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1974年之後,這兩個省在很大程度上相當於加盟共和國。

在經歷了1980年代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和民族主義的興起之後,特別是蘇聯解體後,南斯拉夫聯邦也沿著其共和國的邊界分裂,最初分裂成五個國家;

由於美國和北約的介入,在南斯拉夫挑起了內戰;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79天的狂轟濫炸,這就是科索沃戰爭。

2003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州聯盟。2006年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獨立國家後,“南聯盟“解體,科索沃於2008年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國際社會沒有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