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以下簡稱“市中心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於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近年,該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建設一流醫療團隊,爭做行業典範,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新需求。開展對基層醫院的幫扶工作,加速我市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良性就醫格局。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醫院圍著患者轉”讓就醫體驗“好一點”

等掛號、等看病、等各種檢查、等床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要度過一個漫長的“候車期”。如何縮短“候車期”,讓就醫的感覺“好一點”?自2015年起,市中心醫院圍繞改善醫療服務這一主題,不斷推出各類溫馨就醫舉措,讓過去“患者跟著醫院團團轉”轉變為如今的“醫院圍著患者轉”,切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門診自助一卡通服務

走進該院門診大廳,現代化的就醫設備讓人眼前一亮:多臺自助服務機一字排開,患者只需按照屏幕上的提示操作,就能在服務機上自助完成充值、掛號、分時段預約就診及繳費等多項服務。

在自助機臺前,人們正有序地排隊進行自助服務。不少患者說,以前掛號,一大早就要到醫院排隊,如今只要在自助機上操作,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入院接診服務

“阿姨,您慢點,請這邊走。”在大廳內,一名名面帶微笑、充滿活力的醫務志願者熱情地幫助患者,成為醫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院建立“學雷鋒志願服務崗”,組織醫務志願者為患者提供諮詢、陪檢等服務,在醫患之間建起了真誠、信任和愛的橋樑。近年,該院先後被授予“青年志願者實踐基地”“服務牡丹文化節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河南省志願服務示範站”等榮譽稱號。

為避免患者反覆排隊、節省時間,該院設置多處收費窗口和特殊區域藥房;住院部設置CT、超聲等檢查室,併成立住院接診床位調配中心、住院病人服務中心,配備80餘名專職人員,負責檢查預約等。此外,該院把群眾的意見、建議作為改進服務的著力點,通過開展病人滿意度調查、院外監督員座談、內部督查暗訪等,進行多渠道、多形式徵求意見。2017年,該醫院電話、短信回訪住院及門診患者33.6萬人次,收集整理患者有效建議1.9萬條。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電話諮詢服務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該醫院以問題為導向,持續改善醫療服務,贏得了患者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先後被評為“全國創新服務示範醫院”和“2015-2017年度河南省持續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並連續3次獲得“河南省群眾滿意醫院”榮譽稱號。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上門服務

多學科無縫銜接打通生命“綠色通道”

今年3月,一則“男子心跳驟停反覆8次,醫護30分鐘生死救援讓他奇蹟生還”的消息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流傳。

患者付先生晚上突然感覺胸痛、噁心,還出現了嘔吐症狀。他趕緊打車到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值班醫生通過心電圖判斷他患上急性心肌梗死,立即通知心血管內科導管室為他開啟胸痛綠色通道。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張守彥接到緊急通知,立即趕到醫院,確診付先生患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需要迅速實施心臟介入手術。

付先生被推上手術檯,這時他突然意識喪失,全身抽搐,心跳驟停。醫護人員使用除顫儀為他進行心臟除顫。可是剛剛除顫成功,付先生就再次出現心跳驟停,醫護人員再次進行了心肺復甦術、心臟除顫……在反反覆覆進行了8次心臟除顫後,付先生才恢復心跳,脫離了生命危險。隨後,張守彥和急診介入團隊迅速為付先生實施了冠脈造影,在較短時間內為其打通了狹窄的血管,併為其成功實施了心臟支架手術。

此次搶救成功,得益於患者及時就診,更得益於市中心醫院開通胸痛綠色通道及急診科、心內科、影像科等多學科的無縫銜接。

該院高度重視急救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住院治療高效協同機制和重點病種多學科協作機制,實現醫療服務無縫銜接,提高急危重症搶救成功率。特別是MDT團隊建設和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對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重點病種的多學科協作模式建設,成功挽救了眾多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目前,該醫院急性卒中患者抵達急診至卒中團隊接診時間小於10分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達急診至開始靜脈溶栓的時間小於60分鐘。由於卒中中心建設成績突出,該醫院已成為國家衛計委高級卒中中心、中國卒中學會綜合卒中中心。

最美的吶喊:兄弟醒醒!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最美的跪姿,為生命護航!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最美的公主抱,讓您不再孤單恐懼!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黨員模範樹榜樣,激勵員工爭先鋒

“您好,我稍微運動,血壓就上升到140至160,該怎麼用藥?” 近日,在市中心醫院“王曉陽大夫微信群”裡,一名患者問道。

“降壓藥不能停,早晚各1片非諾貝特,3個月後複查血脂和肝功能。”該醫院內科系副主任、內科系黨支部書記李松森回覆。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王曉陽先進事蹟報告會啟動

李松森說,王曉陽主任雖然走了,但她保持公僕情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精神永遠留在醫院,“王曉陽大夫微信群”始終保持在線,內科系定期召開黨支部會議等習慣仍在延續。

近年,該院積極挖掘身邊湧現的先進典型,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激勵更多員工爭當服務先鋒,取得明顯成效。

該院每月對評選出的“最美員工”進行宣傳報道;將每月第一週的星期五作為全院黨員“主題教育日”;建設三級網絡微信群,組織院級“黨務工作群”、黨支部“我是黨員我承諾,‘兩學一做’見行動”群、黨小組“黨員微信群”進行線上學習。

該院廣大醫務人員見賢思齊,不僅在思想上學習先進精神,更把學習成果落實在具體的行動上。

在該院短信回訪平臺上,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書文收到一條特殊的感謝短信。患者的兒子在短信裡表示,雖然他的父親已去世,但醫務人員的悉心護理和關懷,讓他依舊感激醫生。

“能做陳醫生的病人,真是父親的好福氣!”患者家人提到,一次,陳書文去水房打水經過病房時,看到他的父親睡覺時沒有蓋好被子,就悄悄地幫病人蓋上被子。

一位外地患者在短信裡寫到:醫護人員工作認真、醫德高尚,尤其是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會林醫生對他的照顧,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來,王會林為外地患者推薦醫院附近的酒店、安排檢查計劃、預約檢查時間,並在檢查表空白處列出檢查順序、時間及科室所在位置,給患者提供了諸多便利。

…………

近年,該院先後湧現全國先進工作者陳興澎、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張國強,以及獲全國“最美家鄉人”稱號的神經內科主任任向陽等先進典型,激勵著更多醫護人員學習進步。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任向陽主任高鐵救人成為網紅

“一站式”就醫結算讓貧困戶“少跑腿”

“這次看病共花費了2848元,而我只支付了285元,直接在醫院窗口結算,很方便。”貧困戶張曉春說,她出院繳費時,在醫院的困難群眾就醫結算窗口,完成城鄉居民醫保報銷、大病保險報銷、城鄉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結算程序。

市中心醫院實行“一站式”就醫結算模式,讓貧困戶“少跑腿”。同時,該院實施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全市率先開展“先住院,後付費”診療模式,每年先期墊付資金達6000餘萬元,年受益群眾超過1.2萬人次。另外,該院按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取消藥品加成,減輕群眾醫藥費負擔。

為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讓偏遠地區患者在家門口看上“專家號”。該醫院通過遠程會診,對基層醫院進行線上業務指導、技術培訓。目前,該醫院遠程醫療服務已覆蓋各縣(市)區。

“為群眾提供滿意醫療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該院黨委書記、院長李亞偉說,他們將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眾滿意作為金標準,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為健康洛陽建設和“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作出新貢獻。

洛陽市中心醫院: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

(路書齋 吳璠/文)

文章轉自《洛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