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課程」高三語文 第34講 現代文閱讀

第四部分 現代文閱讀

問題1. 如何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文學

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問題描述: 文學作品的意蘊是指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種內容,是指讀者從作品中領悟到的意義。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意蘊,有社會的、政治的、道德的意義,有現實的、歷史的意義,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義。可以對作品進行不同角度的發掘。

【複習範圍】

1.知識回顧文學形象包括的內容。

2.結合具體的文本簡要說明文學作品的文學形以及作者作品創作的藝術魅力。

3.近五年高考考查了哪些關於鑑賞文學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題目。以2017年高考北京卷為例:《根河之戀》“第二段寫出了根河哪些特點?有什麼象徵意義。”2017年高考山東卷為例:“請簡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徵。”明確考查題型及方向。

4.常見題型應試的技巧總結。

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問題課程」高三語文 第34講 現代文閱讀

在探究題中,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一個全新的話題。應該讓學生知道一點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方面的知識。

1.中華民族優秀傳統

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國在自身發展的長河中,形成了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一是團結統一的傳統,二是獨立自主的傳統,三是愛好和平的傳統,四是自強不息的傳統。這些傳統,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獲得揚棄和發展,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

「問題課程」高三語文 第34講 現代文閱讀

2.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有人藉助傳統的詞語,認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是: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忠,盡己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有人另作概括,指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主要是: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和立志報國的民族精神;主張建立和諧的社會人倫關係,倡導“仁愛”的人道主義精神;提倡身體力行的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3.中華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個性是指一個民族的整個精神面貌。具體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氣質以及民族心理傾向性,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歷史時代、生產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觀條件的制約。

有的研究者指出,中華民族心理的主要內涵是:①富於凝聚力,②富於同化力,③愛好自然,追求光明,④愛好和平,⑤中庸、穩重,⑥一統性,⑦知足。

除此之外,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徵還有: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官本位心理,道家文化影響下的消極遁世心理,佛學文化影響下的捨己為人心理;還有愛面子心理,天人合一追求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心理,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戀家心理,過年過節與家人團聚心理,父母希望兒女出去闖蕩、有出息能幸福生活又捨不得離開自己的矛盾心理,兒女不願過多受到父母的束縛又想盡孝不忍其傷心的心理等。

4.中華民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主張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關懷人的現實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為。人文精神有時又包含文化、風俗、民情等。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包括人的價值、人性的內涵與道德的修養、人格尊嚴與社會責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關於人的價值觀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臨的基本矛盾有三個:人與自我的矛盾、人與社會的矛盾和人與自然的矛盾,由此導致的價值也有不同類型和層次。人的價值可分為人的自我價值、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自然價值。人的自我價值在於人格;人的社會價值在於對社會做出貢獻;人的自然價值在於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有益於自然生態的積極平衡。

上述內容自然沒有定論,適當知道一些,有助於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進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方法指引】

解答怎樣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文學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試題必須要經過的步驟和解題的思路是:

常見設問形式有:1.結合文意,聯繫實際,談談你對……(詞、句、段)內涵的理解。2.本文帶給你哪些思考?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

探究原則是:1.立足文本。儘管是探究題,但是不可脫離文本泛泛而談,要以文本為基礎進行發掘。2.講究深度。探究題要求考生有自己的見解,得出一個結論,考生要圍繞題幹中的問題給出自己獨特的感悟。3.有理有據。首先給出觀點,其次結合文本內容及自身實際支持觀點,最後回扣觀點。

——探究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類題目怎樣答?

閱讀作品,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入手,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表現,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弄清楚是從哪些角度和哪幾個層面設題的,然後根據解讀加以分析。

探究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與人文精神,要求依據文本。

一審明題幹要求。首先要認真審題,審題要審準探究點,即探究什麼,是探究標題、句子含意,還是文本的藝術特性。

二分清對象,明確角度。探究思想意蘊要善於從情節、人物、環境、主題等方面切割小角度,善於將文本中的人或事抽象化、符號化。探究情感意蘊要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別探究作者對他們的情感態度。啟示感悟類的探究題則多以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特點及其社會意義為依據。依據探究的對象要求,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進行解答,切忌脫離文本,泛泛而談。

三分析文本。

(1)從人物形象,探討人物有個性色彩的性格、思想、品質特點。

(2)從時代背景、環境氛圍,要聯繫時代,把人物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中進行分析,揭示其性格、思想及精神風貌代表的時代意義。

(3)抓住細節描寫,要善於從文本中的材料尤其是細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豐富而深刻的意蘊。

(4)探究就是看全文寫了哪些材料,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從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

(5)對立統一法。要善於從對立統一的角度去探究文本深意。

(6)“內引外聯”法。此法類似於讀書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讀出自己的體會,又要聯繫生活、社會及自己的知識積累有所拓展,有所聯繫,有所發現。此法多用在“談談你的看法或理解”或“聯繫生活(社會)談談你的看法”這類探究題中。答題要注意:a.觀點要明確;b.理由要充分(充分展現探究過程);c.分析要緊扣文本;d.表達要清晰,有層次。

【例題闡釋】

例題1.(2016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題。

會明

沈從文

①會明是三十三連一個火夫。提起三十三連,很容易使人記起國民軍討袁時在黔湘邊界一帶的血戰。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連,全連中只剩會明一人同一面旗幟,十年前參加過革命戰爭,光榮的三十三連儼然只是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會明身上謹謹慎慎地纏裹著,他忘不了蔡鍔都督說過“把你的軍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話。

②這十年來的紀錄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聰明人的官。這一次,三十三連被調到黃州前線,會明老早就編好了三雙草鞋、繩子、鐵飯碗、成束的草煙,都預備得完完全全。他算定這熱鬧快來了。在開向前線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還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嚨說話。

③駐到前線三天,一切卻無動靜。白天累了,草堆裡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來,他就想,或者這時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襲的事發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動了手?他打了一個冷戰,爬起身來,悄悄地走出去望了一望帳篷外的天氣,走近哨兵旁邊,問:“大爺,怎麼樣,沒有事情麼?”“沒有。”“我好像聽見槍聲。”“說鬼話。”他身上也有點發冷,就又鑽進帳篷去了。他還記得去年鄂西戰役,時間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氣還不斷,糜爛處就發了臭;再過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蟲爬行。為了那太難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願意動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線的光景和平了許多。這和平倘若當真成了事實,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興的事情。人人都並不歡喜打仗,但期望從戰事中得到一種解決:打贏了,就奏凱;敗了,退下。總而言之,一到衝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於是,他逢人就問究竟什麼時候開火,他那樣關心,好像一開開火後就可以擢升營長。可是這事誰也不清楚,看樣子,非要在此過六月不可了。

⑤去他們駐防處不遠有一個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緊張,就有些鄉下人敢拿雞蛋之類陳列在荒涼的村前大路旁,來同這些副爺冒險做生意的。 會明常常到村子裡去。一面是代連上的弟兄採買一點東西,一面是找個把鄉下上年紀的農民談一談話。他一到村落裡,找到談話的人,就很風光地說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時也不免小小吹了一點無害於事的牛皮,譬如本來只見過都督蔡鍔兩次,他說順了口,就說是四五次。他隨後做的事是把腰間纏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來。“看,這個!”看的人露出吃驚的神氣,他得意了。“看,這是他送我們的,他說“嗨,勇敢點,插到那個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個地方去嗎?”聽的人自然是搖頭,他就慢慢地一面含著煙管一面說……

⑥因為這慷慨的討論,他得到一個人贈送的一隻母雞,帶回帳篷,用一個無用處的白木子彈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一早,木箱中多了一個雞卵,第三天又是一個,他為一種新的興味所牽引,把戰事的一切全忘卻了,他同別人討論這隻雞時,也像一個母親與人討論兒女一樣。他夜間做夢,就夢到有二十隻小雞旋繞腳邊吱吱地叫。雞卵到後當真積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雞,小雞從薄薄的蛋殼裡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黃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會明歡喜到快成瘋子。白天有太陽,他就把小雞雛同母雞從木箱中倒出來,盡這母子在帳篷附近玩,自己卻赤了膊子咬著煙管看雞玩,或者舉起斧頭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進村裡去,他把這籠雞也帶去,給原來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的親家。從舊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動人的稱讚後,他就非常榮耀驕傲還極謙虛地說:“這完全是雞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樣子,為了這一群雞雛發育的方便,會明已漸漸地傾向於“非戰主義”了。

⑦後來,和議的局勢成熟,照例約好各把軍隊撤退。隊伍撤回原防時,會明的財產多了一個木箱,一個雞的家庭。無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時無從希望。但他餵雞,很細心地料理它們,他是很幸福的。六月來了,這一連人沒有一個腐爛,會明望著這些人微笑時,那微笑的意義,是沒有一個人明白的。

(有刪改)

請探究小說結尾“微笑的意義”的意蘊。(6分)

【答案】這個六月沒有士兵因戰事而傷亡、腐爛,會明對此感到欣慰;在餵雞的行為中,會明體驗到幸福感;從熱衷於戰爭轉變到“非戰主義”,會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樂;心靈世界由單一走向豐富,會明的生命變得更加立體。

【解析】作為探究題,首先要審清題幹,題幹要求“探究小說結尾“微笑的意義”的意蘊”,從題幹中審出探究的方向和答題的模式;二分清角度和層次,回顧所學的知識,尋找探究的角度。探究思想意蘊要善於從情節、人物、環境、主題等方面切割小角度,善於將文本中的人或事抽象化、符號化。探究情感意蘊要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別探究作者對他們的情感態度。

三分析文本。①士兵沒有在六月因戰事而傷亡、腐爛,會明對此感到欣慰;(六月來了,這一連人沒有一個腐爛)②在和平環境下中餵雞,會明感到幸福;(但他餵雞,很細心地料理它們,他是很幸福的)③會明體驗到生命與和平的珍貴,必須珍惜。④會明從渴望戰變成“非戰主義”,思想提升感到愉悅。

例題2.(2017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晉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開魏晉藝術史冊,一群生機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湧了出來,在山陰道上的竹林深處,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這當然是我三十幾歲以後才意識到的。我和魏晉間人相近之處,就是有過比較長的山野生活,與竹相近。常常會站在山頂,看山巒連綿起伏,竹海無際。那時我想著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纖塵不染,枝葉讓天水洗淨,搖曳中偶爾閃過陽光的亮澤,它們的頂端是最先接觸到每一天太陽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豔羨。山野稼穡,先是基於溫飽的認識——每一竿竹都可以構成生存的支架,把一個個家庭托住,不至於墜入飢寒之中。而每一枚筍,春日之筍也罷,冬日之筍也罷,對於一位腹內空洞的人而言,簡單地烹調之後,無異於美味了。那些沒有成為餐桌美味者,不捨晝夜繼續伸長,令人仰望。那些被山農認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聲中倒下,削去枝葉,順著規劃好的坡道滑下,被長長的平板車載著,進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樣,人也是善於生存的植物,貧瘠清苦中也會掙扎著生長。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確沒有長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塊的,此後也就一直不能順暢,總是被壓制著扭曲著,不禁讓人生出憐憫。只是我一直認為它會更具備倔強的美感,它的根後來製成了一個老者形象的工藝品,比其他的更有鐵枝虯乾的崢嶸了。

待到我在鶴峰原度假,已經到了閒適的年齡了。風隨夕陽西下而愈加強勁,一些植物已在形態上倉皇失措,葉片翻飛如鳥獸驚散。竹林在隨風俯仰中顯示了一種從容,在徐徐的搖曳裡,山野之風的張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開來。在魏晉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記錄,“徐徐”看起來只是肢體上的動作,實則是內心的從容優雅。內心慢了,整個人的舉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風度了。竹被稱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為清俊的,風來了,風過了,餘韻嫋嫋。

竹子從筍尖出土就開始了筆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從而略去了許多天下擾攘。竹子作為人格氣節的象徵是有道理的。屈原的《離騷》充滿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寫的都是湘沅澤畔之物。他一定離竹林很遠吧,要不,他一定會以孤竹自況,向楚懷王表示自己砥節立行的井渫之潔和安窮樂志卓然自異於俗常的格調——以竹子作為喻體,會勝過那些優柔的香草,也會使屈原風骨遒勁,不至於最終絕望而自沉汨羅。當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爭相軒邈,思逐風雲,都像梁山好漢單幹時那般獨標奇崛。相比於王維在夜間的竹林裡又是彈琴又是長嘯,弄得一片喧譁,我則以為竹下獨坐靜聽風來會更與竹默契。李白就是這般靜靜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肅之物,鄭板橋曾在《蘭竹石圖》上題寫了“各適其天,各全其性”,認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個人,一定是心懷素淡,性喜蕭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位置來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謂風骨,就是內在的支撐。

一個人愛竹,在他筆下會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兩個字說道,那就是“清”和“簡”了。庾子山《小園賦》中有不少數字,不過最讓人欣賞的是“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讀到此處,清出來了,簡也出來了。在魏晉這樣一個尚竹時代,竹是環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觀察他們的雅集軌跡,竹林七賢、金谷宴集、蘭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間,在這裡揮麈清談、稽古觀心,是很有一些清簡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獻之的《鴨頭丸帖》、王珣的《伯遠帖》,都那麼小,一張便箋般大小,清簡出風塵,三筆兩筆,精氣神都聚於此了。在筆墨清簡的背後是唯美的人格——一個人可以奇點、怪點,也可以不循常軌劍走偏鋒,卻不可落入塵俗的泥淖裡。想想當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於今人內懷奔競之心,好冠蓋徵逐之交,那時節的人在處理人的關係上顯然清簡得多。

我是在農耕兄弟的老房舍裡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尋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緊緊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個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漸漸地,在竹林環繞中的人們也有了堅韌和忍耐。實在的勞作泥泥水水寒暑無間,使人長於自守,默然無語。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覺到民風的強悍,只是平素在體內蓄積著,不使外洩。所不同的是農耕者遠沒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時過早地負重,後來再也長不高了。儘管我離開那裡很久了,我還是固執地認為他們就是一片會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裡看到的更多是與園林建築相匹配的纖纖細竹,優雅而有骨感。進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鐘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動圖籍殘紙。忽然有一縷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來——日子是越發小巧婉約起來了。算算此時,是農曆的六月七月之交,時晴時雨,山野在潮溼中,無數的竹鞭在奮力吮吸,竹節爭先向上,風雅鼓盪,場面奇崛,整座山嶺充盈著大氣與生機,讓熱烈的陽光照徹。

(選自《散文選刊》,有刪節)

19.(9分)(1)文章寫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氣質?(3分)

(2)你最欣賞其中哪種精神氣質?結合生活經驗談談你的體會。(80字左右)(6分)

【答案】(9分)(1)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爭先向上等。(2)考生可以任取一點自由發揮。

【解析】一審明題幹要求。(1)題幹要求探究竹子精神氣質。這是對竹子形象的分析概括。(2)題幹要求談談對“最欣賞”的一種“精神氣質”的體會,並且要求“結合生活經驗”。

二分清對象,明確角度。探究情感意蘊要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別探究作者對他們的情感態度。啟示感悟類的探究題則多以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特點及其社會意義為依據。

三分析文本。探究就是看全文寫了哪些材料,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從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竹子的精神氣質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體現在作者對竹子的描寫中及作者自己對竹子所作的評價裡,如堅韌忍耐、從容優雅、孤高兀傲、風骨高潔、清簡、爭先向上等,要一一從文本中篩選並概括,還要儘量答全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竹子的精神品質,除了考查考生對文本的理解外,還考查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答題內容一定要積極樂觀向上。“內引外聯”法。此法類似於讀書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讀出自己的體會,又要聯繫生活、社會及自己的知識積累有所拓展,有所聯繫,有所發現。此法多用在“談談你的看法或理解”或“聯繫生活(社會)談談你的看法”這類探究題中。答題要注意:a.觀點要明確;b.理由要充分(充分展現探究過程);c.分析要緊扣文本;d.表達要清晰,有層次。第二問要求考生“結合生活經驗談談你的體會”,考生只需選擇竹子的某一種精神氣質進行解讀即可,但解答時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並且有一定的字數要求,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獲得高分。

【拓展練習】

1.例題1.(2016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題目。

在母語的屋簷下 彭程

少年時代的夥伴自大洋彼岸歸來探親,多年未見,把盞竟夜長談。我們聊到故鄉種種情形,特別談到了家鄉方言,興之所至,後來兩人乾脆用家鄉話談起來。

本來以為這麼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記,不料卻在此時鮮明地復活了。恍惚中,甚至憶起了聽到這些話時的具體情境,眼前浮現出了說話人的模樣。友人感慨:真過癮。

在一種語言中浸潤得深入長久,才有資格進入它的內部,感知它的種種微妙和玄奧,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幾乎只有母語,我們從牙牙學語時就親吻的語言,才應允我們做到這一點。

關於母語,英文裡的一個說法,最有情感溫度,也最能準確地貼近本質:mother tongue。直譯就是“媽媽的舌頭”。從媽媽舌頭上發出的聲音,是生命降臨時聽到的最初的聲音,浸潤著愛的聲音。多麼深邃動人的詩意!在母語的呼喚、吟唱和誦讀中,我們張開眼睛,看到萬物,理解生活,認識生命。

詩作為濃縮提煉過的語言,是語言的極致。它可以作為標尺,衡量一個人對一種語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坍了”,說的是世事滄桑,人生無常。“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說的是心緒流轉,昨日迢遙。沒有歷史文化為之打底,沒有人生經歷作為鋪墊,就難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間的沉痛和哀傷,無奈和迷茫。它們宜於意會,難以言傳。

每一種語言都連接著一種文化,通向一種共同的記憶。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為載體和符號的特有的語言中,彷彿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裡,藏著稀世的珍寶。

“芝麻開門吧!”咒語念起,山洞石門訇然敞開,堆積的珠寶浮光躍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種語言的奧秘,不需要咒語,時間是最重要的條件。在一種語言中沉浸得足夠久了,自然就會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時光層層堆疊,然後醇香。瓜熟蒂落,風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時候,語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顯影。音調的升降平仄中,筆畫的橫豎撇捺裡,有花朵搖曳的姿態,水波被風吹拂出的紋路,陽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裡隱忍的啜泣。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有母語,才有這樣的魅力和魄力,承擔和覆蓋。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晝夜不捨的流水,亙古沉默的荒野;鷹隼呼嘯著射向天空,羊群蠕動成地上的雲團;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有怎樣的哀怨,一聲自喉嚨迸發的吶喊有怎樣的憤懣。一切,都被母語捕捉和綰結,表達和訴說。

我驕傲於自己母語的強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長曆史,災禍連綿,兵燹不絕,而一個個方塊漢字,就是一塊塊磚石,當它們排列銜接時,便彷彿壘砌了一個廣闊而堅固的壁壘,牢牢守衛了一種古老的文化,庇護了一代代呼吸沐浴著它的氣息的億兆的靈魂。

童年在農村度過。記事不久的年齡,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覺,我獨自走出屋門到外面玩,追著一隻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遠了,一直走進村外一片茂密的樹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沒人聽到,只好在林子裡亂走。過了好久,終於從樹幹的縫隙間,望見了村頭一戶人家的屋簷。

一顆懸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對於長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語熟悉的音調,帶給他的正應該是這樣的一種返歸家園之感。一個漢語的子民,寄居他鄉,母語便是故鄉的方言土語;置身異國,母語便是方塊的中文漢字。“官秩加身應謬得,鄉音到耳是真歸”,故鄉的語言,母語的最為具體直觀的形式,甚至關聯到了存在的確鑿感。

因為時時相與,反而熟視無睹。就像對於一尾悠然遊弋的魚兒,水的環抱和裹挾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識和詰問的。但一旦因某種緣故離開了那個環境,就會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於全然陌生的語言中,一個人也彷彿涸轍之鮒,最渴望母語的濡沫。那親切的音節聲調,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涼水流。

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在自己母語的河流中,泅渡,遊憩,俯仰,沉醉,吟詠,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並經由翻譯傳播,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以詩歌為證,《魯拜集》中波斯大詩人伽亞謨及時行樂的詠歎,和《古詩十九首》裡漢代中國人生命短暫的感喟,貫穿了相通的哲學追問;中世紀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對心上人勞拉的十四行詩傾訴,和晚唐洛陽城裡,李商隱寫給不知名戀人的無題七律,或者雋永清新,或者宛轉迷離,各有一種入骨的纏綿,讓不同的語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質得到彰顯和分享。

熱愛來自母親的舌尖上的聲音,應該被視為是一個人的職責,他的倫理的基點。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闊,但母語是他的出發地,是他不斷向前伸延的生命座標軸線上,那一處不變的原點。

(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

作者深情地詮釋了母語的多重意義,請結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答案】①母語可以拉近彼此關係。②母語最早打通人與世界的聯繫。③母語可以自由地抒情狀物。④母語包蘊文化基因,守衛民族文化。⑤母語給人以家的歸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語創造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解析】一審明題幹要求。題幹問的是“作者深情地詮釋了母語的多重意義;二結合全文加以概括”,即為多重,可見答案不止一點,思考的時候應從多角度進行。探究情感意蘊要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別探究作者對他們的情感態度。可以到文中找到寫母語的內容,然後結合語境理解其意蘊。與多年未見的少年夥伴相見,母語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因為母語,我們認識了這個世界;因為母語,我們有一種家的歸屬感。

2.(2015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1--15題

撿爛紙的老頭

汪曾祺

烤肉劉早就不賣烤肉了,不過虎坊橋一帶的人都還叫它烤肉劉。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館子,地方不小,東西實惠,賣大鍋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較貴一點是黃燜羊肉,也就是塊兒來錢一小碗,在後面做得了,用臉盆端出來,倒在幾個深深的鐵罐裡,下面用微火煨著,倒總是溫和的。有時也賣小勺炒菜:大蔥炮羊肉,幹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飯、饅頭、芝麻燒餅、羅絲轉;賣麵條,澆炸醬、澆滷。夏天賣麻醬麵。賣餡兒餅。烙餅的爐緊貼著門臉兒,一進門就聽到餅鐺裡的油吱吱喳喳地響,餅香撲鼻,很誘人。

烤肉劉的買賣不錯,一到飯口,尤其是中午,人總是滿的。附近有幾個小工廠,廠裡沒有食堂,烤肉劉就是他們的食堂。工人們都在壯年,能吃,餡餅至少得來五個(半斤),一瓶啤酒,二兩白的。女工們則多半是拿一個飯盒來,買餡餅,或炒豆腐、花捲,帶到車間裡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職工,不愛吃家裡的飯,愛上烤肉劉來吃“野食”,愛吃什麼要點兒什麼。有一個文質彬彬的主兒,原來當會計,他每天都到烤肉劉這兒來。他和家裡人說定,每天兩塊錢的“挑費”都扔在這兒。有一個煤站的副經理,現在也還參加勞動,手指甲縫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劉吃了十來年了。他來了,沒座位,服務員即刻從後面把他們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張來,把他安排在一個旮旯裡。有炮肉,他總是來一盤炮肉,仨燒餅,二兩酒。給他炮的這一盤肉,夠別人的兩盤,因為烤肉劉指著他保證用煤。這些,都是老主顧。還有一些流動客人,有東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莊的。大包小包,五顏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開懷餵奶。

有一個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兩餐,都在這裡。這條街上的人都認識他,是個撿爛紙的。他穿得很破爛,總是一件油乎乎的爛棉襖,腰裡系一根爛麻繩,沒有襯衣。臉上說不清是什麼顏色,好像是淺黃的。說不清有多大歲數,六十幾?七十幾?一嘴牙七長八短,殘缺不全。你吃點兒軟和的花捲、麵條,不好麼?不,他總是要三個燒餅,歪著腦袋努力地啃噬。燒餅吃完,站起身子,找一個別人用過的碗,自言自語(他可不在乎這個):“跟他們尋一口麵湯。”喝了麵湯:“回見。”沒人理他,因為不知道他是向誰說的。

一天,他和幾個小夥子一桌,一個小夥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聲說了句什麼。他多了心:“你說誰哪?”小夥子沒有理他,他放下燒餅,跑到店堂當間:“出來!出來!”這是要打架。北京人過去打架,都到當街去打,不在店鋪裡打,免得損壞人家的東西攪了人家的買賣。“出來!出來!”是叫陣,沒人勸。壓根兒就沒人注意他。打架?這麼個糟老頭子?這老頭可真是糟,從裡糟到外。這幾個小夥子,隨便哪一個,出去一拳準把他揍趴下。小夥子們看看他,不理他。

這麼個糟老頭子想打架,是真的嗎?他會打架嗎?年輕的時候打過架嗎?看樣子,他沒打過架,他哪裡是耍胳膊的人哪!他這是幹什麼?虛張聲勢?也說不上,無聲勢可言。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

沒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沒吃完的燒餅很費勁地啃完了。情緒已經平復下來——本來也沒有多大情緒。“跟他們尋口湯去。”喝了兩口麵湯:“回見!”

有幾天沒看見撿爛紙的老頭了,聽煤站的副經理說,他死了。死後,在他的破席子底下發現了八千多塊錢,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齊。

他攢下這些錢幹什麼?

你認為作者刻畫“撿爛紙的老頭”這一人物有什麼用意。(5分)

答案:①作者刻畫這個“老頭”,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賤、遭人輕視的小人物,也有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尊嚴。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關懷,呼換人們關注那些處於生活底層和社會邊緣的小人物,給予他們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解析】一審清題幹,探究作者刻畫“撿爛紙的老頭”這一人物有什麼用意,這是個常規性的題目。題幹雖然指向於人物,還是要透過人物形象的理解,去把握這篇小說的主題。

二分析文本。考慮好這樣幾個問題:“撿爛紙的老頭”的人物形象特點及性格特徵是什麼;作者對這個“撿爛紙的老頭”的情感傾向是什麼;“撿爛紙的老頭”這一人物有什麼社會現實意義。回答好這幾個問題,答案也就有了。“撿爛紙的老頭”在濃厚的市井氛圍中出場,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就勾勒出一個老醜、邋遢、怪異的“撿爛紙的老頭”形象,為了自己的尊嚴,向人叫陣;人們看不起他,鄙視他,最後留下鉅款悄無聲息地死去。“他攢下這些錢幹了什麼?”不光這答案是什麼,都無關緊要,但它最起碼能說明“撿爛紙的老頭”也有自己的打算,有自己夢想和世界。作者對這以小人物的死、不幸命運是同情的,用“他攢下這些錢幹了什麼?”引起人們的思考,是不是在引導人們對老頭的認識與思考。

3.(2015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

比鄰而居

王安憶

①裝修的時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這條公共煙道,應該堵上,另外在外牆上打一個洞,安置排油煙機的管子。可是,我沒聽他的。好了,現在,鄰居家的油煙就通過我家的排油煙機管道,灌滿了廚房。

②我可以確定,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於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怎麼說?它特別火爆。花椒、辣子、蔥、姜、蒜、八角,在熱油鍋裡炸了,轟轟烈烈起來了。這家人在吃方面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每頓必燒,從不將就。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生出一些好感,覺得他們過日子有著一股子認真勁:一點不混。並且,也不奢侈。他們老老實實,一餐一飯地燒著,一股濃油赤醬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氣幹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實打實的,沒有半點子虛頭。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沒落下過一頓。他們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規律,二是很節制。這些,都給人富足而質樸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氣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這家人還增添了兩次草藥的氣味。草藥的氣味也是濃烈的,“撲”下進來,湧滿了廚房。不知是因為草藥氣的影響,還是實際情況如此,一日三餐的氣味不那麼濃郁了。倒不是變得清淡,而是帶些偃旗息鼓的意思。這段日子蠻長的,這麼算吧,每週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是這段時間油煙味的基調。這也是認真養病的氣味:耐心,持恆,積極,執著。

④之後,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廚房裡滾滾而來一股羊肉湯的氣味。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確有一種盛宴的氣氛,帶有古意。古人們慶賀戰功,不就是宰羊嗎?果然,草藥味從此消遁,燉湯的綿長的氣味也消遁,餘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進行。

⑤在較長一段稔熟的相處之後,我家廚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是一縷咖啡的香氣。這是另一路的氣味,和他們家絕無相干。它悄悄地,夾在花椒炸鍋的油煙裡,進來了。這是一股子虛無的氣息,有一種浮華的意思在裡面,和他們家實惠的風格大相徑庭。因此,我斷定,這又是一戶新入住的人家,很沒經驗地,也將管子接進了煙道,又恰逢順時順風,於是,來到我家廚房湊熱鬧了。這一路的風格顯然要溫和、光滑一些,比較具有裝飾感,喚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麼實用的性格相符,它並不是按著一日三餐來,不大有定規,有時一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兩次,有時一日裡一次不來,來時也不在吃飯的點上,而是想起了,就來,想不起,就不來,顯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來的,從來一頓不落,轉眼間,油煙全面鋪開,又轉眼間,油煙席捲而去,總是叱吒風雲的氣勢。但是,有時候,夜已經很深了,那新來的,悄然而至。咖啡的微苦的香味,瀰漫開來。

⑥氣味終究有些雜了,可是涇渭分明,絕不混淆。你來我往,此起彼伏。再過段日子,又來了一個,顯見得是蘇錫幫的,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第四位又來了,它一方面缺乏個性,另一方面又頗善融會貫通。它什麼都來: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欖油也有。於是,所有的氣味全打成一團,再分不出誰是誰的來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

⑦這一日,廚房裡傳出了艾草的燻煙。原來,端午又到了。艾草味裡,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只由它瀰漫,散開。一年之中的油垢,在這草本的芬芳中,一點點消除。漸漸的,連空氣也變了顏色,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淨的空氣其實並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顏色。

(有刪改)

請探究文章最後一段中畫線句的意蘊。

【答案】不同的生活狀態也有相同的生活內容;蘊含了對端午等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艾草的燻煙昇華了不同的生活狀態,從而達成一種火辣與安靜、絢爛與明淨的平衡。

【解析】解答

一審明題幹要求。本題考查探究小說思想意蘊的能力。此題必須深入理解文本主題。

二分清對象,明確角度。探究情感意蘊要抓住文本中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別探究作者對他們的情感態度。“艾草味”代表的習俗與文化意義,艾草味與其他各種氣味的關係所鄉鎮的意義。

三分析文本。(1) 從時代背景、環境氛圍,要聯繫時代,把人物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中進行分析,揭示其性格、思想及精神風貌代表的時代意義。端午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艾草味代表著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它讓“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這不僅是寫艾草味的濃烈,更反映了中華民族日常生活中有相同的內容,那就是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此外,艾草味同各種氣味交融,象徵著人們生活所達到的一種平衡。(2)抓住細節描寫 “艾草味”與各種氣味交融等內容體會意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