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徐姓的來歷

百家姓中徐姓的來歷

徐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一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66 %。

據《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載,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國(今安徽泗縣一帶),“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為吳所滅,子孫 以國為氏。

徐氏的姓氏來源比較純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孫伯益之子若木的後裔。相傳陷帝有一個孫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懷有大業。大業娶少典氏女子女華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賜他為嬴姓以外,還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給他,姚女後來生了兩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叫若木因為他的父親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國。徐國曆經了夏、商、週三個朝代,都是作為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時候傳到了徐國的32世孫徐君偃,他很聰明,對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愛戴,國力不斷強大。當時周穆王喜歡雲遊四方而經常不問國家大事,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於是產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於是他自稱為徐偃王,率領各國聯軍向周國進軍,周穆王知道這個消息後馬上返回京城,調兵前去鎮壓。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進了彭城一帶的山中。由於他得得民心,跟著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這座山後來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兒子宗于徐,稱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春秋時期,徐國被楚國打敗,國力從此日漸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時候,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國的後裔就稱為徐氏,以國為姓,代代相傳。

徐姓人最早繁衍於今江蘇徐州、安徽泗縣,後擴至鳳陽,以 古代徐國為源地,世 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為吳所滅,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東,並在山東繁衍昌 盛起來,這是由徐姓郡望多為山東古地而來證明的。秦時有山東人徐福去東海為秦始皇尋求 長生不老之藥,帶三千童男童女,這六千多人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視作日本的開基 始祖。除山東外,在靠近徐國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一帶,在秦漢時亦有徐姓人在活動 。東漢以前,已有徐姓人西遷至今甘肅境內。東漢桓帝時,“南州高士”徐稚遷居今江西南 昌,徐稚被後人尊為“東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遷至浙江衢州府、龍游 ,孫輩中有遷居今浙江紹興、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蘇的蘇州、吳縣一帶。此期徐姓亦有遷 居河南者,三國時走馬薦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傑出代表。徐姓大舉南遷始於魏晉之際 。南北朝五胡亂華,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又有了進一步的繁衍。宋 末時,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遷居福建汀州(今長汀縣)上杭、連城二縣。元時,有徐姓人 從江西、福建遷居今廣東的豐順、海豐、梅縣、博隆及潮州的南坑。明清時,徐姓已廣佈於 我國的大江南北。

總之,徐姓在秦漢時期,主要分佈在我國北方的黃河下游地區,尤以山東徐姓繁衍得最為旺 盛。徐姓的向南播遷,自唐代以後,幾乎是絡繹不絕於道的,此期廣佈江南各地,這正是南 方各地徐姓眾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山東、江西、安徽人數最多, 上述七省的徐姓約佔全國漢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百家姓中徐姓的來歷

徐姓名人:

徐徐 淑:隴西(郡治今甘肅臨洮南)人,東漢著名女詩人。

徐 稚:今江西省南昌境內人,漢桓帝時因不滿宦官專權,雖經多次徵聘,最終沒有做官,時稱“徐州高士”。

徐 幹:北海(今山東濰坊)人,東漢末期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論》,辭意典雅,為時所稱。又善辭賦,能詩,後人輯有《徐偉長集》。

徐 庶:潁川(今河南禹州)人,三國時名臣,曾走馬薦諸葛,因其母為曹操所挾執,入曹營後,一言不發。

徐 陵: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南朝文學家,其詩歌駢文,輕靡綺豔,與庾信齊名,有《玉臺新詠》等,後人輯有《徐孝穆集》。

徐 寅:莆田(今屬福建)人,唐代詩人,有《探龍釣磯》二集,詩四卷。

徐 達: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明代名將,勇猛有謀略,為朱明王朝的建立立下奇功。

徐 潤:廣東省香山人,清朝時買辦。

徐 渭:字文長,山陰人,傑出的文學家、書畫家,自稱書法天下第一,長於行草。擅長水墨花竹、山水、人物。與陳複道並答“青藤、白陽”。有《徐文長全集》、《南詞續錄》等。

徐 松: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著名學者。一生致力於史地研究,成績卓著,有《西域水道記》等地理著作,為清代研究西北歷史地理的先驅者之一。

徐安真:中唐時重臣。安祿山叛亂時與朝中其它五位重臣隱居今湖南省汨羅與平江交界處。湖南徐姓從此興望。

徐樹錚:江蘇省蕭縣人,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內閣擔任陸軍次長、國務院秘書等職。

徐錫麟:浙江省陰山人,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與秋瑾準備在皖浙兩省同時起義,後被抓,英勇就義。

徐霞客:南直隸江蘇人,傑出的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其足跡遍佈大江南北,其觀察所記,按日記載,死後編輯而成《徐霞客遊記》。

徐光啟:明代科學家。字子先,上海徐家彙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崇禎五年升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六年兼任文淵閣大學士。研究範圍廣泛,以農學、天文學、數學較為突出。較早從竇馬利學習西方的天文、曆法、數學、測量、水利等科學技術,並介紹到我國,是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積極推動者。著有《農政全書》,主譯《崇禎曆書》,譯著《幾何原本》。

徐世昌:天津人,光緒進士。辛亥革命後,密助袁世凱竊取總統職位,1918-1922年年曾任民國大總統。

徐樹錚:江蘇蕭縣(今屬安徽省)人,北洋皖系軍閥、政客,為段祺瑞之股肱,後被馮玉祥部槍殺於河北廊坊火車站。

徐悲鴻:江蘇省宜興人,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尤擅畫馬。

百家姓中徐姓的來歷

徐向前:山西省五臺人,十大元帥之一,他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領導人,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軍隊的建設立下了赫赫戰功,是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

徐特立:湖南長沙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儉學。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委員。

百家姓中徐姓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