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能幫我接杯水嗎?」「小子,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你看過的不同人生裡,或許藏著相同的故事,我用故事寫故事。

“媽,你能幫我接杯水嗎?”“小子,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01

“媽,你能幫我接杯水嗎?”

他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節目很精彩,他看了一眼在廚房忙碌的母親,開始喊。

是的,他不想動,一回家他就是這副樣子。

母親在廚房應了一聲,說還有點事沒做完,讓他先等一會兒。話音剛落,從臥室出來一個人。

那是他午睡完的父親。

父親先是看了他一眼,他沉迷於電視,並沒有看到父親的眼神。如果他看到了,應該就不會喊第二次了。

父親去了廚房幫忙,顯然兩人好像把他忘了。

過了十分鐘,母親還沒有把水端過來。好不容易放假,回趟家,此時的他是懶癌重度患者,他依舊不想動。

只好繼續喊:“媽,你先幫我接杯水行嗎?”

有人應聲過來。

他偏頭看了一眼,是父親。父親走到飲水機旁,端過來一杯水,臉上是欲言又止地表情。

看他喝完了一杯水,站在眼前的人終於忍不住了。

他緩緩開口:“小子,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聞得此話,他還沒喝下的最後一口水硬生生差點嗆了出來。

父親轉身,去廚房繼續幫忙了。

他滿腦都是問號:我是親生的?

“媽,你能幫我接杯水嗎?”“小子,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02

他總是懷疑這事,但我曾明確地告訴他:你絕對是親生的!

他那長相,完全是他父親的翻版,一眼就能瞧出來的事。不過他從小還是會疑惑:我真的是親生的?

他會這麼想,完全是有道理的。

年輕的時候,他的父親是一個些許文藝的人,聽說他的母親當年就是因為他父親的文藝才看上他的。他的文藝主要表現在會寫詩。

詩的好壞且不論,反正他也辯不得好壞。不過,兒時一群夥伴在一起玩過家家,我們一起翻出了他父親曾經寫的信。

放在抽屜裡一個大的信封裡。我們那時喜歡摺紙飛機玩,然後比賽看誰的飛機能飛得更遠,他把父親寫的信拿來折了,然後飛走了。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捱打,父親打的。

他也就折了一封,本來是犯不著打他的。畢竟他上次把父親的衣服燒了一個洞,父親都是一笑而過,說男孩子皮點也沒事。

小的時候,他在家裡還是很受寵的,因為就他一個孩子。

父親打他的原因只有一個:那信是他母親的寶貝!

他父親的原話說:“你看看你,讓你媽媽不開心了,你說,該不該打!”

所以他從小就懂得一個道理:千萬不要惹媽媽不開心。

他的父親在外是一個嚴肅的人,惟有在他母親面前,喜歡逗笑耍寶。她的母親在外人面前永遠溫和,也惟有和他父親在一起,像個小女生。

小女生的特點是有時愛生氣,需要人哄。

一個笑,一個鬧。

他後來長大離家,常年在外讀書工作,回來得少。感慨倒是越來越多:我還是不是親生的啊?

“小子,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這似乎隨著他長大,成了他父親的口頭禪。

“媽,你能幫我接杯水嗎?”“小子,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03

他好不容易回家的時候,就很想享受一下親情的溫暖。

“媽,你能幫我遞一下遙控器嗎?”

“媽,你能幫我把衣服洗一下嗎?”

“媽,我明天想吃酸菜魚。”

......

他的父親總是快人一步,待得母親走後,再暗暗來一句:“小子,以後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他第一次聽到這話的時候,只覺得想笑,父親咋年紀越大,人越犯二呢?

他從小看慣了父母在一起的模樣,以為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該是這樣相處,這該是很稀疏平常的。

直到有一次,他在生日的時候偷偷回家,沒有提前告訴父母,本來是想給他們一個驚喜。他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的九點了。

敲門,無人應。他沒有帶鑰匙,只好給父母打電話。

他有些好奇:這麼晚了他們去哪兒了呢?最重要的是,他們今晚都沒給他打電話,好像忘了他生日這回事。

他打的是父親的號碼,雖然平時父親總是警告他不許命令母親做事。但平心而論,他們關係還是很好的,父親是個講道理的人。

電話通了,是他母親接的。

他們去外邊吃飯了,吃完飯後兩人騎車看星星去了。不是開車,是騎車,騎的自行車。父母相識初,他父親就經常騎著自行車帶母親上街。

他20歲生日那年,也是父母結婚的第20個年頭。他母親說,想起20年前的今天,他們一起騎自行車去山上看星星的場景。

然後他的父親不知道從哪兒找來自行車,就帶著她再次去山上看星星了。

他打過去電話的時候,父親正在騎一段上坡路,累得氣喘吁吁,電話是母親幫著接的。他在門口等了很久,也不見父母回來,最後去發小家睡了。

他繼續對著我們抱怨:“昨晚上我生日哎,特意回來的,居然在門口等了半天。你們說,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啊?”

他以前也埋怨,是真的埋怨。惟有這次,他雖還是這樣說,臉上卻是笑著的。

大概他現在長大了,懂事了,才真正明白父親吧,明白這樣的人有多難得。

“媽,你能幫我接杯水嗎?”

“小子,以後不許命令我老婆做事!”

這樣的對話依舊在他家經常上演。

有次,他接過父親遞來的水,終於忍不住,笑道:“爸,我覺得你好幼稚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