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命,我只認你

我一直覺得人可以沒錢,但不能認命。

認命是對命運最大的妥協,一旦跪下,就很難再站起來了。

美團王興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而這些所謂認命的人則是為了不改變現狀願意做任何事情。

我曾經認為,身邊最“認命”的人就是我的父母。

我小時候經常不開心,因為總是聽到爸媽說:“咱家沒錢,給不了你xxx”。

等我開始在北京工作,他們就更常常在我面前嘮叨:

“誰讓咱家窮呢,怕是給你買不了房子了,你自己加油吧。”

我知道他們是心懷愧疚,覺得家裡沒錢,給不了我別人能給的。

我不認命,我只認你

當時我有點鄙夷這種想法,因為我覺得我可以自己賺錢。我今天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我自己奮鬥來的,而且你們沒錢是因為你們“認命”,沒有足夠努力。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自以為是,父母做出的努力遠比我能想到的多,也比我曾做過的任何努力都要多。

他們不曾真的認命的原因,也只有一個:讓我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讀的小學和中學是當地最好的學校之一,只接受學區生源和老師子女,基本不收“片區外”的孩子。

當時我成績尚可,加上進了這所學校學習更有保障,從不愛求人的爸爸託人求關係,送出去一大筆費用。

當時我自以為很有“氣節”,覺得家裡真丟人,我寧可不讀書,也不願意求人。

直到我畢業工作,經歷了種種艱難漂泊,才意識到,“不要臉”比“要臉”難得多,誰都不是真的傻,還不知道哪條路更難走?

真正的勇氣不是知難而退,而是明知荊棘密佈,仍然選擇踏上這條道路。

我不認命,我只認你

爸爸硬是選了那條更難走的路,不是因為他考慮到別的,只是單純想要給我最好的讀書條件,讓我未來能過得好一點。

他們甘之如飴地挑起了擔子,揹著我負重前行。

而我卻心安理得地享受了這一切。

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我們都曾是別人的兒子,也終將是別人的父親。

所以我今天辛勤工作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我的家人。

賺錢真的不是一種權利,而是一種義務。

我們身上都肩負著一個擔子,叫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