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型豬場成「政治任務」!未批先建,萬元罰款成「空頭支票」?

“當修建大型養豬場成了當地的 ‘政治任務’後,當地對養豬場的建設開始 ‘一路綠燈’,不僅可以未批先建,就連數萬元的環保罰款,多年來也一直停留在紙上”

發黑的荷塘池水、深埋的排汙管道,一張張照片令人觸目驚心……近日,一篇題為《瀏陽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建大型養豬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瘋傳。

文章稱,在湖南省瀏陽市淳口鎮鶴源居委會西山組有一個大型養豬場,修建在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域內,肆意排汙,導致當地的地下水和空氣都受到了汙染。文章還稱,為保護養豬場,當地政府還拆除了“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標牌。

居民拍攝豬場直排排汙水的照片

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緣何能建大型養豬場?這家大型養豬場是否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汙染?發展企業和保護百姓的生存環境,到底孰輕孰重?為了解真相,法治週末記者近日趕赴瀏陽市進行調查。

建大型豬場成“政治任務”

瀏陽市地處湘贛邊界,是湖南省的一個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因縣城位於瀏水之北而得名。

老家在瀏陽市的朱煥道,自從一家大型養豬場在家門口建起來後,他就很少回老家。“不是不想在家裡做事,而是養豬場整天臭氣熏天!”

朱煥道所說的大型養豬場,正是網上文章所指稱的養豬場,位於朱煥道的老家淳口鎮鶴源社區。

法治週末記者從瀏陽市區驅車半小時,即到達了瀏陽市淳口鎮。在距離鎮政府直線距離約1.5公里的一個小山坡上,建有一排排低矮的建築物。帶路的村民告訴記者,這裡便是湖南紅頭養豬場。記者看到,養豬場下方的公路旁邊是一口池塘,但水質看起來很黑。記者越靠近養豬場,感覺臭味越濃。

豬場下方的池塘水看起來很黑

紅頭養豬場的法定代表人鄧小玉,也是當地村民。早年在當地從事建築行業,積累了一些資金。

鄧小玉對法治週末記者回憶說,自己從事生豬養殖行業,還得從和一位副市長的一次偶遇說起。

“我有一次回家在外面散步時,遇到了瀏陽市政府主管農業的一位副市長,這位副市長說湖南省要建一個年產10萬頭生豬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建議我來搞。”鄧小玉說,因為他也想為家鄉做點事情,所以就接受了這個“任務”。

“修建這個大型養豬場,曾是瀏陽市的一項‘政治任務’。”鄧小玉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建設指揮長由當時主管農業的副市長兼任,這位副市長多次帶隊來此調研,8個政府部門也曾為這個項目進行現場辦公,並作出了一個決議,同意這個項目可以一邊建一邊辦手續。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證實,自從修建紅頭養豬場成了當地的“政治任務”以後,瀏陽市政府部門“一路開綠燈”,允許“一邊建設一邊辦手續”。養豬場的大門口,還掛上了“瀏陽市公安局淳口派出所紅頭養豬場警務室”的牌子。

豬場門口掛著警務室的牌子,現已拆除

2016年12月22日,瀏陽市發展和改革局發佈的《關於上級農村能源建設項目資金安排的公示》顯示,湖南紅頭養豬場有限公司因為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還得到了政府5萬元的綜合利用補助。

“政府在種養平衡這塊,給了230萬元補助獎勵。”鄧小玉說。

2017年1月,經長沙市和瀏陽市相關部門審核,紅頭養豬場生態養殖示範園還入選為長沙市現代化農業產業示範園的項目之一。

環評公參環節被指造假

據記者瞭解,2011年11月,鄧小玉在鶴源社區進行紅頭嶺商品豬生產線建設,既未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也未申請配備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2014年5月29日,瀏陽市環保局曾向湖南金盆種豬擴繁場(當時湖南紅頭養豬場尚未註冊),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其作出罰款7萬元的行政處罰。

瀏陽市環保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但法治週末記者發現,這7萬元的罰款多年來一直停留在紙上。

“環保局以前的確下達過一個7萬元的行政處罰。我是後來才調到環保局的,這7萬元罰款是否繳納了,我不清楚。”瀏陽市環保局監察大隊大隊長黃珣對記者說。

鄧小玉則向記者解釋稱,在接到環保局的罰單後,他立即找了瀏陽市政府的相關領導,並在一個星期內作了整改,後來就沒有處罰了。

據記者瞭解,2015年7月,紅頭養豬場取得長沙市環保局環評批覆文件,2016年9月,取得瀏陽市環保局項目驗收意見。但之後,湖南紅頭養豬場的環評過程卻飽受質疑。其中,環評中的公眾參與調查環節,一些被調查居民的簽名被指造假。

朱煥道向記者透露,為了解這個項目環評的詳細內容,他向長沙市環保局申請了政府信息公開,因此獲取了養豬場種養平衡建設項目的全套環評資料。通過翻閱這本資料,他發現在公眾參與調查環節被調查對象有偽造簽名的嫌疑。

“這些資料中,有我爸爸朱志漸的一個身份證複印件,但這個身份證除了名字、身份證號碼和我爸爸的相同以外,照片、住址、有效期都對不上,這個身份證明顯是偽造的。”朱煥道指著那張身份證複印件對記者說,“你看!我爸爸是從來不留鬍鬚的,而這張身份證照片的陌生人臉上有明顯的鬍鬚。”

村民朱志漸的身份證疑似偽造

記者翻閱這份環評資料看到,除了朱志漸的身份證被疑造假外,村民朱永桂的名字被寫成了“朱運貴”,鄧序宇的名字寫成了“鄧細雨”,朱際衛身份證號碼後4位數本為“2254”,卻被改成了“2257”。

據朱煥道統計,環評資料的“公眾參與調查統計表”中,共對24位當地村民進行了調查,其中房屋距離豬場500米以內的共有9人,有8人已經明確表示,他們從沒參與過公眾調查和簽名。而在環評資料中,這些人對本項目的意見都是“支持”。

村民作證,沒有參與過環評公參調查

針對以上環評過程涉嫌造假的行為,今年3月27日,朱煥道向長沙市環保局提出書面申請,要求撤銷湖南紅頭養豬場種養平衡建設項目的環評批覆。

5月21日,長沙市環保局給朱煥道回覆稱:“公眾參與的形式和程序基本符合《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規定的程序和要求,我局作出的湖南紅頭養豬場種養平衡項目環評批覆的行政行為符合法律程序,適用法律正確。對撤銷環評批覆訴求不予支持!”

長沙市環保局對“環評造假”的回覆

目前,湖南省環保廳應朱煥道的申請,正在對長沙市環保局的這一回復進行行政複議。

鎮政府自掛自拆“保護”牌

那麼,湖南紅頭養豬場是否真的建在了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域內?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幾年前,淳口鎮政府曾經在淳口中學大門口的道路旁,懸掛了一塊“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全長5公里”的牌子,但這塊牌子今年6月被鎮政府拆除了。

有村民舉報認為,鎮政府拆除“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牌子的行為,就是對養豬場的一種保護和包庇。因為距離這塊牌子一公里處,便是養豬場。

掛上的牌子緣何會被拆除?瀏陽市環保局水環境管理科科長孫力解釋說,紅頭養豬距離當地的一級飲用水源地——南康水庫有一千多米,距離淳口河的直線距離有600多米。養豬場距離南康水庫較遠,不會對水庫水源造成汙染。

“鎮政府掛‘水源保護’牌子的區域,並不屬於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域,環保局後來建議鎮政府將牌子拆除了。”對於鎮政府的“拆牌”行為,孫力作了這樣的說明。

淳口鎮政府鎮長周建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當初鎮政府沒有聽取環保局的意見,就掛上了水源保護區牌子的做法確實不妥,所以後來鎮政府就拆除了這塊牌子。

曾掛在淳口鎮的“水源保護區”牌子

如何進一步控制養豬場的汙染?孫力認為,可採取控制生豬養殖數量的辦法。但記者發現,如何掌握養豬場的實際養殖數卻是一道難題。

按環評批覆,紅頭養豬場的存欄數最多為3000頭,年出欄9000頭,但其以前的存欄數早已突破了這一數據。之前,養豬場到底養了多少頭生豬?各方提供的數據不一。

鄧小玉稱,養豬場存欄數最多時有6500多頭,一年出欄量有近兩萬頭。而2017年1月19日,瀏陽市農業局在網上公開的一組數據顯示,湖南紅頭養豬場年出欄仔豬5.5萬頭,出欄商品豬5.15萬頭,2016年獲利2400萬元。

瀏陽市農業局發佈豬場的存欄量信息

“以前環保局和鎮政府確實不知道我們企業養了多少頭豬,只有我們企業自己知道。”紅頭養豬場總經理尋金花對記者說。去年10月,村民反映強烈之後,環保局已嚴格限定養豬場按照環評要求數量來養殖生豬。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養豬場建成後,附近居民便開始不斷對養豬場汙染環境的情況進行舉報。瀏陽市環保局、瀏陽市政府、長沙市環保局、湖南省環保廳都曾接到過鶴源社區部分居民的集體簽名舉報,養豬場與附近村民之間矛盾重重。今年6月,養豬場附近的村民還與養豬場發生了一次衝突。

周建國透露,為調解好村民和養豬場之間的矛盾,鎮政府組織了很多次協調會,但很難達成協議。

關閉養豬場得地方政府出面

紅頭養豬場是否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汙染?瀏陽市環保局和一些附近居民的意見不一。

6月12日,瀏陽市環保局在給朱煥道等居民的信訪回覆中稱:“我局於2018年5月4日對養殖場辦公樓右下方的魚塘水進行了採樣檢測,檢測數據符合相關標準。”瀏陽市環保局還稱,在今年4月多次進行的執法檢查中,未發現養殖場有直排和偷排現象。

對於瀏陽市環保局的回覆,附近居民並不認同。

本報記者村民家中釆訪

“養殖場將引進國外的先進科技技術,環保型無害的生態養豬,養殖中如有影響當地環境衛生和人體身心的健康,保證關閉並承擔應負責任……”這是鄧小玉建養豬場前給當地居民寫下的4條書面承諾之一。

“以前鄧小玉說,他的養豬場建好後,採取高科技手段,完全沒有氣味,不會汙染環境,可以端著飯碗在豬舍裡吃飯!”79歲的村民朱啟文拿出一份承諾書對記者說,實際上,養豬場當初的承諾根本就沒有兌現,現在有時在家裡都感覺臭不可聞。

遭遇養豬場臭味困擾的並不僅僅是附近的村民,記者在實地走訪中發現,距離養豬場約一公里處,便是淳口鎮中學和船頭小學,這兩所學校的上千名師生也被養豬場的臭氣排放弄得苦不堪言。

淳口鎮中學和船頭小學距離豬場只有一千多米

“每到晚上7點左右時,養豬場飄過來的臭味讓人難以忍受,學生上晚自習都要關閉窗戶”淳口鎮中學職工吳冰(化名)無奈地對記者說,他曾到鎮政府反映過養豬場排放臭氣的問題,但鎮幹部告訴他,鎮政府那裡有時也能聞到臭味。

除了臭氣的汙染,村民們擔心的還有養豬場對地下水的汙染。

村民朱建新稱,自養豬場建成後,村民多次發現養豬場有廢水直排的行為,以致當地地下水受到了汙染。“我家的井水現在都不敢喝了,用來洗澡都會感覺身體奇癢無比,水井基本上廢棄了。”

村民曾經拍攝到淳口河的水面已受汙染

2015年6月底,瀏陽市疾控中心對鶴源社區的一處井水進行了檢測,其《檢測檢驗報告》結果顯示,送檢井水“總大腸菌類、耐熱大腸菌群”不符合生活飲用水相關標準。

“有水汙染,也有空氣汙染,都很嚴重!”湖南首位專職環保志願者章志標在實地走訪當地後,也對養豬場的汙染情況深表擔憂。“下游便是淳口河,如果淳口河汙染了,下面的撈刀河、湘江都會受到影響。”章志標認為,這樣的大型養豬場建的位置不合適,應該關停。

但湖南省環保廳工作人員在接待村民信訪時表示,環保部門沒有權力去關停一家企業,關閉這家養豬場還得由地方政府出面。

村民拍攝豬場附近荷塘水質的視頻

不過,村民們接連不斷的舉報,已引起了湖南省相關部門的重視。

8月4日,湖南省第二批環保督查公告發布,第一項交辦的任務,便是紅頭養豬場廢水直排、汙染地下水、臭氣熏天導致大氣汙染,給當地居民造成危害等問題,已交由瀏陽市調查處理。目前,瀏陽市食藥監局、水務局、林業局、衛計局已在作相關調查處理。《法治週末》也將進一步關注調查處理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