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中國老百姓幾代人的歷史記憶,老鄉,你家還存有糧票?


新中國50年代,國家的糧食供需矛盾非常大,於是中央人民政府出臺了統購統銷政策,並於1955年推行全國糧票,糧票又稱購糧憑證。38年來,新中國所發行的各類糧票共5000多種上萬個版本。1993年,國家市場經濟改革,糧油價格放開,糧票停止發行。從此,糧票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一種歷史記憶。

糧票是計劃經濟的標識象徵,糧票代表了中國“票證時代”的歷史記憶。糧票是當年中國人購物的一份特殊通行證,在老百姓衣食住行中發揮重要作用。

全國通用糧票,首套在1955年發行,俗稱“滿天飛”,由國家糧食部印製,範圍廣,使用方式多樣。

地方糧票,俗稱“團團轉”,由各省自治區及市地發行。這是黑龍江地方糧票。

地方糧票票面額各地不一,一般有1市兩、2市兩、5市兩、1市斤、2市斤、5市斤、10市斤等幾種。

地方糧票可以避免不法之徒跨區域倒買倒賣哄抬物價,出現在六,七十年代。

軍用糧票是特種供應票的一種,當年面額最大的當數1967年發行的萬斤軍用糧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