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賺產品差價,還有賺法就是買會員!

除了賺產品差價,還有賺法就是買會員!

​很多時候我們學習了很多銷售的方法,我們銷售雖然能夠賺到錢,但是始終沒法把自己賺錢的金額給放大,那麼它就不是方法的問題了。

其實是我們賺錢方向的問題,那麼我們一直都只停留在如何靠我們的產品去賺差價,其實在產品賺差價之外呢,還有一個就是買會員,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買會員的案例。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在美國有一個超市,叫做好事多,這個超市就是靠會員賺錢的,當所有的超市都是要靠差價賺錢的時候,靠產品的入場費賺錢的時候,而它改變了它的經營模式,獲得了一片新的天地,那它是怎麼操作的?

其實非常簡單,我們一般超市的毛利是多少呢?

一般超市的毛利有15%到25%,但是,這個好事多,它把毛利只控制到7%,它把更多的利潤,更多的優惠政策全部都讓利給消費者,也就是說7%的毛利它只是支撐整個運營的成本,那它到底靠什麼賺錢?

它就是靠我們剛剛講的買會員資格賺錢,他把這個利潤只控制到7%的毛利,那我超市憑什麼給你這麼低的價格?

很簡單,只要你花錢成為我這裡的會員就行了,那怎麼成為會員呢?

就是你一年辦一次卡,你只要花100美元成為我們會員,在我們這裡一年時間你就可以享受到非常超級的價格,那很多家庭一算,包括我在這裡買電器、買日用品、各種東西算起來只花一百美元就可以獲得這麼大的折扣。

那平時我省下的錢都不止這個對不對,所以說很多人就拼命的在這裡辦會員,那麼它辦的會員就相當於淨利潤。

是不是這樣?

它在全球有將近600個賣場,你知道它有多少會員嗎?它有6000多萬會員,這麼大的一個會員基數,它是怎麼賺錢呢?

首先,它的會員費就是淨利潤;

然後,鋪貨的入場費可以賺得更多;

第三,它和供應商有一個結賬的週期,它手上會有大把的現金流,那麼他把超市在這個夾縫中做得非常非常大,這個就是轉變思維之後從賣產品變為賣會員。

靠會員就賺到了很多的錢。當它擁有了這些大量的會員基數之後,就相當於搭起了。

一個消費者的平臺,今後只要依靠這些消費者的大數據,它想導入什麼產品就導入什麼產品,這就是通過賣會員做平臺的威力。

分析:案例成功的背後因素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是美國的一家超市,這裡面有國與國的文化差異,有消費理念的差異,同時,和你的行業也有一定的區別,行業的區別,導致了消費習慣的差異,多年來,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認識,那就是,逛超市買東西都不會只買一樣,不消費或者是就買一樣,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

也就是說,你去超市消費之前,就已經有“多消費幾樣東西”的慾望了,這和去其他地方買東西的心理感覺是不一樣的。

其次,除了情緒消費,興趣消費之外,超市裡大多還有很多剛需產品,而你的生意未必是這樣。再者,它在全國有600多家店,而你的生意也未必達到這種要求。這就是你學習案例必須要弄明白的前提條件。

第二,它之所以成功的關鍵,在於,在上面的前提條件之下,提供了一個幾乎無法抗拒的“實惠”,同時設置了一個相對較低的門檻費。

第三,這個案例給你最大的思維啟發,應該是讓你看到了“聚集人氣”的巨大價值,為什麼他能賺這麼多錢?

儘管他只收取極低的門檻費,但他有6000多萬會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了人氣才會有財氣。大家千萬不要看辦會員能賺多少錢,如果你的眼光盯在這裡,那你就學不到精髓。

其實辦會員賺錢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更有價值的是,當他把你辦成會員以後,不僅賺到了你的會員費,哪怕就算是會員費上不賺你的錢,但是,更大的價值在於,他鎖定了你未來消費的可能性。

這裡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在注意力極度渙散的時代,留下成交的可能性比成交本身更重要。”這是戰略家思考的角度。

如今的競爭,拼的就是,誰的速度更快?拼的就是,誰能活的更久?千萬要記住,速度快,不是指你賺錢的速度,而是指你“抓用戶”的速度,只有你抓用戶的速度快,你才能聚集大量的用戶,只有你擁有了大量的用戶,你才能活的更久。更多營銷諮詢關注實體店研習社公眾號,回覆案例領取《實體店營銷案例大合集》電子書一本總共有100個營銷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