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如何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

【導讀】餐飲業的競爭可謂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熱化階段,根據美團點評《2018中國餐飲報告》,在餐飲蓬勃發展的2017年,仍有不少餐廳由於各種原因關門大吉。2017年全國餐廳關店數是開店數的91.6%。也就是說每新開100家餐廳,就有約92家餐廳以關門告終。

餐飲|如何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

餐飲業終究還是服務業,就顧客而言,就餐需求已經不單是菜餚本身,客觀上說,現代餐飲由於品牌連鎖化發展,供應鏈依賴度高,菜品也日趨漸同,顧客開始更多地關注整個就餐全過程的體驗,因此打造超預期的顧客的體驗就顯得尤為重要。

管理好顧客的預期

餐飲|如何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

要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首先要搞明白顧客的心理預期是什麼。

因為消費場景不同,顧客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心理預期。高檔餐飲宴請,顧客在乎的是身份、面子、尊崇,顧客對於菜餚、服務方面的心理預期值就高,對於服務的要求就高,會以更嚴苛的要標準、更挑剔的眼光來評判。

路邊夫妻老婆餐飲店就餐,便利、實惠、自在是顧客選擇的主要原因,相對來說顧客的評判標準就會低很多;機場、高鐵、電影院的餐飲門店,顧客對於時間要求高,外帶打包需求大,相對來說對價格不敏感。

商家對於顧客的心理,必須要有充分的認知,瞭解顧客的關注點,根據顧客的心理需求,及時調整應對舉措,管控好顧客心理預期。

創造服務差異化

餐飲|如何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

要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就要從服務的差異化著手,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品牌化服務。品牌大師凱文•凱勒認為,品牌化就是創造差異。差異化的品牌服務是形成顧客超預期體驗的關鍵。那麼,餐廳該如何去創造差異化呢?

一、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從顧客角度去考慮

服務行業,顧客為上。餐廳經營需要角色互換,將心比心地站在顧客角度去考慮,從顧客體驗的各個環節去設計,制定標準服務流程和規範。

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很多國際化的餐飲企業對於服務有其嚴格的標準,他們會請第三方公司作為神秘顧客進行暗訪,檢核門店在實際中標準執行和落實的情況。而當下,隨著信息技術的日臻完善,每一名顧客的消費體驗,都可以被系統記錄和追蹤。

顧客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反饋意見和建議,因此,關注顧客的反饋,並從中分析找出其中的機會點,然後反向修正和完善服務流程和標準的不足。

服務標準的執行和落實也很重要。餐飲業從業者一般年齡不大,學歷不高,社會經驗不算豐富,員工自我學習和傳幫帶就格外重要。服務做得好的餐飲企業,有個共性就是內部培訓做得一定不差。餐廳利用崗前、餐休、班前會的機會,提升員工服務知識和技能很關鍵。

好的企業文化感化人,好的企業制度塑造人,依靠健全的培訓體系,通過知識講解、案例分析、實戰演練,角色互換,模擬餐廳可能發生的各種場景,找出典型問題,加以深度剖析,能讓員工深刻體會作為顧客的心理感受,分析出餐廳服務人員各種舉動可能會帶來的優劣利弊,做到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後面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類似問題就能夠靈活應用,應對自如,這樣的品牌服務才算卓有成效。

餐飲|如何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

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比對手多做一點

餐廳經營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要了解競爭對手做了什麼。現在很多餐廳都有免費的茶水,果盤之類提供給顧客,以此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夏日炎炎,顧客進店未消費,能否先送上一杯冰鎮酸梅湯,讓顧客先消暑清涼一下?

現在很多餐廳在節假日週末排隊嚴重,顧客排隊等位可能等上很久,有的餐廳投影播放電影、遊戲棋以此打磨碎片化的等待時間,留住顧客。更有餐廳拿出誠意,直接根據顧客等候時間長短給予不同力度的贈菜或打折優惠,還有餐廳鼓勵顧客等位時玩微信遊“跳一跳”,達到不同分值就能夠有對應坎級產品的贈送。

餐廳能做的還能有什麼?關對於外地來的顧客,除了噓寒問暖,熱情告知周邊旅遊景點、行車路線。開發注微信公眾號延伸功能,顧客回覆相關關鍵詞,均有不同的生活服務指引;冬春季霧霾,空氣質量差,向有所需求的顧客提供防霾口罩;開發營養搭配的兒童菜餚,提供兒童餐具、兒童遊戲區、嬰兒床、薄毛毯甚至尿布……這樣就從餐飲服務跨界延伸到了以顧客為中心的生活服務,比其他餐廳更多了幾分人情味的關懷。

通過貼心的舉動,捕獲顧客的芳心,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別家品牌多做一點,為顧客多考慮一點,這樣服務就有了差異。

餐飲|如何打造超預期的顧客體驗

  三、量體裁衣,用心打造——滿足客戶個性需求

每一位顧客,都是一個獨立的,需要被尊重的個體。關注顧客,尤其要關注顧客未被滿足的個性化需求。商家通過洞察顧客的言行舉動,找到可以提供服務的機會點,提供個性化的、專屬的服務,最終形成超越每個月顧客的預期。

有顧客在平臺點了外賣,在備註欄寫著,心情不好,不開心。餐廳預定處接待員收到訂單,在餐點單上畫了個可愛的卡通IP,寫了句鼓勵的話語。顧客收到外賣,特別驚喜,不開心的情緒煙消雲散,很快就傳遍了社交圈。預訂接待一個用心的舉動,不但給顧客帶來了超預期的意外驚喜,也成為了成為口碑傳播的話題。

餐廳巡臺的經理,在顧客對話中聽到其中某位顧客今天生日,不一會兒,餐廳經理捧著點著蠟燭的生日蛋糕站到顧客面前,帶領餐廳服務人員祝福顧客生日快樂。顧客瞬間就被感動到哭。把服務做到這樣的極致,顧客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歡這樣的品牌?

對餐飲企業而言,每一個餐廳員工都是企業形象的代表,激發每一位員工的激情,發自內心地從顧客角度出發,通過餐前、餐中、餐後的各個接觸點,創建與顧客之間的友好關係,滿足顧客未被滿足的需求,品牌與顧客之間的情感鏈接也就建立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