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五虎將最終結果怎樣?

蝶戀花緋


如同歷史上的眾多軍閥一樣,民國的軍閥們麾下的大將也會被人組成各種“組合”,例如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十八羅漢等等。東北王張作霖的麾下也不例外,著名的“五虎將”就是其中之一。



通常來說,東北王張作霖麾下的五虎將分別為:李景林、韓麟春、張宗昌、郭松齡和姜登選。那麼,張作霖麾下的五虎將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呢?

李景林

作為軍閥,李景林遠遠算不上最厲害的,但是在軍閥中,李景林絕對是武功最高,國術成就最大的。被稱為“武當劍仙”的李景林,不知道算不算入錯行的武林高手。




李景林,1885年生於河北棗強,1907年畢業於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前身。歷任巡防營連長、師參謀長等職,1917年加入奉系後,更是步步高昇,先後擔任了團長、混成旅旅長、第一師師長、第一軍軍長等職。

1925年,時任第三軍代軍長的郭松齡倒戈反奉,李景林也參與了反奉密謀,脫離了張作霖的奉系。1926年,李景林被馮玉祥擊敗,最終,由於李景林再次策劃反對張作霖,被張作良察覺後,逼迫下野。

下野後的李景林專心教授武藝,推廣發展國術,並創建了山東國術館。最令人值得稱讚的是:李景林一改武術界秘傳單授、從不外傳的習俗,將武當劍術公佈於眾,並公開了他所創編的武當對劍。

而李景林最終的結局是突患急病去世。1931年12月3日,一貫身體強壯的李景林突然得了痢疾,因醫治無效,在濟南家中去世,年僅47歲。

郭松齡

郭松齡是張作霖的五虎將中,軍事才華最高,成就最大,但也是下場最慘的一個。1925年,由於郭松齡起兵反奉,失敗後被張作霖處決,並曝屍3日。



郭松齡,1883年生於遼寧瀋陽,曾在奉天陸軍小學堂、中國陸軍大學學習。追隨孫中山護法運動失敗後回到東三省,擔任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戰術教官,並結識了張學良。郭松齡善於練兵,為人嚴謹,所率領的部隊軍容嚴謹,戰鬥力強大,名冠各軍。

在張學良的信任和推薦下,郭松齡在奉軍步步高昇,先後擔任了旅長、師長、軍長等職。張學良對郭松齡極為信任,稱其為良師益友,對於郭松齡,張學良甚至算得上言聽計從。



1925年,一方面是對張作霖賞罰不均的不滿,一方面對於張作霖堅持內戰行為的反對,再加上張學良對郭松齡的過度縱容,郭松齡起兵反奉。

雖然剛開始勢如破竹,但是由於郭松齡盟友馮玉祥再次倒戈,突然進攻另一個盟友李景林,切斷了郭松齡的後路,再加上日本人的干涉,最終,孤立無援的郭松齡一敗塗地。郭松齡本人也被俘虜,最終被張作霖槍殺,並曝屍3日。


韓麟春

韓麟春,1885年生於奉天遼陽。韓麟春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是張作霖麾下士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韓麟春在北洋軍閥政府任職期間,曾發明“韓麟春式”步槍,並擔任陸軍次長。

1922年,韓麟春加入奉軍,並受到了張作霖的重用,成為了東三省兵工廠的總辦。正是在韓麟春的領導之下,東三省兵工廠迅速發展,實現了規模化和正規化。東三省的兵工廠也因此成為了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生產能力最高的兵工廠。




在奉軍中,韓麟春先後擔任了第一軍副軍長、第二軍軍長、第四方面軍軍團長等職。韓麟春是張作霖最信任的人之一。1927年,年僅42歲的韓麟春突然中風,1931年病逝。

姜登選

在張作霖的五虎將中,姜登選是對張作霖最忠誠的一個,但也是死得最冤的一個。

姜登選和韓麟春一樣,都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兩個人連投靠奉系的時間都一樣,均為1922年。加入奉軍後,姜登選歷任陸軍整頓處副監、鎮威軍第一軍軍長、安徽省軍務督辦等職。





姜登選為人誠實、治軍嚴謹、為官清廉,也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極受部下擁戴。不過,姜登選一貫與郭松齡不和,1925年,郭松齡起兵反奉時,姜登選專門前往郭松齡處,試圖勸說郭松齡,最終被郭松齡槍擊後裝進棺材內。最慘的是,被槍擊後的姜登選其實並未死亡。反而被裝進棺材後活活悶死。


張宗昌

不同於五虎將中科班出身的前四人,土匪出身的張宗昌是名副其實的亂世梟雄。張宗昌有很多外號,如“狗肉將軍”、“混世魔王”、“三不知將軍”、“五毒大將軍”等等。這麼多的外號,隨便拿出來一個,聽起來都不是什麼褒義詞,事實也的確如此。

張宗昌可以稱得上北洋眾多軍閥中名聲最差的一個。他麾下的部隊也以軍紀差、土匪作風著稱。1921年,兵敗後的張宗昌投靠張作霖,並在奉軍中再次崛起,先後擔任了軍長、蘇皖魯剿匪司令等職。1925年,張宗昌成為山東軍務督辦,後又兼任山東省省長,成為了山東的統治者。



除了麾下的土匪作風的隊伍和橫徵暴斂,張宗昌最著名的,莫過於他在統治山東期間所寫的各種打油詩了。1928年,國民黨二次北伐,張宗昌被趕出了山東。1932年,妄圖在山東東山再起的張宗昌,受到了新一任“山東王”韓復榘的忌憚,最終,在濟南火車站張宗昌被鄭繼成刺殺。


鳶飛九天2018


張作霖麾下五虎將是:郭松齡、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李景林。

這五虎將品行和性情都大不相同:郭松齡機敏多智,城府極深;韓麟春素有謀略,不拘小節;姜登選豪爽輕財,和藹可親,能與士卒共甘苦,重義而輕利;張宗昌粗魯放縱,不守規矩;李景林多才多藝,喜歡說大話。郭松齡與姜登選一向不睦,而姜登選與韓麟春關係比較親密,而李景林與張宗昌各懷心機。

這五虎將都為奉軍立下汗馬功勞,也都曾經頗受張作霖的重用。但兵者,兇器也。他們沒有一個長壽者,都是非正常死亡。

一、郭松齡

結局:舉兵叛亂,兵敗被殺


五虎將中,郭松齡最有才華,軍事謀略是最高的。他祖籍山西太原,遠祖乃是唐朝名將郭子儀。

清末民初,中原戰亂,郭松齡的祖輩背井離鄉“闖關東”,到了遼寧奉天定居。

郭松齡比較有特點,他很儉樸,總是穿著布軍服,一般只有俄軍和奉軍士兵才穿布軍服,他又身材高大,像俄軍一樣,就被稱為“郭鬼子”。他受過北京陸軍大學的系統教育,曾加入同盟會,在廣州和天津兩次謁見過孫中山,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響。韓淑秀畢業於奉天女子師範學堂,任附小教員,

郭松齡曾任東三省陸軍講武堂戰術教官,認識了少帥張學良,出眾的軍事才華令張學良大為讚佩,兩人就成為好朋友。在張學良的舉薦下,郭松齡進入奉軍,成為張作霖旗下大將。在與吳佩孚的大戰中,屢戰屢勝,立下奇功。

1925年,因發現張作霖向日本人購買武器,準備與國民革命軍作戰。郭松齡大怒,不滿張作霖打內戰,起兵發動了叛亂,反戈一擊,打得張作霖奉軍主力全線潰敗。

郭松齡率七萬大軍攻佔山海關,奪取綏中、興城,衝破連山防線,佔領錦州。奉軍全部退卻到遼河東岸據守。

張作霖在日本關東軍的協助下,反敗為勝。

郭軍在攻打新民縣巨流河時,遭到日本關東軍襲擊,後方被從黑龍江來支援的奉系吳俊升切斷,白旗堡的彈藥庫被燒,日本飛機對郭軍陣地進行轟炸。郭軍不敵,一敗塗地。郭松齡與夫人化妝逃跑,在冰天雪地中赤腳跋涉。12月24日在新民縣一個農家的菜窯裡被奉軍逮捕。25日,被押至遼中縣老達房後,被槍決,夫婦二人同時遇難,“在小河沿暴屍三日”。

郭松齡時年41歲。

二、韓麟春:

結局:突患中風,暴病身亡



韓麟春是奉天遼陽人,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回國後先後在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的陸軍部任職。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韓麟春投身奉軍,被張作霖重用,成為東三省兵工廠總辦。

韓麟春在軍械製造上極有天賦,貢獻巨大。他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發明了著名的“韓麟春式步槍”,又叫遼13年式步槍,結合捷克毛瑟98/22式步槍和日式三八步槍的優點,但其性能比二者更加優越。真是個牛人。

在韓麟春精心打造下,東三省兵工廠成了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每年可以生產6萬多支各式步槍、1000多挺輕重機槍,150門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20餘萬發炮彈,1.8億發槍彈,以及大量的炸藥、航空炸彈等軍用物資。

1927年冬天,韓麟春突然中風。1931年病逝,時年46歲。

三、姜登選

結局:勸降叛軍,慘遭殺害



姜登選是直隸省南宮縣人,與韓麟春一樣,也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

1922年,姜登選加入奉軍,任奉軍總參議。

在郭松齡五虎將中,郭松齡與姜登選兩人關係一直不和。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郭松齡以姜登選所部陳琛旅不聽調遣為由,欲將陳琛正法。姜登選在少帥張學良面前痛哭失聲,為愛將苦苦求情,才使得陳琛逃過一劫。由此一來,郭松齡和姜登選兩人的矛盾更加深了。

1925年,郭松齡反叛奉系,姜登選前去勸說,希望郭松齡停止反戈行為。郭松齡卻極力勸說姜登選跟他一起反奉。兩人談崩,姜登選大罵郭松齡,郭大怒,將其處決。

姜登選時年45歲。

據說,姜登選被槍擊後,並未死去。他被裝進薄木棺材後,無法逃脫,結果被悶死於棺材中。後來,韓麟春為其遷墳時,發現棺內木板遍佈爪痕。

四、張宗昌

結局:冤冤相報,死於仇殺



“三不知將軍”張宗昌,是山東省掖縣人,他年輕時佔山為王,當土匪。後來投身部隊,先後在陳其美、馮國璋、曹錕等部隊呆過。後出走關外,投奔張作霖部隊。

張宗昌作戰兇悍,但比較好色,經常嫖妓。大家對他很不滿意,建議張作霖將他踢開。

但張作霖卻認為,軍人只要能打仗就行了。要求太多,非治軍之道。於是繼續重用張宗昌。張宗昌成為了張作霖部隊中一名敢打惡仗的猛將。

張宗昌三不知:不知部下兵有多少,不知家中錢有多少,不知娶了姨太太有多少。

1927年,張宗昌抓獲了馮玉祥的愛將、西北軍第八方面軍軍長鄭金聲,不顧眾人勸阻,將他槍殺,埋下了深仇。

1932年9月3日,鄭金聲養子鄭繼成在濟南火車站將張宗昌刺殺。

張宗昌時年51歲。 張宗昌是五虎將中活得最久的。

五、李景林

結局:突患痢疾,中年病逝



李景林是直隸棗強人,自幼隨父習武,1888年被父親送入奉天的"育字軍"陸軍青年學校就讀,期間被管帶宋唯一收為弟子,秘授武當劍術。

1907年,李景林畢業於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

1917年,李景林加入奉系。由於他是習武出身,精通武術,他在治軍時強化貫徹“武術在實戰中學,在實戰中用”的原則,編設一個武術隊,專門訓練武術,提高士兵的近身格鬥和搏殺本領,大大提升了士兵的戰鬥力。

1925年郭松齡反奉,李景林與郭松齡、馮玉祥結成反張密盟,宣佈脫離奉系。後李景林與馮玉祥發生矛盾,被馮玉祥打敗,喪失大部分軍力,又被張作霖解除所有職務,被迫下野,退出了政壇。

由於李景林武功高強,他後來還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倡議國術。

1931年,李景林突患痢疾去世,時年46歲。


饞嘴肥貓1


1.李景林,1925年兵敗,引咎辭職1931年病逝於濟南,享年47歲。2.韓麟春,1931年病逝,享年46歲。3.張宗昌,1932年9月3日被鄭繼成槍殺於濟南車站。4.郭松齡,1925年兵病失敗外逃被殺,享年42步。5.姜登選,1925年被郭松齡槍殺,享年4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