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一個人要成長,可以通過不斷的試錯去獲得經驗,這種得來的知識記得牢,掌握得透徹。但也有缺陷,獲取時間長,代價也大。

所以就有人提出,學習使人進步。

一個人要進步,自己摸索固然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學習別人的經驗,這樣既少走彎路,也能快速的成長。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老驢之所以是老驢,就是因為他懂的多。當你也瞭解這些知識的時候,就具備成為資深戶外人的條件了。

1、徒步時不要握緊拳頭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這個小動作會不由自主地使渾身肌肉都處於半緊張狀態,會讓我們更容易疲勞,消耗掉體力。雙手應當自然曲握,即便拿著登山杖,也不應用力過猛。

2、鬧市區乞討的驢友,都是騙子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有個很熟悉的場景,三四輛山地車,前面站在幾個舉牌的驢友,他們的裝備看上去光鮮亮麗,幾乎沒有損耗的痕跡。牌子上會寫他們遇到了困難,需要大家的幫助。

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人不過是披著驢友外套的騙子,真的驢友不會這麼做。千萬不要上當哦。

3、大部分生火技能用不上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有很多書籍或帖子都會講如何在野外生火,比如鑽木取火,放大鏡取火等等,這些技能無一例外用不上,因為操作複雜,條件苛刻,很難實現,還不如多帶一個打火機省事。

4、胖子比瘦子更容易高反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人體基礎耗氧量與體重是成正比的,體重越大越需要氧氣。當來到高原上,空氣含氧量下降,體重大的人無法獲得足夠氧氣,更容易產生高原反應。

而且顯而易見的是,登頂8000米以上山峰的人中,沒有一個胖子。

所以,想要爬雪山第一件事是瘦下來哦。

5、絕大多數受傷事件發生在下山時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漫長且費力地徒步上山之後,你迎來了下山。此時,你的體力已被大量消耗,精神最為懈怠,但傷害卻最容易在這個階段發生。比如膝蓋和腳趾的損傷,比如不小心的踩空、滑墜事件。

所以下山更要注意保護自己。

6、戶外最佳衣物攜帶準則

戶外攜帶衣服的最佳的狀態是:所有的衣服可以穿成一整套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當我們去高寒地帶徒步時,有人會攜帶兩件衝鋒衣或者羽絨服,通常多帶的一件衣服多餘的,被用到的概率微乎其微,還不如換成穿在裡面的軟殼衣。

7、徒步最重要的裝備是鞋子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再遠的路,都是腳走出來的,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比什麼裝備都來的好。

8、減少不必要的攜帶裝備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當人體體重每增加一公斤的時候,你走路時膝蓋就需要多承受三公斤的重力,你跑步時膝蓋就需要多承受十公斤的重力。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攜帶裝備,將負重減到最適合的重量,能讓你走的更遠。負重前行時,切忌奔跑。

9、只有20%的戶外人能堅持玩下去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這是經典的二八定律,80%的人放棄,20%的人堅持,而戶外圈也不例外。當你看到之前在玩的人,忽然沒有聲音了,不用訝異,因為他就是這80%的一份子。

10、大部分致死致殘事故,都是獨行導致的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2017年《戶外死亡報告》中指出,79%的迷路、受傷事故都是因為驢友自行出發或脫離了大隊伍。

戶外切忌獨行。

11、水比食物重要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大多數人外出會攜帶較多的食物,但是你或許不知道,在戶外,如果你遇到危險,水遠遠比食物重要, 沒有食物,人可以活十多天,沒有水,人只能活三天!

所以在戶外的時候,儘量給自己準備足夠多的水,食物少一點都沒有關係。

12、長距離徒步,多穿一雙襪子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有些人會在鞋底墊姨媽巾,其實長距離走下來,會磨損很厲害,需要經常更換,浪費嚴重。如果你多穿一雙襪子,腳底會舒服很多。

13、任何防曬霜,都沒有多戴一頂帽子管用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夏季來臨,太陽變得很毒。很多人臨行前會塗防曬霜,但是隔絕陽光最有效的手段是物理隔絕。比如戴一頂漁夫帽,穿一層皮膚衣,再配合防曬霜,效果提升兩倍以上。

14、只有24%的戶外人知道行裝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點擊圖片進入行裝商城▲

行裝是戶外人的標配,許多資深玩家早已放棄天貓、淘寶,轉而在行裝上採購裝備。當你瞭解到行裝上有豐富的品牌、專業的裝備、合理的價格時,你也會愛不釋手的。

15、宿營睡前吃一片感冒藥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當你在野外宿營,尤其是寒冷的冬天或者高海拔地區宿營時,失眠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睡覺前一個小時,服用一片感冒藥,即可預防感冒,還能有助於睡眠,只有戶外大師才懂。

16、只有中國稱世界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1852年,英國殖民印度後,最先測量出了珠峰的高度為29002英尺(相當於8839.8米),並給它取名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而Everest是來自於英屬印度測量局局長(George Everest)的名字,此後世界各國均以此名稱呼珠峰,至今未改。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不過早在1719年,銅版“皇輿全覽圖”上“珠穆朗瑪峰”就已經由清朝政府完成命名,所以珠穆朗瑪峰理應為正確稱呼。

17、睡袋的巧妙帶法

很多人出行會帶比較貴的睡袋,實際上有一種方法叫睡袋組合,比如你要去一個地方宿營,當地夜間溫度為-10度,按理來說至少要帶一個舒適溫標為-10度的睡袋,甚至更低一點的,才不會冷。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但是越耐寒的睡袋價格越貴,而且用的次數相當少,很多戶外人可能一年難得去次這麼冷的地方。

所以可以考慮買一個舒適溫標為0度或-5度的睡袋,再帶一個春秋睡袋,這樣在熱的地方用春秋睡袋,冷的地方用耐寒睡袋,更冷的地方,兩者組合起來用。而且兩層睡袋疊加使用,還可保護裡面一層的睡袋不被水打溼。

18、迷路時往山上走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在山間行走,潛在的危險因素就是迷路。一旦迷路,人很容易陷入焦急的情緒,手忙腳亂,很多人會選擇匆忙下山,殊不知下山時人都視線受阻,根本看不遠,導致越走越偏,越走越危險。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但凡迷路時,只需記住一點:往上走,你走的越高,越能看清下方的路,越容易發現其他人或者救援隊。雨天時,順著流水往上走,切忌不要順遊而下。

19、不認識的植物、動物不吃不摸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在戶外獨行,總會遇見許多奇花異草或者沒有見過的動物,如果你好奇心上來了,非要摸一摸甚至嘗一嘗的話,那可能會有災難性的後果。我們不可能去有時間和精力去辨別每一種植物,最安全的做法就是,遠離他們。

20、瞭解當地情況

在自然面前,人類弱小。我們只能適應自然,不能改變自然。所以在出去之前最好了解當地的地形、地貌、氣象等相關的知識。

91%的人都不知道,徒步時不能握緊拳頭!

1、提前看好天氣預報,現在的天氣預報軟件能看15天以後的天氣情況。

2、瞭解當地的地形、地貌條件,做相應的準備,如在湖泊、高山地形不同,氣候變換各異。

3、風力、水文情況也需要考慮,準備方向風力表,瞭解水文情況大大提升安全係數。

4、看一下當地的新聞,看看是否有什麼大事會對出行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