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老齡事業規劃「網際網路+」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開發養老綜合服務APP,構建交互式智慧養老服務網絡和終端。2020年,基本實現全市70週歲以上無子女獨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家庭居家呼叫和應急救援服務全覆蓋。”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貴陽市“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明確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十二五”以來,貴陽市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老年人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都逐步健全完善,對特殊老年群體的救助能力也進一步提升,普遍開展老年優待和維權援助工作,老年人社會參與的空間也不斷拓展。

預計到2020年,全市戶籍6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將增加到70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8%左右;高齡老年人、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口也將顯著增加,老年撫養比也將進一步提高到30%左右。因此,全市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養老服務人員短缺、城鄉及區域老齡事業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仍然突出。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市將從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健全養老健康支持體系、加快發展老齡產業、營造老年宜居環境、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共計九個方面入手,全面推進老齡事業的發展。

其中,全市將實施“互聯網 ”養老工程。整合人口管理系統等信息資源,建立市、區(市、縣)和鄉(鎮、社區)互通互聯的養老服務信息管理網絡和管理系統。規範收集行業基礎數據,推進老年人健康檔案電子化,打造市養老信息服務雲,融入“築民生平臺”。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同時,開發養老綜合服務APP,突出意外救援、電子定位、呼叫服務、健康知識、信息服務等功能應用,構建交互式智慧養老服務網絡和終端。2020年,全面建成以區(市、縣)為單位的居家呼叫服務和應急救援服務信息網絡,基本實現全市70週歲以上無子女獨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家庭居家呼叫和應急救援服務全覆蓋。

到2020年,全市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養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鞏固,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更加充分,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平衡,老年人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在全省走前列做表率。

貴陽還將為老年人做這些事

1、新建小區配建服務設施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大力推進社區居家養老驛站建設。新建城區和居住小區按照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準,配備建設養老服務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積極引入專業組織和家政、物業等社會力量,興辦、運營或管理老年活動中心、助餐點、助浴點、護理站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項目。

到2020年底,城市社區標準化的日間照料中心建成率70%以上;農村社區標準化的日間照料中心建成率30%以上。

2、將建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促進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雙向互動。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

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醫務室、護理站、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醫醫院、臨終關懷機構。

支持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發展老年醫療和康復服務,到2020年,每個區(市、縣)至少建一所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加強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加強老年病醫院、老年康復醫院和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到2020年,三級綜合醫院要全部設置老年病科。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比例達到35%以上。

加強縣級以上醫院老年病綜合服務能力建設。縣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病門診和老年病病區,設置床位不低於20張。

各級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或老年人開通預約掛號、就診導引、“120”急救等服務綠色通道。

4、建1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積極發展森林康養養老服務業。重點抓好開陽椿悅康養中心和支持景陽森林康養中心等首批省級森林康復試點示範基地建設。

各區(市、縣)要按照《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規劃》和《貴州省森林康養基地規劃技術規程》規劃發展一批醫療、養老、美容及森林養生旅遊為一體的森林康養基地。

同時創新機制和模式,引入“城鄉三變”改革,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1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5、居住區公共無障礙設施改造

貴陽老齡事業規劃“互聯網+” 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推動和支持老舊居住小區和老年人家庭的無障礙改造,重點推進居住區緣石坡道、輪椅坡道、人行通道,以及建築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樓梯等設施和部位的無障礙改造。

優先安排貧困、高齡、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家庭設施改造。試點開展老舊宅電梯加裝,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參與社會生活。

爭取2018年底前,50%的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達到配建指標要求,2020年底前全部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