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諸葛亮,三國時期有名的軍事奇才,想必大家對他都不陌生,輔佐劉備打下江山。在整個三國演義中,可以說羅貫中比較偏愛諸葛亮這個人物,所以在整部著作中把孔明描述的有點過於超凡。我們看三國,基本諸葛亮一出場就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氣勢,無論從人格魅力到自身特長,都顯得極為突出。但終究,諸葛亮也是凡人,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勞心勞力,尤其是劉備病逝後。隨著他自身年紀也越來越大,七出祁山,長期北伐的過程中,身體不勉過於勞累,以至於最終病故於北伐路上。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諸葛亮在長期隨軍爭戰中,留下的病疾,也從這個角度來了解一下軍師孔明。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其實關於諸葛亮的死因,很多人都非常關心,之前也有很多版本的解析,但是,我們知道,一個人的離開,很多時候並不是突然的,而是積勞成疾,長期不注意身體,最終導致不治的。前面我們聊過,諸葛亮七出祁山。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們知道,諸葛亮在最後兩次北伐的時候,他的身體狀況已明顯大不如以前,可以說是每況愈下。當然,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對蜀漢很忠心,劉阿斗終究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雖手握重兵卻至死並無二心,這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我們來接著分析,在他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在五丈原和司馬懿對陣,大家都知道,司馬懿之謀不在孔明之下,他也一個極聰明的人,在當時,司馬懿其實隱約感覺到,孔明這一次的爭戰狀態和以前的風格有的不同。於是,便派人去他的大營中,打聽他生活上的事情,吃飯、睡覺和處理事務,只要關係到諸葛亮自身的,事無鉅細的都在打聽的範圍內。由於這種生活上的事情一般並不會特別在意,只要買通身邊服侍的人,就可以打聽到。所以司馬懿瞭解過這些情況後,就推斷諸葛亮可能命不久矣。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於是在兩軍對戰的時候,司馬懿採取的是保守策略,不急不忙,有意拖延時間,畢竟是在曹操的地盤上。但是,針對這一點,我們試想,諸葛亮是一個多聰明的人,他難道會看不出司馬懿的心思嗎?答案當然是no!有人會想了,他既然看出來他的心思,那為什麼在戰場上仍然採取進攻的策略呢?唯一的原因是,他深知自己的身體,以大不如前,經不起時間的耗,想速戰速決。但這邊,司馬懿心裡卻想,只要諸葛亮一死,整個蜀國就沒有人能抵擋自己所帶領的軍隊。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從諸葛亮的性格來看,他一向是穩中求勝,而這次急急忙忙的來打這一次仗,是不符合他運籌帷幄的風格的,從而看出,他自知自己以時日不多了,而且軍中的生活條件,也是十分艱苦的,他平日生活中吃不好,睡不好,在《前出師表》中如此說:"受命以來,夙夜憂嘆"。而且勞心食慾也越來越差,再加處理的事情又很多,可想而知,每天工作時間長不說,身體營養又跟不上。而且長期熬夜本身就會影響,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如果結合今天的醫學知識,就可以推斷出他由於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又因為勞累而患上病痛,經常吃不下食物,而導致腸胃方面出了問題。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除了有胃病之外,長期熬夜工作還會讓他精神受到壓迫,整個人隨時隨地都處於繃緊的狀態。而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是50多歲了,老年人容易出現的新腦血管疾病也都出現在他的身上,再加上劉備過世後,他憂心蜀國的未來,長期以往,身體狀態越來越差。

此時的司馬懿,基本上推斷出他身體狀況不好,又想麼自身的處境,受到曹爽的懷疑,所以,攻打蜀國沒有那麼急切,還不如在戰場上多拖延一下。一是可以讓自己發展一下勢力免於以後被針對,二是通過時間的消耗,使諸葛亮自身以及軍隊減少戰鬥力。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說到這裡,不得不想起,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說的那句話:"孔明得其主,卻不得其時。"也許這就是命運吧。沒過多久,諸葛亮不得不撤回蜀地,在軍營中風餐露宿,他的身體已經經不起這樣折騰了,再加之受了風寒,在軍中就一病不起,只是他為了穩定軍心,秘不發喪。

瞭解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撤回漢中的時候,其實已經病逝了,只不過他善於謀算,給司馬懿使了一個計謀騙他,讓他以為他還活著,使軍隊可以安全撤離。同時也是想留下這些北伐兵馬給劉禪,也算儘自己最後一點力,不負劉備託孤時,他許下的諾言。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七出祁山忠心無二,最終故於北伐路上!

縱觀三國,諸葛亮從人品到行事上,是一個特別有人格魅力的人。忠心、智慧、處事周全,有謀略等等,但,也正是因為他憂慮過度,導致身體嚴重透支,患上胃病、心血管疾病等,最終顧去。從他身上,也可總結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其他都是力不從心。其實現在同樣有很多人,也是因為長期勞累,不注意休息,處在亞健康狀態,長此以往,影響工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