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期貨交易中交易級別和周期?

林144202957


我想題主想要問的是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級別和週期。我們做期貨的經常會問身邊做期貨的朋友,你是做多大級別的週期啊?通過這句話我們就能看到,級別和週期是相輔相成的,它取決於你的交易邏輯和研究方向。

如果你是做短線,特別是日內短線,那你看日內級別的K線就會顯得大材小用了。因為期貨的行情大部分是在震盪,日線級別的K線對做日內短線的交易者來說是無法判斷開倉點位和平倉點位的,只能看更小級別的週期,比如1分鐘圖,5分鐘圖和15分鐘圖等,最多看一下小時圖來判斷下當天的走勢。如果你用日線級別的K線去做日內,很容易被來回打臉。

如果你是做基本面分析的,那肯定是做趨勢或者是中長線,這個時候研究的級別和週期肯定會放大,也有的做基本面的根本就不看什麼均線,成交量和MACD這些技術指標,有的甚至不關心當時的點位是多少,直接研究矛盾論。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交易者,咱們還是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如果是做趨勢或者中長線,你可能要看到月線,日線來判斷開倉點位和平倉點位,然後結合基本面的一些信息,不管是各種報告也好,供需關係也好,升貼水也好等等信息來判斷某個品種的未來走勢。

無論你做多大級別和週期的交易,都要適合你的交易策略,根據自己的交易策略來決定你應該研究多大的級別的週期,一定不要選錯週期圖,以免出現被動交易。


期貨冠軍特訓學院


交易的級別和週期,不是判斷出來的。

有很多人,先看行情,然後想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交易級別和週期去嘗試獲利。這是錯誤的行為。

因為行情走勢是不確定,我們不知道未來行情的級別和走勢過程,所以,就無法針對於當前的行情制定出一套“合適”的交易級別和交易週期。

交易級別和交易週期,是由你對市場的觀察角度決定的。

什麼叫市場觀察角度?比如,期貨市場上週期分為,日線,小時線,分鐘線和分時線。有的人做日內超短線,有的人做日內小波段,還有的人做日線級別的趨勢跟蹤。

每一個成熟的期貨交易者,他都有一套固定的基於市場的觀察角度。比如,日線級別的趨勢跟蹤者,他眼中的行情都在日線走勢的形態上,不會去過於關注5分鐘圖是怎麼走的。而做日內短線的交易者,他的眼裡只有分時圖或者一分鐘圖的走勢形態,而他不會去關注小時線現在處於什麼趨勢形態之中。

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觀察視角下,生成了相應週期的交易系統,這套交易系統,有著自己相對固定的“交易級別”。

比如,日線交易者20日均線的交易系統,他所關注的,就是一個基於20日均線定義的級別。


也就是說,期貨交易中的交易級別和週期,不是判斷出來的。而是我們自己基於自己的經歷,自己的交易認知,做出了取捨後,量身制定出來的。

因為市場是一片混沌的,所以,我們生成了自己的觀察視角,生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統,制定了自己的交易週期和交易級別,才能夠在混沌無序的市場走,繼續前進下去。

所以,建議題主做出取捨,不要想著迎合走勢而制定週期和級別,而要是思考,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級別和週期。然後以此為角度去參與交易,嘗試生成一套基於自己角度的交易系統。


天啟量投


這肯定是對應的,如果你的交易級別與交易週期不匹配,想要做到盈利會很困難。這個也與交易品種與很大的關係,交易品種波動越強的,止損肯定幅度相對較大,如果品種走勢相對穩定,那麼止損就可以設置小一定。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日內的做法,那麼你選擇日K線進行交易,肯定不適合,光日內的止損就可能導致你的大幅虧損。

如果你的是波段或者趨勢的做法,如果你採用炒單0.-1止損

的模式,肯定也行,輕易就會被行情掃出來,根本拿不住單子。

再說交易品種與交易界別、交易週期的匹配,如果你交易這個品種,如果週期過小,就會多次被止損,即使放大到60分鐘級別,盤中的波動依然多次會觸及你的止損單。


相對來講,選擇澱粉這個品種,即使是15分鐘級別,走勢也非常平滑,不會被來回掃出場,安全性就會高很多。

交易的邏輯放到週期上來講,拋開炒單的做法,基本沒什麼不同,只是週期大小而已,對應的是止損幅度,或盈虧的不同。

正確的做法,應是先確定交易級別,才能在對應的交易週期上,選擇合理的盈虧平衡點,做好止損,盈利的單子拿長一點。只有這樣,才會實現盈利的目標。


職業交易員


這個應該和你自己的性格,交易體系,還有資金量有關,首先說性格,比如你是個急性子,讓你做日線級別的信號,可能一個月半年才出一次,肯定不適應,再說資金量比如本金就10萬以內,用日線的信號來止損那也很快完蛋,至於交易體系就是在瞭解自己性格,資金量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風格後自然就明白自己合適的交易級別和週期。大部分交易方法其實都在各級別,各週期都適用。級別不同原理一樣嘛,所以做交易先認清自己,再看清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