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開設專區作爲創新創業社區

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宣佈,將開放5000平方英尺的永久性設施,為麻省理工學院學生、教授、校友以及其他在香港工作的學生提供合作創新和創業的中心。

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開設專區作為創新創業社區

在該機構的開幕式上,香港的首席執行官林嘉林、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和朋友、創新節點的領導者、學生和創業公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幫助啟動和引導創新節點的發展。

該工廠位於九龍塘,與香港主要的大學和快速交通緊密相連,包括先進的原型設備,創客空間,以及各種可用於講座、課程和工作空間的多用途領域。

通過支持新的項目和計劃,新設施將促進創新,教育,和協作之間的麻省理工學院和香港社區,包括高中和大學學生、教授、企業家、商界領袖,查理·Sodini說克拉倫斯•j•勒貝爾電氣工程教授,擔任教學主任創新節點。他說:“這實際上是關於教育的——我們帶來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精神,並在太平洋上創造了課程。”

這個節點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計劃構想出來的,它是在2015年11月首次宣佈的。2016年6月,創新節點啟動了第一個項目,這是一個獨特的硬件加速器項目,旨在為學生在創新實踐的關鍵領域進行教育。今年1月,該公司推出了其旗艦項目——麻省理工學院創業與製造商技能集成商(MEMSI),這是一款兩週的浸入式迷你加速器,將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與香港大學的同學聯繫在一起。

但這些項目都是在香港附近的租賃場所舉行的。創新節點的執行董事Brian Yen表示,擁有一個永久的空間可以節省時間和資源,創造出更強的社區意識,為學生、校友、教授甚至公眾打開更多的項目之門。他說:“既然我們有了自己的空間,我們就可以開始運行常規課程,從製作課程到教育課程再到工作室。”

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開設專區作為創新創業社區

原型設計和製造

在創新節點內部是不同級別的原型設計的設備。對於光,快速的原型,有烙鐵,3-d打印機和製造電子設備的設備。對於更復雜的項目,有激光切割機和製造定製電路板的機器。創客空間還擁有一些基本的施工工具,如表鋸、切割器和動力鑽。一個支持生物工程工具的溼實驗室正在進行中。

這個空間還能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先進的成型工具,比如模製設備和用於切割、雕刻和銑削材料的自動化機器,包括木頭、鋁和塑料。“當學生們做一些高級的東西時,他們可以走下樓來支付他們的時間,”日元說。

在這一設施中受益的學生中,Aagya Mathur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一名學生,他與人共同創辦了初創公司aam,該公司於1月份開始作為MEMSI的一部分。

“女性科技”初創公司——也就是它利用科技來解決女性的健康問題——正在開發一種“智能套管”,用於避孕或其他藥片,它能識別單個藥片,並提醒用戶如果沒有按時服藥,就會提醒用戶。這家初創公司是最早在夏季使用新設備的公司之一。現在,它有了一個工作原型。“因為我們是一家硬件創業公司,所以初創公司的一大塊是原型設計,”Mathur對麻省理工學院新聞說。他說:“這個節點非常棒,有這麼多的機器,比如3-d打印機、磨坊、真空泵、激光切割機、帶鋸機和焊接站。”

Mathur和她的聯合創始人也利用了創新節點靠近深圳的優勢,這是一個擁有先進製造業設施的大城市,距離40分鐘的火車車程。今年夏天,他們參觀了四家制造廠,在幕後進行了一場調查。Mathur說:“看到人的錯綜複雜,這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你可以看到它的成本、速度,這是很有價值的,尤其是對於硬件創業公司來說。”

在開幕式上,aam是幾個學生創業公司之一,他們展示了他們在創新節點上推出的原型產品。另一些則是:be那兒,一種有輪子的視頻記錄裝置,父母可以遠程控制,以監視他們的孩子;界面,一個能增強會議參與者之間互動的智能的lanyard;Sella,一個傳感器嵌入的辦公椅,改善了員工的坐姿;Sightecho是第一個創新節點的參與者之一,他正在為潛水員開發一個增強現實的面具,以顯示重要的信息,包括深度和氧氣水平;TNKK,來自香港的一個高中團隊,製作了一個智能的壓力球,可以提供觸覺的感覺放鬆。

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創新中心開設專區作為創新創業社區

建立一個協作的社區

“物理空間的一個主要好處是,它為香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提供了持續獲取資源的機會,”創新節點的戰略倡議主任瑪麗娜陳說。她說:“在香港,大學生獲得了很多資源,但一旦他們畢業,這種渠道就會大大縮水。”“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是他們的依戀區域。”

麻省理工學院和香港大學的創新節點校友可以順道拜訪,繼續項目或指導嶄露頭角的企業家。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可以在訪問該地區的時候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者進行授課。在創新節點上啟動的創業公司也可以繼續獲得進一步的原型設計、公司會議,以及更重要的免費咖啡。“這是頭腦的燃料,”日元開玩笑說。

在未來,創新節點也可能開放,允許公眾使用創客空間,例如在應用程序發明或3d打印方面進行課程。它還可以作為edX和MITx用戶的離線會議地點。“我們想要把麻省理工學院提供的最好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把“男人和男人”的哲學融入到當地的環境中,”陳教授說,他指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思想和手”的座右銘。

由於香港的空間稀缺,該設施被設計為在狹小區域的約束下多功能。一年前,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院的校友丹尼斯張德SM與他的團隊一起設計了這個空間,並與他共同創建的設計工作室UPSOP一起設計了這個空間。靈感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教授George Stiny的“形狀語法”概念,它說,傢俱和其他空間的功能應該設計成不同的配置,以鼓勵工作和社會互動。

所有的傢俱都是定製的,連同白板和隔板,都可以在輪子上旋轉,形成不同的座位、社交、演講和工作安排。除了優化空間外,設計還旨在激發創造力。“這看起來並不無聊,”日元說。“我們想要的一件事是讓人們走進來,感受創新的精神,並對他們如何利用這個空間感到有創意。”

原文題目:MIT Hong Kong Innovation Node finds permanent home

原文來源:http://news.mit.edu/2017/mit-hong-kong-innovation-node-finds-permanent-home-09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