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中間這個很像婦女的人,就是王林

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主筆 / 雷立剛

訂閱號 / 雷立剛(ID:leiligang2022)

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屌絲們在優衣庫的視頻前狂歡;

中產們在股市的跌蕩中沉淪;

精英們在王林的會客廳裡墮落……

1,王林已死,沒事燒紙

2017年2月10日,曾經的江西萍鄉首富、氣功大師王林,因病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在醫院死亡。

王林號稱能空杯裝酒、空盆取蛇,“用氣功隔幾十米都能戳死你”,並號稱用氣功治好過腦瘤患者。

然而,王林大師並沒有發功治好自己的病。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王林最擅長的是空盆取蛇。有個變戲法的網友在網上透露:那就是個戲法而已,但需要懂得“訓蛇”的技藝,就像訓虎一樣。紅地毯下面就是蛇洞,地毯有微小的洞,在王林燒紙時,發出一些聲音,包括盆敲擊地面的聲響,蛇聽到這個聲音就會出來。王林之所以不敢把盆子拿走,就是要掩蓋蛇鑽出時的情況。試想若他真有這本事,何須要盆?

說白了,王林確實是個大師,但只是懂魔術並且更懂人心的大師,而不是什麼氣功大師。

王林變蛇

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王林能騙到那麼多名流權貴呢?尤其是那些商界大佬,那可都是人精,去一次偶爾觀摩一下無法鑑別出真假也就罷了,去了兩次三次,莫非還真以為看不出大師變的是蛇還是欲?

只不過,大師易得,大師卻又難得。

狼奔豕突的時代,妖孽必然滋生。

此話怎講?聽我慢慢道來:

對於商界頂級大佬來說,作為掌握了一定生產資料的人,需要一個安全可靠的社交場所,確保沒有身家不夠“清白”的人混入,也不會出現不靠譜的小密探。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前任首席大法官倫奎斯特在世時,風雨無阻準時參加一個由法官、律所合夥人、法學教授、製藥大亨、政治家組成的小圈子牌局。其中一名律師專門指派本所律師進行研究,以確保他們的牌局不構成賭博。另一名向小報記者提到牌局的律師則被開除出了小圈子。這個牌局持續33年直至首席去世。

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需要構建其安全而隱秘的圈子。因此,爭相拜訪一名民間大師,不被外界打擾、放心交流的同時,不動聲色完成商業上的相互利用。

於是,大佬們假裝相信王林。

而大佬們相信王林了,其下的許多人,就不得不也信王林的。

比如王林勾搭上了某公司總裁,那麼,該公司的中層底層們見了王林就不得不點頭哈腰。什麼,你說王林是騙子!?那你是在質疑總裁的情商?還是質疑總裁的智商?於是,王林輕而易舉就攻略了一家企業。

總裁出去吃飯,說臥槽我遇到個大師特別厲害,人家也不好意思說你是傻子,於是隨聲附和:哦,是嗎,改天去拜見一下……附和的人多了,這飯桌上總有幾個迷信的就會拜倒在王林腳下了。

於是王林利用偽善攻略了一群人。這一群人就可以出去營造更大的聲勢了。

當你所在的n人圈子有n-1人信王林的時候。你就得信,你不信王林你就是異類,你是在質疑整個圈子的智商和情商!你得信,還不能把自己的懷疑說出來。

看吧,人們就是這麼偽善。

更何況,在這個硬關係社會,人脈太重要了。

你去加入一個圈子,走一些人的關係,怎麼辦?

沒關係,出門找王林。

我的業務奪了太多銀行的利益要被封殺怎麼辦?

沒關係,出門找王林。

領導不讓我演新節目了怎麼辦?

沒關係,出門找王林。

你想拍電影,可是廣電總局不批准怎麼辦?

沒關係,出門找王林。

到此時王林的存在已經不是大師了,而是圈子的圖騰。

他借人們的勢、利、權、臉,不斷的把自己的信徒群越滾越大,最終登峰造極。

很多聰明人,他們很可能不是真的信王林,只是因為他們太聰明,太會虛與委蛇,太會隱藏自己。而這,就是王林這種騙子的最佳土壤。

馬雲和趙薇,正是在這樣的土壤中,一次又一次去拜訪王林。

2,馬雲和趙薇撇清關係

馬雲和趙薇首次有合影照片出現,是2013年7月初,兩人一同拜訪氣功大師王林。

之後,往近了說,馬雲還參加過趙薇公公的80大壽,甚至獻歌一首;

往錢上說,趙薇夫婦一度投資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成功套現後淨賺10億港元。

兩人當了多年跨界密友,大概找了下馬、趙同框合影,應該是超過十次了。

然而,2017年12月25日,在氣功大師王林死亡10個月後,馬雲在烏鎮互聯網大會閉幕後接受採訪,首次就自己和趙薇的關係作出澄清:

“我和趙薇不過近兩三年才認識,加起來見面也沒超過十次,其中大概至少五次還是因為公益活動在一起。”

“我們真不算熟,我就好奇為什麼我們總粘在一起。直到前一段時間稿子就更多了,我們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背後有人有明確的指令。”

許多人質疑到底二人熟不熟,或者見面有沒有超過10次。然而,這其實無關緊要。因為,關於“熟不熟”,本來就是個主觀感受。馬雲就算一個月見趙薇10次,逢場作戲風過無痕從未走心那也是“不熟”。

關鍵是,馬雲已經說了,“不熟”!

特別是,馬雲這麼說的時候,正是趙薇夫婦恰好被證監會處罰,但又不服處罰發起聽證會,並高調澄清“趙薇老公黃有龍曾經是司機”傳聞的敏感時刻。

馬雲聲稱和趙薇不熟

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3,趙薇差不差股民一句道歉?

那麼,當時引發趙薇被證監會處罰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事的前因後果是這樣的:

趙薇與丈夫黃有龍註冊的龍薇傳媒於2016年11月成立,註冊資本200萬元,尚未實繳到位,未開展實際經營活動,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都為零。

就這樣的一家空殼公司,卻在2016年12月23日,與萬家集團簽訂協議,擬收購上市公司萬家文化29.14%股份,本次收購共需資金30.6億元。

收購資金中,龍薇傳媒自有資金只有區區6000萬元,剩餘30億資金均為借入,槓桿比例高達51倍。

很顯然,這是一種幾乎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手法。

這種手法,如果放在幾年前,是大概率會獲得成功的。

因為那時對槓桿的監管沒那麼細緻,而且那時市場環境好。只要這事最終能圓了,然後股價高漲市場估值高了,再把一些手裡掌握的資源注入其中,原來30億購買的股份市值在二級市場可能變成一兩百億。這一兩百億的市值,是股民的錢給抬出來的,然後這一兩百億的市值再通過操作套現一部分還掉融資的錢就可以了。那麼,就能成功地完成用幾千萬通過資本市場的騰挪操作變成百億的“王林大變活蛇”。

這一操作手法,承擔風險的主要是兩個方向,一個是為其提供融資的金融機構,另一個是成千上萬的股民,因為這種重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事實上,趙薇夫婦犯了監管方的兩個大忌:一個是高槓杆,中央政策一直在努力推動去槓桿,如此高的槓桿監管部門豈能不管?二是空手套白狼,中央要求資本市場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而趙薇所為事實上收購公司僅是一個空殼公司。

所以,最終趙薇夫婦在這次收購事件中慘敗是必然的,這是在和國家的政策大勢逆向而行,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對於A股來說,這事則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因為,過去的資本市場監管思路是事後監管,而這次,則屬於事前監管。標誌著監管思路的重大轉折。

基於對銀行資金安全的考慮,該項目最終並未獲批,而其他銀行也口頭反饋表示無法完成審批,“因此,龍薇傳媒判斷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2017年3月31日,龍薇傳媒棄購萬家文化股票。

而在其披露股權轉讓到終止此次收購行為的過程中,客觀造成了萬家文化股價的大幅波動。讓很多股民短短時間裡遭受巨大損失。

2017年11月8日,已更名為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源文化”)的萬家文化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公告顯示,“龍薇傳媒在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並且,龍薇傳媒在籌資計劃和安排的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

2018年4月,證監會於正式駁回了趙薇夫婦、龍薇傳媒、萬家文化及相關當事人的申辯意見,並最終決定,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對黃有龍、趙薇、孔德永分別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雖然已是頂格處罰,但上述處罰決定仍被業內解讀為“罰酒三杯”,寓意處罰力度輕,資本市場犯錯成本低。

好在,在證監會處罰下達後,股民維權條件具備,二級市場的股民通過司法程序索賠,目前索賠金額已達5000萬元。

索賠案件還在審理之中,但趙薇當了趙跑跑——近日,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統稱“龍薇傳媒”)發生法定代表人和高管變更,趙薇已完全退出龍薇傳媒經營層面,不再任法定代表人及高管職務。

趙薇就這麼跑了。從法律上講,她要跑,大家拿她沒轍。

但是,跑之前,是否該給公眾說一聲道歉?

畢竟,當初的重組事件,趙薇還利用了自己公眾人物的明星信譽。投資誠然是有風險的,但是在不瞭解內幕的普通草根投資之前,你們沒有對投資者說實話,而是有所隱瞞。

如果你說清楚了一切,你的資金,你的運作都是透明的,大家都知道你是怎麼回事,這樣如果還自願投資,那就是“投資有風險,賠了你自願”,可是事實上是大家並不知道。

更噁心的是,截至目前,趙薇夫婦都從來沒有一句對股民的道歉。她們的傲慢與有恃無恐,不禁讓人心生膽寒。

趙薇,是什麼讓你真認為自己問心無愧?

王林、趙薇及馬雲之間撲朔迷離的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