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人武部長微信聊天記錄,引出「扶貧從軍幫圓夢」佳話!

“部長,給您報告一下,在前不久的考核中,我成績優秀,獲得了一次隊嘉獎。另外,這個月底我們就要去廣州校區上學了。”

“好啊,祝賀你又取得了新進步。下步學習訓練會更加艱苦,希望你不怕苦累,迎難而上,勇於在真訓實練中摔打磨鍊自己。”

……

這是7月15日晚,河南省汝州市人武部部長梁建文和陸軍特種作戰學院1隊學員焦營傑在微信上的聊天記錄。說起他們之間的故事,還有一段“扶貧從軍幫圓夢”的佳話呢!

焦營傑是汝州市焦村鎮槐樹村人,他所在的村莊遠離市區,群山環抱,土地貧瘠。1996年母親生他時已經45歲了,而在他4歲時父親又突然撒手人寰,母子倆相依為命,就靠山上的幾分薄地艱難度日,雖說吃上了政府的低保,姐姐也時常接濟他們,但日子依然過得十分緊巴。

2015年6月,19歲的焦營傑高中畢業,高考成績479分,離當年的一本線差了33分,他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好,本想再復讀一年,但姐姐建議他先去上二本。8月上旬,當焦營傑接到南陽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時,受其他同學影響也曾萌生過去當兵的想法,但考慮到自己的家境又沒敢多想。

時任焦村鎮人武部部長的張彥恆是從市裡貧困貸款助學名單中發現焦營傑的。當時,張彥恆正在為完成大學生徵集入伍任務而東奔西走。當天晚上,他就帶著徵兵宣傳廣告來到了焦營傑家裡,並詳細給焦營傑講解了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去當兵的N多好處,聽得焦營傑心裡癢癢的。

第二天,焦營傑將想去當兵的想法告訴了二姐焦營新。焦營新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於是他們一起來到了市人武部,決定再諮詢諮詢。說來也巧,姐弟倆剛進人武部大門,正好碰到了梁建文。之前他們並不認識梁建文,只是看他穿著軍裝,就迫不及待地問了起來。“以你目前的成績,到部隊後只要稍微用點勁,考上軍校應該問題不大。將來如果當上了軍官,你不就啥也不用愁了?”梁建文問明情況後,和他們一起認真作了一番分析比較,並極力推薦焦營傑到部隊去實現夢想。梁部長的一席話算是給姐弟倆吃了顆“定心丸”。

汝州市人武部長微信聊天記錄,引出“扶貧從軍幫圓夢”佳話!

報名、體檢、政審、定兵……接下來的程序一路綠燈。因為按照市人武部關於將徵兵工作與扶貧工作精準對接、聯合推動的有關規定,貧困戶青年在“雙合格”的前提下,可優先批准入伍。

2015年9月12日,胸戴大紅花、身穿陸軍夏季迷彩服的焦營傑在奔赴山東濰坊部隊前,梁建文又專門找他談了一次心,鼓勵他到部隊後爭口氣、好好幹,和戰友搞好關係,並特意贈送他一套報考軍隊院校複習叢書,叮囑他同時帶上高中書籍,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抓緊複習,爭取第二年能圓軍校夢。

這一切讓焦營傑心中暖暖的,鼓滿了希望的帆。到部隊後,他學習訓練肯下勁、不怕苦,很快贏得了連隊和戰友們的肯定,新兵連結束以全優成績被評為“優秀新兵”。後又隨部隊開赴賀蘭山戈壁大漠參加實彈演習,因表現突出當年底又被評為“優秀士兵”。在此期間,焦營傑一直和梁建文保持著聯繫,梁建文經常在電話和信息中給他指點迷津,激勵他樹立目標、鼓足信心,並幫助他量身訂製了個人成長進步路線圖。2017年6月,焦營傑果然不負眾望,以全旅第二名的成績被陸軍特種作戰學院錄取。

汝州市人武部長微信聊天記錄,引出“扶貧從軍幫圓夢”佳話!

焦營傑入伍後,為確保他在部隊安心服役,市人武部還聯合市民政局、鎮黨委政府將他家列為重點幫扶對象,並由鎮武裝部派專人實行定人、定戶聯繫幫扶責任制,每逢農忙時節都指派民兵主動幫助其年邁的母親收割播種,在產業發展、大病救助等方面更是給予大力支持幫助,使其家庭提前擺脫了貧困,切實解除了焦營傑的後顧之憂。

和焦營傑同樣幸運的貧困子弟,在汝州市還有10餘人。這些貧困家庭青年入伍後,不說市人武部對他們家庭採取的一系列後續幫扶措施,單就他們個人每年的津貼加上優撫補助等就有將近3萬元的收入,從而也實現了“一人入伍、全家脫貧”。梁建文介紹說:“對在部隊表現好、立功受獎、符合退役安置條件的貧困家庭士兵,我們還優先讓他們挑選單位、優先進行安置。”

如今,汝州市人武部的這一成功經驗做法已被平頂山軍分區轉發推廣,並固化為軍分區系統參與打贏駐地脫貧攻堅戰的一項特殊政策常態抓好落實。這一舉措也大大激發調動了貧困家庭青年應徵入伍、建功軍營的內生動力。

據統計,平頂山軍分區近3年參軍的148名貧困家庭青年中,先後有14人考上軍校,超過80%的人員立功受獎、評先選優,多數成為所在部隊的優秀骨幹。

(司偉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