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另一面:“老人的地狱”

新加坡并非十全十美的国度,也有另外一面。新加坡有“老人的地狱”之称。在新加坡,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一个现象:到处都是“乐龄人士”(新加坡人对60岁以上的老人的尊称)在工作,许多人甚至已经超过70岁了,“乐龄”不“乐”啊。看到银发族为你服务,说实在的,你心中会有些不忍。新加坡吸取了西方国家的教训,认为那些地方的养老制度会养懒人,所以,实行公积金制度。成立中央公积金管理局,政府为每位公民设立独立账户,雇主和雇员必须在工资里面按百分比缴纳公积金,这是强制性的,而且,不到退休不能变现。退休时一次将积攒的钱取走,政府不发放养老金。

新加坡另一面:“老人的地狱”

这规矩倒也不错。但是有些人几年就把一生的公积金消费完了,于是,只好出门打工。一次,我在车上和一位银发司机聊天。他幽默地说,退休以后,政府唯一做的事就是告诫老人“敬请老人家好好保重身体”。

新加坡另一面:“老人的地狱”

新加坡的人口出生率低迷也是一个大问题。年轻人几乎都不太愿意生小孩。在中国,到处看见父母抱着小孩或者推着婴儿车散步。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常见的画面是:一个几岁的小孩坐着,旁边站着的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新加坡却很少在公共场所遇到小孩。年轻人不愿结婚,育龄更是越来越晚,有的已婚者根本就是“丁克家庭”的信奉者。新加坡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诸方面研究这个问题,并且计划拨出20亿新币(相当于16亿美金)来鼓励婚嫁生育,希望破解此一难题。

新加坡另一面:“老人的地狱”

与此相关的是海外移民问题。本国生育率低迷,移民率就节节攀升。外国人一般干的是餐厅侍者、销售员、电话接线员等等行业,目前占了人口总数的28%。新加坡政府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本国公民的权益,比如,从李光耀时期起,就不准许外国人开出租车。的士司机们谈起这事,都很感激政府。但是,移民问题终究引起一些本土人的恐慌,“他们-我们”这是一些本土人的表达方式。

新加坡另一面:“老人的地狱”

政府正在艰难地说服社会,为了保证新加坡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引进外来人口。新加坡政府最近发布“人口白皮书”,计划到2030年,外国人口将有250万,在人口总量中占到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