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人物誌」白銀市養路工高飛的沙漠邊陲養路情

高飛,黑黝黝的圓臉膛,一雙大眼睛充滿靈動之氣,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站立於公路養護技術的前沿,沉浸於技術創新、技術發明、技術改造的精研當中,逐步成長為白銀公路養護行業的技術能手、創新能手、養護能手、節約能手和管理能手的佼佼者。

「公路養護人物誌」白銀市養路工高飛的沙漠邊陲養路情

一件黃馬甲 公路就是家

“一定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幹好單位給你的每一項工作”,父母每天臨出門重複的這句話,如同一個人生信條,深深紮根在了高飛的內心深處。16年來,青春和汗水灑滿了景泰縣的每一條道路,高飛從無怨言,任勞任怨,一心只想把養護工作做到最好。

2002年,高飛同志擔任景泰段路面專業化養護隊隊長。每年所轄公路路面上產生的各類公路病害都要路面專業化養護隊去處理,僅僅路面破損一項,最少的年份也要達到2萬多個平米,還不包括翻漿、沉陷、坑槽、龜裂等大大小小的病害,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就是高飛同志的工作定式,節假日加班、大忙季節夜晚十一二點還工作在路面上亦是慣例。景泰段管轄的191公里3條省道的日常維護、小修保養、各類公路標誌的保潔與更換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內容瑣碎繁雜。大到公路病害的處治,小到一個百米樁的更換,都需要他和他的隊友們去完成。在他的精心呵護下,景泰段公路路容路貌呈現出“暢、潔、舒、美、安”的局面。

高飛常年奔波在公路養護第一線,尤其在車流量密集、喇叭聲刺耳的養護作業面上,如果沒有一套手勢體態語言來進行協調的話,有些工作簡直就沒辦法進行。油路修補的時候,拉油砂的翻斗車在作業面倒油砂,坑大的地方需要的油砂就多些,坑小的地方則需要的少些,司機在傾倒油砂時,看不到後面的情況,如果大聲喊,一則太費力,二則交流效果不太理想,油砂需要量達不到精確控制。而高飛的行體語言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看似簡單的難題。他站在作業面的邊緣上,戴著白手套,當他大拇指向上高舉時,就意味著升起翻鬥,五指快速張開攥緊時,則意味著翻鬥停止抬升,而大挴指向下時,則是降下翻鬥。這些手勢司機在倒車鏡裡看得清清楚楚,倒多倒少,收發自如。像這樣的特殊身體語言還有很多,比如在給路面病害畫線時,在指揮壓路機壓那些邊邊角角的油路時,高飛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體語言,他的隊友們開玩笑說他是“姿勢哥”。

「公路養護人物誌」白銀市養路工高飛的沙漠邊陲養路情

公路修補的工作一年四季皆如此,哪裡有病害出現,哪裡就是戰場。根據《公路路面病害處治辦法》規定,路面開挖後,必須當場修補完,不能遺留坑槽在路面上過夜,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全年僅修補油路一項,高飛和他的隊友們就要修補多達四萬多個平方的公路病害,相當於六個足球場那麼大的面積,關鍵的問題是公路病害並不是一整塊的,而是星星點點東一處西一塊,而且季節不同,路段不同,病害出現的“症狀”也不同,比如平原微丘區,山嶺重丘區,以及高寒二陰地區和低海拔地區的病害都有各自地特徵和“毛病”,全路段處治病害,全時制養護公路,全方位保證暢通,不留一絲一毫的死角。高飛深深知道自己肩上擔子的輕重,“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根本就不夠,就是延長到十個小時,對我來說也不夠用。你是不知道,路上的情況有多複雜,夏天的時候,我們經常是打著車燈在公路上幹活,回到家裡已經是十一二點了,孩子已經睡著了,老婆還在看電視等我呢,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早晚哥,回來了。’確實,早出晚歸都已經成了我的工作定式了,也難怪老婆有些怨言呢,而我已經習慣了。”高飛說完這段話時,表情很平靜,好像在說別人的事一樣。其實,他還是希望多些時間來陪陪老婆孩子,畢竟這也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啊。

養護隊為了抓搶病害處治時間,保障公路暢通,從每年的春融開始,就沒有節假日、不分晝夜的活躍在公路線上。2012年6月,第十一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在甘青寧三省舉辦,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22支參賽隊伍150多名選手參加比賽。景泰公路段承擔著第十賽段省道308線、省道201線60公里的養護任務。由於省道308線車流量大、重車多,車轍、沉陷、擁包等病害頻發,油路修補工作量和難度很大。接到上級通知已是5月中旬,離比賽只有40多天的時間,因為是國際賽事路段,對路面平整度要求很高。段領導義不容辭地將這個重任交給了高飛,要求他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剛接到這個通知,高飛心裡也有壓力,但沒有選擇,只有竭盡全力幹好。為了不影響工期,他對該路段進行了詳細的摸排和調查,按天認真安排好工期,當天的任務完不成不收工,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6月份,有時氣溫最高達到34度,高飛帶領隊員對病害進行處治,從早上七點忙到晚上十點,連續“作戰”十幾個小時,每天修補1000多平米。繁忙的省道308線,大車重車車來車往,塵土、尾氣飛揚,施工隊員們個個灰塵滿面。環境雖艱苦,外表雖難看,可他們硬是用自己汗水在車流當中鋪平了所有的路面,確保了賽事公路的完好暢通。

2012年11月,一場大雪普降甘肅境內,路面積雪嚴重,古永高速封閉,大量車輛被分流到省道308線,車輛通行受阻。降雪就是公路人抗雪保暢的戰鬥信號,他衝在最前面,迎雪而上。他帶領隊員清雪除冰,幫助受困車輛排除險情,在急彎和陡坡處拋撒防滑材料,確保車輛的安全通行。當時需要分流的車輛太多,只有一點一點疏通。經過連續四天的苦幹,道路才恢復了正常通行。4天來,高飛他們沒有回過家,每天在路上戰鬥16個小時以上。困了,就在養護車上睡一會;渴了,就喝一口涼開水;餓了,就在雪路上吃一口盒飯。見到受困車輛,他就帶領隊員幫助車輛排除險情,他們一邊清雪除冰,一邊拋撒防滑材料,一邊幫助推動車輛前行,直到車輛正常行駛。他們也記不得推動過多少次車輛了。他們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感動了南來北往的司乘人員。

一顆養護心 款款新發明

靈感源於對專業永不停息的鑽研。

高飛是公路世家出身,當年在交通學校學得也是公路養護專業,良好的家風,濃厚的氛圍,耳濡目染中高飛同志養成了善於琢磨、善於鑽研的業務習慣。多年的一線生產實踐,高飛同志發現許多有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在公路養護工作中廣泛應用,高飛的想法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清理公路邊溝雜草一直以來由人工完成,一方面人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割草過程中塵土及草屑吸入鼻腔,嚴重影響了工人的身體健康。為此,他發明了高飛割草機,採用兩根油缸從水平和垂直方向調節割草盤的位置,依靠高速旋轉刀盤上的刀片衝擊切割雜草(刀片旋轉速度3000r/min),整機動力強勁、機動靈活、作業效率高、可靠性好,可以實現對公路邊坡雜草的全面清除,是公路邊坡清理雜草的理想設備,投入使用後,大大節省了人工、機械、車輛和時間,全面提升了公路邊坡邊溝養護效率。兄弟單位靖遠段、會寧段和平川段得知這個寶貝後,紛紛前來取經學習。

瑞雪兆豐年,風雨送春歸。冬季降雪,對公路部門來說,隨時隨地,及時快速清除道路積雪既是行業要求,也是公路安全的硬性標準,長期以來冬季道路除雪作業都是由人工來完成,勞動強度很大,作業效率低,並且職工在路上安全得不到保證,高飛結合書本和工作經驗,與相關專業人士討論後,一種車載式撒鹽機的設計浮現在他的大腦中。車載式撒鹽機是通過將鹽粒等融雪劑均勻撒佈,從而清除路面積雪結冰的設備。該機械可代替傳統的人工作業,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快速有效保障道路暢通。應急防滑除雪的效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勤于思考,善於總結是高飛同志的一大優勢。長期以來,人們所見到的公路里程碑、百米樁、示警樁都是混凝土築造,顏色單一,日常保養粉刷費用高,警示效果差。高飛則從反光膜上入手,發明了在這些公路設施上反光包膜技術,即將反光膜粘貼到公路設施上,又能後期免維護,雨水自動沖洗,又具有良好的熒光反射效果,更整齊、規範、鮮豔,充分起到了警示作用,夜間行車反光效果起到了良好的安全引導作用。

在專業技術方面,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高飛同志目前所具有的發明創造有打草機改造、車載式撒鹽機、40型拌合機除塵器改造、反光示警樁、玻璃鋼百米樁、拌合站廢塵處理、導熱油鍋爐“雙電源轉換開關”、拌合站溢料口改造等15項技術創新,在提高公路養護質量和綜合效益上取得較好效果。另外,他重點抓好勞動紀律和安全生產。他深知,安全是天字號工程,安全是職工的最大福利,因此工作中他時刻要求和帶領職工嚴格按章作業,並處處率先垂範,在他16餘年的管理過程中從沒有出現一次安全事故並且由於紀律嚴明,他帶領的隊伍連年被單位評為“優秀班組”和“黨員示範崗”,他管轄的工作範圍多年保持了“精品工程”。他本人也連續多年被白銀公路管理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他愛崗敬業,紮根公路,艱苦奮鬥,求真務實,表現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心,他刻苦鑽研,努力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體現出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時代特徵,高飛同志的先進事蹟,反映了工人階級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一位熱心人 半生奉獻情

高飛說,奉獻是公路人骨子裡帶來的品質。

公路職工常年累月地工作在公路上,碰到司機前來問路的事並不鮮見。作為三省交界的省道308線、省道201線,高飛無疑是司乘人員最好的免費嚮導。碰到前來問路的司乘人員,高飛他們笑臉相迎,有問必答,竭誠相助,他們準備好了地圖冊,隨時隨地查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好給問路的人以最準確的引導,有時候高飛他們還能碰見高鼻子、藍眼睛的老外呢,對於老外的問路,高飛自有他的高招,英語聽不懂不要緊,他會用手機上的翻譯工具與老外交談,也能給指指路。說到這類事,高飛調侃地說:“我儘管沒學過英語,但有時候還能用的上”。

2012年3月的一天,他和3名隊員開車在S308線紅水至大嶺段調查路面病害,路上下了厚厚的大雪,在省道308線222公里處,一輛新疆車牌的銀灰色的越野車翻倒在路外的野灘上。發現一輛東風本田越野車發生側滑,車輛失控,翻下路基。高飛他們立即停車查看,看見該車側翻在約有3米高的路基下,車內沒有一點聲音。於是,他立即撥打120和122,同時和3名隊員上前查看,發現車內兩男兩女困在車內。於是,他們爬上越野車,立即開展施救。用撬槓撬開車門,艱難從車內救出四人,發現有一個男人已經死亡,另有兩人重傷,一人輕傷,他不斷的聯繫救護車,並讓自己的養護車拉著兩個重傷員迎救護車,他和那個輕傷者現場看護。重傷者被安全送到趕來的救護車上。他和隊友又幫助把越野車弄到拖車上,並將車上的財務受委託拉回保管,那位事主感激的淚流滿面。另外,高飛還將車上的財物等貴重物品妥善保管了一個多月,當事人康復出院時,將財物完好無損地交還了主人。為此,高飛他們還收到一面感謝的錦旗。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5年、2017年,高飛被白銀公路管理局黨委評委“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被評為為白銀市先進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