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游——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八大山人紀念館(青雲譜道院)

南昌遊——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八大山人紀念館

八大山人故居即青雲譜道院,這座道院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代著名畫家朱耷就曾隱居在此。道院幽靜中帶著淡淡墨香,只有來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八大山人選擇這裡作畫的緣由了。喜愛書畫墨寶的朋友是絕對不能錯過此地的。

滕王閣

南昌遊——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滕王閣

滕王閣與黃鶴樓、岳陽樓和蓬萊閣並稱為四大名樓。任何歷史時期,滕王閣都是南昌的一座醒目的標誌性建築,當然還因為它所承載的歷史內涵。歷經了歷史上29次的興廢后,滕王閣依然保留了它古樸的風格,遊人可以在此處盡情吸收空氣中瀰漫的文化氣息,讓自己跟著歷史沉澱一下,肯定會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推薦的是滕王閣的夜景,夜間在閣樓上俯瞰南昌舊城新城全貌,絕對可以震撼你的心靈!

百花洲

南昌遊——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百花洲

位於東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兩洲現位於八一公園內。“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學家吟詠豫章的詩篇。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題寫了“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東湖夜月”、“蘇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間。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南昌遊——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槍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起義總指揮賀龍、前敵總指揮葉挺、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軍事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率領起義軍兩萬餘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址就設在當時的總指揮部舊址內。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到空氣中處處瀰漫的歷史和革命的味道。

繩金塔

南昌遊——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繩金塔

南昌城的鎮城之寶,自唐代始建至今已經有1100多年的歷史。繩金塔坐落在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於唐天祐年間(公元904~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繩金塔為江南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為七層八面(明七暗八層)內正外八形,其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及鑑金葫蘆型頂,有濃重的宗教色彩,飄逸的飛簷,並懸掛銅鈴(按照製作古代編鐘的工藝,重新鑄造風鈴,七層七音)。葫蘆銅頂金光透亮,通身朱欄青瓦,墨角淨牆,古樸無華。塔身每層均設有四面真門洞、四面假門洞,各層真假門洞上下相互錯開,門洞的形式各層也不盡相同。繩金塔古樸秀麗,具有江南建築的典型藝術風格,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世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繩金塔素有“水火既濟,坐鎮江城”之說。

佑民寺

南昌遊——吸收文化氣息,沉澱革命滋味!

佑民寺

該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的佑民寺,的南昌城區內唯一一座被保存下來的佛教寺廟。佑民寺坐落於南昌市八一公園北面,東湖東岸,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原為豫章王蔚綜之師葛魚單捐獻的住宅。佑民寺殿堂雄偉,前殿有眾多佛像和千佛缸,缸外裝飾九十餘個佛像,神態各異,古樸端莊。在缸上飾佛像眾多,中國國內罕見。後殿有巨型銅佛像,佛像莊肅穆,較為珍貴。佑民寺殿堂雄偉,前殿有眾多佛像和千佛缸,缸外裝飾九十餘個佛像,神態各異,古樸端莊。在缸上飾佛像眾多,國內罕見。後殿有巨型銅佛像,佛像莊嚴肅穆,較為珍貴。佑民寺右側,一座四層角形的鐘樓挺然護在佑民寺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