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光緒元寶

江南光緒元寶

江南:主要指的是今長江中游以南的地區,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 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應當是從唐代開始的。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的範圍完全處於長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東直至海濱,是秦漢以來最為名副其實的江南地區。顯然,這個江南道的範圍實在太過廣泛,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朝廷將江南道細分為江南東、西兩道和黔中道三部分。唐代對於“江南”一語的用法,常常超出長江以南的範圍。 江南光緒元寶: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光緒年間鑄造了一系列銀幣,但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由於不便於流通使用,故鑄額極其稀少,更顯珍貴。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係指清代光緒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1897-1905年)由南京造幣廠鑄造的“光緒元寶”系列銀幣,系清代正式鑄行的法定流通銀幣。但鑄行江南省造銀幣的清末,已無江南省建制。 江南省設於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於江寧(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江南省,範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設江蘇和安徽兩個省。南京造幣廠將其鑄造的銀幣標明“江南省造”,是因為當時蘇州已經有一個專鑄機制銅元的造幣廠,其鑄造的銅元均標明“江蘇省造”。為避免混淆,南京造幣廠將其鑄造的銀幣標明“江南省造”。系我國貨幣史上唯一有名無實的省份銀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