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區掃描」點亮環保初心,津市善待靜美家園

「县市区扫描」点亮环保初心,津市善待静美家园

【改革開放四十年·縣市區掃描】之“40年40縣”系列述評,今日聚焦津市市。

津市,“江南明珠、九澧門戶”,水運發達。因古時商旅移民常於此“傍津設市”而得名。津市乃孟姜女家鄉、車胤故里。境內藥山寺植被豐茂;中武當道觀晨鐘暮鼓、濃蔭蓋日;三湖公園樹影婆娑、波光掩映;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水域景觀奇特;徘徊在以龍山文化遺址為代表的遠古文明遺址,可以品味史前文化饕餮盛宴,感受人與自然和諧融合的千古奇觀。

擎託人文積澱和自然稟賦,深耕環境治理,曾經的湘西北工業重鎮津市,以改革思維,強法治理念,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並重,守山川林木蔥鬱,讓河湖魚翔淺底,使城鄉綠色盡染……津市人用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的美譽,為砥礪奮進的腳步做新時代最好註解。

「县市区扫描」点亮环保初心,津市善待静美家园

水草豐美的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

“拆退治建”,鄉村披新綠

農者,天下之本也。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頑疾,不大刀闊斧集中整治,和風細雨的小修小補肯定於事無濟。為打造乾淨、靚麗、有序的農村環境,津市“拆、退、治、建”多措並舉,誓叫鄉村換新顏。

,對準汙染源頭各個擊破,讓汙染之禍失去“源頭活水”。瞄準西毛裡湖養殖和加工業兩個“大毒瘤”,下定決心,拔除湖體中網箱,拆除藠果加工企業10家。

退,與“拆”同步進行。以“退養還清水,退耕還洲岸,退牧還候鳥。”為遵循,退塘、退田,劃定畜禽禁養區,關停禁養區內所有養殖企業。

,主要是加大農村垃圾治理力度。全面推廣毛裡湖鎮“綠色存摺”創新做法。一戶一本“綠色存摺”,村民們把垃圾分類收拾好,回收員就會把相應積分存到“綠色存摺”,村民們可以持存摺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加大環保工程建設力度。開展農村危改,進行溪溝清淤工程,實施水源涵養工程,每個鄉鎮配建垃圾中轉站;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按照DBO模式,建設集鎮汙水處理站,力求生活汙水處理全覆蓋。

如今泛舟毛裡湖,波光瀲灩,湖岸蓮葉田田,無不讓人心曠神怡。“綠色存摺”讓村民愛護環境的積極性高漲,潔淨鄉村已今非昔比。

「县市区扫描」点亮环保初心,津市善待静美家园

棚改後的居民小區。

綠色棚改,環境更宜居

津市,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這裡曾寫滿了繁華記憶。但隨著城市的發展,特別是國企改制後,遺留下大片棚戶區,建築格局雜亂,房屋低矮老舊,嚴重影響了市民居住和生活環境。加大棚戶區改造,津市鳴響了建設綠色人居環境的發令槍。

實施棚改攻堅,按照“整體規劃、連片開發、改造一片、見效一片”的思路,近年來津市已完成棚改28039戶,惠及群眾6萬人;秉持以人為本原則,出臺系列棚改優惠政策,讓排隊簽約徵收成為常態,贏得了百姓點贊;生產街“1+2+3+X”棚改模式,破解了徵收、融資、利益分配難題,為棚改資金運作創造了新思路,成功經驗受到各地追捧。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津市在棚改中還注重貫徹綠水青山的生態理念,增加綠地、休閒和公共服務設施,提高城市綠化密度,讓城市更宜居宜養。

新村三眼橋棚改時,先拆違後配套,堅決不讓燈不亮、路不平、水不通等問題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南區荷花社區改造時,堅持以“家園、田園、公園”為目標,從環境、文化、功能入手,提質升級小區面貌;在三湖片區改造中,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讓城水相映生態美景與市民如影隨形。這三個項目一度被省住建廳評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示範項目。

「县市区扫描」点亮环保初心,津市善待静美家园

津市市委書記傅勇調研澧水環境保護工作。

雙管齊下,護航綠水青山

治理環境難,保護環境更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是,綠水青山的可持續構建,註定不會一蹴而就。如果不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力度,不但之前的努力會前功盡棄,有些破壞因長久累計甚至會覆水難收。那樣,汗水滴灌出的詩情畫意只是曇花一現。津市通過加大督查力度,甚至引進檢察機關訴訟,雙管齊下,在護航“綠水青山”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

年出欄4萬頭仔豬,佔地225畝的佳和公司仔豬養殖基地,因畜牧水產、環保等部門對該公司手續審批不嚴、履責監管不力等原因,導致該基地沼氣池未建成即部分違法投產,對當地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接到群眾舉報並調查核實後,津市啟動環保督察問責程序,對佳和公司違法行為實施立案查處,並對相關失職人員進行了嚴肅追責。

為了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津市檢察院成立了派駐市環保委檢察聯絡室。對環保違法行為,由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用檢察公益訴訟守護津市一方靜美。津市還利用戶外廣告屏,播放檢察公益訴訟宣傳片,讓公益訴訟走進千家萬戶。

成立檢察聯絡室,堅持從環境保護需要出發,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津市的做法彰顯了打贏環境保護戰的決心,也打通了環保責任傳導“最後一公里”,真正形成了“大環保”格局。

當陰霾濁水漸漸吞噬鄉土的鮮活與明媚,當鄉愁裡的“小橋流水人家”漸行漸遠,我們還如何打撈那一抹溫馨的故園記憶?保護環境,就是造福我們朝夕相處的家園,也才能更好地守望我們的幸福生活。

正如津市市委書記傅勇所言,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為津市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要以加快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宜遊”的目標,做好日常巡查和檢查,落實日常管護工作,有效保護好津市的碧水藍天。

實現綠色崛起,打造生態津市,大刀闊斧推進“綠色津市”建設,津市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為引領,大力開展“十萬喬木綠津城”“萬千百十”等生態綠化活動,讓百姓真正嚐到了“綠水青山”帶來的“甜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津市這片朝氣蓬勃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專題: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