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廣州黃埔區:多措並舉深化打擊 全力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

「扫黑除恶」广州黄埔区:多措并举深化打击 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導讀

廣州黃埔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部署,堅持“邊掃邊治邊建”,高站位、高規格,多措並舉推進工作落實。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出聲威、打出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打掉涉黑團伙1個、涉惡團伙26個,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實現雙下降。

緊盯線索,深挖徹查,保持高壓態勢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一項系統工程,黃埔區突出組織領導、線索摸排、宣傳發動、依法打擊4個重點,緊盯不放、深挖徹查、嚴查快處、一查到底。

建立一系列工作機制,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職責分工、打擊重點,全面建立信息報告制度,完善區掃黑除惡辦、政法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線索快速移送、反饋機制、協同辦案機制,推動偵查與起訴、審判有效銜接,打擊黑惡勢力與查處“保護傘”有效銜接,確保偵辦涉黑涉惡案件與查處“保護傘”同步進行。抓好問題整改,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同時明確對落實不到位的,實行責任倒查追究。

「扫黑除恶」广州黄埔区:多措并举深化打击 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拓寬線索來源渠道,暢通群眾舉報渠道。出臺《群眾舉報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活動獎勵辦法(試行)》,對舉報人給予5萬至20萬元獎勵。下發線索管理制度等文件,不斷加強線索移交管理,確定專人登記、專人初核,全程留痕。充分運用大情報、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開展深度研判核查,確保對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全覆蓋、無遺漏。

掃黑除惡必須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這樣才能形成有效打擊。黃埔區通過“五個一”工作法進家入戶,廣泛開展社會面宣傳發動。

「扫黑除恶」广州黄埔区:多措并举深化打击 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向全區發出《致全區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表達鬥爭決心;舉辦座談會、專題講座、宣講會、警示教育學習會等一系列活動;印發10000冊掃黑除惡知識小手冊,調動社會組織、團體參與掃黑除惡工作積極性,重點在村居、車站、商場、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治安複雜場所廣泛開展宣傳,大力提高群眾知曉率。 派發一份小禮品,把群眾“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形成一村(社區)建設一片宣傳陣地。在傳統媒體上,區《創業導報》、電視臺開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專欄,推出報道20多條次。同時,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發稿116條,微信微博55條,點擊率31.7萬餘次。

針對黃埔區近年來徵地拆遷任務重、工地密集的特點,在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中,特別加大了對查違拆違、徵地拆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中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緊盯線索逐線追查深挖,保持對黑惡勢力犯罪的高壓態勢。

與此同時,黃埔區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敗鬥爭和基層“拍蠅”相結合,與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三年行動緊密結合,對所有村(社區)認真開展“拉網式”全面排查,有機銜接,著力把軟弱渙散黨組織建設好、鞏固好,肅清黑惡勢力滋生的重點領域。

宣傳政策,強化教育,警示重點人員

黃埔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領導小組組織近40條村幹部召開宣傳教育會議,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有關精神,傳達到村社一線幹部,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

「扫黑除恶」广州黄埔区:多措并举深化打击 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系列基層宣講教育工作,使社區幹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為轄區經濟社會建設創造了團結安寧的社會環境,有力推動了地區的經濟社會建設。九龍鎮鎮龍村在掃黑除惡專題會議召開後,村委、經濟社立即行動,全力推進其轄內某重點項目用地報批工作,原來未蓋章的19個經濟社,在短短的一週內全部蓋章,取得突破性成果。

黨建引領,組織共建,推進基層治理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黃埔區堅持邊掃邊治邊建理念,啟動“五級聯動”共建項目,省委政法委四處黨支部、市委政法委法治監督室黨支部、區委政法委第四黨支部、東區街黨工委、劉村社區黨委“五級”黨組織通過聯動機制,研究、解決劉村社區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 將掃黑除惡融入到基層治理中,摧毀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推動新時代新劉村新發展。

「扫黑除恶」广州黄埔区:多措并举深化打击 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該項目被省委組織部列入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創新案例,以及省、市、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點工作內容。省委政法委表示,掃黑除惡要打要掃,但根本落腳點在“治”,“五級聯動”黨組織共建項目的精髓就是在“治”,是黃埔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黨建+“自治+法治+德治”基層治理理念的有效延伸。

啟動黨群服務站示範社區建設工作,計劃按照“1+3”功能區模式定位劉村社區黨群服務站功能佈局,“1”即1個黨群服務站,“3”即社區公共服務中心、流動人員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劉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一站式服務”,打造基層黨組織黨群服務站新樣板,並著手打造居民議事廳。

融入黨的十九大精神、黨風廉政建設、法治理念等元素,著手在社區轄內建設法治文化長廊;開展普法座談走訪,邀請律師團隊到社區為黨員幹部、群眾舉辦法制講座。建立劉村文化室,每個月至少組織1次村社領導幹部集中學習,以劉村專案為典型,以案釋法,讓社區幹部引以為戒,警鐘長鳴。

指導和幫助劉村社區黨組織制定符合社情實際的發展規劃。從省、市的高度為劉村在社區“三舊”改造、招商引資和廠房租賃等工作出謀劃策,提供政策、信息、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劉村找準一條有利於壯大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