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P20銷量破600萬台,問題來了,何時能超越蘋果?

华为P20销量破600万台,问题来了,何时能超越苹果?

手機廠商當中,華為比較喜歡曬數據,因為拿得出手。

日前的上海CES展上,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宣佈華為P20系列上市2.5個月發貨量突破600萬臺。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相比上一代產品,P20系列的增速非常出色,全球增長達到81%,細分一下,大中華區增速為63%,海外增速達150%。

增速超歷代P系列

正常情況下,手機廠商如果曬數據,都會選擇上市第一週,第一個月,半年,全年以及出貨量破特定數據,比如100萬,1000萬這種時間和銷量節點上,華為選了個2.5個月,以及600萬臺,有點不按套路出牌。

這種非常規操作的背後,無外乎華為內部對P20系列的市場表現的滿意和認可,而且好消息不光是用來曬的,也是為品牌和產品背書的一種方式。

看,我們家的產品大家都買,都認可。

不過,這種認可來自於發展不均衡的海外市場,雖然增速同比增長150%,但當小米、OV們已經在印度市場展開熱戰時,華為才剛剛轉身,而且還是採取很傳統的低價競爭策略搶市場,這意味著P系列這種定位相對高端的產品,基本和潛在的新興市場無緣。

而像美國這樣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華為努力了很多年,也未曾撬開大門,這意味著,當華為在中國、歐洲這些市場春風得意的時候,背後仍然存在發展不均衡的弊病。

回過頭來看,過去華為的P系列,市場表現各有不同,公開數據顯示,P6和P7的銷量分別為400萬臺和600萬臺,P8、P9以及P10的銷量則都達到了千萬級,其中P10半年的時間才突破600萬臺。

按照P20系列的增速,2.5個月就達到了P10半年時間的水準,突破1000萬臺在數量上不會有太多的問題。

華為手機的短板

P20的新品發佈會上,餘承東曬了2017年全年的數據,1.53億臺,這對於國產手機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數據。

作為一家老品牌,華為憑藉自身的儲備和靈活的雙品牌策略,不斷推高出貨量數據,一步步拉開和國產同行們的差距,只不過差距僅僅體現在數據上,華為和其他國產手機品牌,本質上或者說商業模式上仍然無差別,都是依靠低端入門級產品走量。

這也就導致一個問題,利潤上不去,而任正非也因為這個問題同批餘承東所在的消費者業務部門,“盈利能力不足”,這一點在後續的採訪中也被餘承東正式。

“如果非要說批評了什麼,那就是批評我們盈利能力還是不足,利潤增長太慢,太多利潤都被渠道商賺走了,我們成了為渠道商打工的了。這是任總比較不滿意的。”餘承東說。

我們經常聽到餘承東公開表態超越蘋果,華為手機超越iPhone,從情感上來說,這是理應支持和鼓勵的,但真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一個積極的信號在於,華為P系列的定價越來越高,比如P20 Pro就達到了6288元,這給華為手機帶來了利潤空間。

但大前提在於,P20系列中基礎版本和專業版本的出貨量比例,以及整個P20系列之在總出貨量中的佔比。

如果全部靠P20抗出貨量,且整個系列的出貨量又沒有實現從1000萬到2000萬這種數量級的變化,對利潤的提升,也仍然有限。

餘承東在採訪中說,“華為P20的銷量超過1500萬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有可能達到2000萬”,而對比2018年2億臺出貨量的目標,比重還是太少,這是華為手機的短板,也是整個國產手機的短板。

經常會有報道說,蘋果和三星佔據了智能手機九成的利潤,那麼究竟蘋果和三星是如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