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帶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十點讀書 | 你是帶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文 | 焦志傑

年關了,身邊的同事和朋友都嫌本地氣候太冷,商量著準備開車自駕遊,去溫暖的南方過年。我聽完後默默低下頭,打開錢包,看了看躺在裡面的車票,更加堅定了要回家過年的決心。

去年7月份我從大學畢業,因為時間緊張,來不及回家,於是一個人風風火火地從學校直接殺到單位去報到。

8月份的時候單位放高溫假,10月份又撞上黃金國慶周,讓我過足了回家的癮。可是每次要走的時候,卻仍感覺意猶未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於回家已經變得越來越渴望,就像是久旱的禾苗期待甘霖那樣。每逢放假,大腦都會不經思考地做出最直接卻又本能的反應:回家。久而久之,回家這件事就變成了一項需要我不折不扣來完成的使命,變成了一項生活裡不可缺失的習慣。

應該是在上大學的時候。

大學在離家2400公里遠的北方。北方除了有寒冷乾燥的天氣、凜冽刺骨的狂風;還有一段遙遠不可及的距離,以及一場漫無止境的想念。

每次或長或短的假期,我都很是羨慕臨近城市的同學,因為他們能夠隨時回家,而且從不會擔心買不到票。每當我獨自望著空無一人的寢室,除了給家裡掛去一個電話,彙報自己的近況,以及提醒爸媽要多注意身體以外,剩下的就是黯然神傷。這時候想家就變成一種魔咒,慢慢掏空身體裡的一切。

有一次給老爸打電話。接電話的卻是三叔,然後我就感覺不太對勁。因為老爸的手機從來不離身,不管走到哪他都會帶著。我剛上大學的時候跟他說:老爸你一定要隨時帶著手機哦,說不定什麼時候我就會騷擾你一下。結果他就信以為真了。

後來寒假回家,跟奶奶嘮家常的時候,我提到了這件事。奶奶先是怔住了,緩了好一會才告訴我。那段時間老爸住院動手術,又趕上我期末考試,怕我擔心就沒告訴我。然後我就哭著說,那你們也不該瞞我啊,你們怕我擔心,其實越是這樣,只會越讓我擔心。

那時候我才深刻認識到,距離不只是表面上的幾千公里,而是當父母生病,甚至是住院開刀的時候,我們是這樣的無力,只能被隱瞞其中。其實,對於生病的父母,孩子是最好的良藥。我們的一通電話或者去醫院探望,應該會讓他們康復地更快一些。只是因為中間有了這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所以才讓平日裡看似簡單的一切變得困難起來。

這之後的每個假期,我都會提前買好回家的車票,並且告訴爸媽回去的時間。

還有一次老爸打電話跟我說,你媽知道你要回來後,每天都把你的房間收拾一遍,她不想讓你看出來你走了以後房間跟沒人住一樣,那桌子擦得跟鏡子一樣亮,哈哈哈。電話那頭他笑得很開心,掛完電話後我哭了。

是啊,只有每天收拾一遍我的房間,才會讓老媽以為,我一直在家裡住著,從未離開過。

這些年因為讀書、工作,一個人在外地生活,總以為父母還和以前一樣,年輕力壯,身強體健;總以為只要有他們在,就會安排好家裡的一切,讓它看起來永遠溫暖舒適。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們老了。

大三寒假的時候,一家人去照全家福。我旁邊挨著老爸。老爸習慣性地伸出手來摟我的脖子,卻發現我已經比他高了,要踮著腳才能夠得著我。他尷尬地笑了笑,把手縮了回去,問我怎麼一下子就長這麼高了,昨天還沒這麼高的啊。

我轉過頭去,意外地發現老爸已經開始駝背了。他以前個很高,背很直,能一直揹著我走很遠。如今身體微躬,再怎麼努力地想挺直腰板,卻還是沒法跟以前一樣。

原來,我不在他身邊的這些年,歲月已經提前將衰老的痕跡刻進他的身體。

發現媽媽老了,是因為同一件事她要來回說上好幾遍。

有時候跟她說話,上一秒說著這件事,到了下一秒又開始重複,絮絮叨叨,反反覆覆。然後我就打斷她說:媽,這件事你已經跟我說了不止一遍了,忘啦?這時候媽媽說:人一老,上了年紀,連自己說過的話都不記得咯,不比以前了啊。聽完她說這些話,我的眼裡開始不爭氣地泛淚。

每次回學校的時候,我都是坐夜裡的火車,只有這樣安排,到學校的時候才是白天。

因為是後半夜,人在這個時候都會很困。每次送我之前,老爸都會喝很多的茶解困,可是到後半夜還是會忍不住打盹。他蜷在沙發裡,想睡又不敢安心地睡,總是隔一會就看看牆上的掛鐘,清醒一會眯一會。這一幕場景重複了三年半。

上火車之前,我從來都不敢回頭看,怕自己淚奔。直到進了站臺,我想著爸媽應該走了,等再回過頭看的時候,卻發現他們依舊站在原地,隔著柵欄,向我揮手致別。像極了小時候接我放學的場景,不同的是,這次我要離開了。

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我從未看過父親的背影,等我想仔細看的時候,發現他已經老了,而且再也不會看到了。

我一直以為媽媽還很年輕,卻發現她的兩鬢又平添了許多白髮,眼角又多出幾分皺紋,手不再細膩,皮膚也開始變得粗糙。儘管不想承認這一切,但是事實告訴我,她已經老了,而且正在快速地老去。

孔子在《論語》裡說:父母在,不遠遊。對於如今的我們,每天陪在他們身邊確實很難。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要抽出更多的時間回家看他們。說說這一年你在外的成長和變化,聽他們聊聊家長裡短。

從你告訴他們自己要回去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開始滿心歡喜地等待了。請不要讓他們失望。

家,不只是千里外的一座房子,幾扇窗。它是充滿愛和希望的所在,裡面住著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兩個人,他們能治癒我們所有低落的情緒,療好一切難治的傷口。

他們在時時刻刻等你回去。

*作者:焦志傑,青年作家,文藝裡的逗比,清新裡的重口味。第十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金獎冠軍。微博認證@逗b文藝好青年,公共號@文藝如你。十點讀書經授權發佈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