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讀書:重新定義讀書這件事

□本報見習記者 郝天韻

“深夜十點,陪你讀書”。讀書類公眾號的佼佼者“十點讀書”,擁有大量的粉絲群體,閱讀、收聽“十點讀書”成為很多年輕人晚上的慣例活動。究竟是什麼讓“十點讀書”在成千上萬的公眾號中脫穎而出?對此,《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到了“十點讀書”公眾號主編驍弘。

2012年年末,“十點讀書”微信公眾號創辦,不到兩個月,用戶過萬。今年年初,十點文化已經獲得由清科華蓋管理的清科嶺協基金領投,微影資本、賽富投資基金跟投的超6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估值近4億元。

記者瞭解到,如今的“十點讀書”粉絲量已超過1600萬,每天的閱讀總量平均在500萬以上,其中,閱讀量最大的《有人在偷偷愛著你》僅一文的閱讀量就達到了407萬。“跟同類公眾號相比,我們對於圖文的選擇要求標準更高,用心打磨內容和文章的排版以及各種細節。‘十點閱讀’的每一篇文章都配有音頻形式的主播朗讀,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據驍弘介紹,“十點讀書”發展至今,不斷探索、升級自身內容,從最初的一條增加到現在的8條,增設和升級了成長、書單、美文、人物專訪等各種各樣的新欄目。

微信關注熱度反映了受眾關注的焦點與興趣取向,很多人講內容為王,從“十點讀書”來看,內容上,比較受歡迎的包含情感類、自我成長乾貨類、名家經典類等文章;形態上,從圖文升級到音頻,“十點讀書”也開始嘗試製作與讀書有關的視頻內容。

“以前讀者關注公眾號的內容更多是為了消磨時間,我們需要提供給讀者一些新奇有趣、讀起來不累的內容,現在讀者對於自身成長的需求提高了,我們就會考慮增加能為他們節省時間,又能學習到知識的內容。”在驍弘看來,讀者對於資訊的需求在逐漸提高。為了保證優質原創內容的持續產出、日更不斷、讀者的黏性更強,“十點讀書”開始與越來越多的作者和出版社合作,為讀者提供最新的與讀書相關的資訊。同時,音頻、視頻欄目也能節省讀者的時間,帶來流量。

“最開始我們希望做成一個‘新媒體的《讀者》’,然而這幾年由於新媒體的發展,有了很多創新,我們更希望它是一種生活方式。”驍弘向記者介紹,除了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還在喜馬拉雅電臺、荔枝電臺、微博等平臺上持續產出內容,微博粉絲達300萬。

在每天晚上10點,“十點讀書”公眾號推送8篇左右的文章,包含圖文、音視頻等內容。“希望‘十點讀書’可以重新定義讀書這件事,讀書不一定非得通過紙質書完成,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用手機看,可以聽,包括之後我們會推出一些跟讀書有關的視頻。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十點讀書’想把讀書變成一件很酷的事情。”驍弘在介紹“十點讀書”品牌內核時難掩自豪。

“‘十點讀書’不只是靠一個公眾號,而是靠很多個公眾號形成一個大的矩陣來做,通過這個矩陣互相支撐。”在清博大數據內容總監、知名評論員廖保平看來,未來的“十點讀書”很有可能變成一個產品,從而吸引資本,之後慢慢地資本化、產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