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炎炎夏日

一盘凉拌黑木耳

清凉爽口

是很多人的“常规操作”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然而就在今天

一则因为黑木耳引发的悲剧

却在各家媒体报道中出现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浙江一个家庭三口人,在吃下母亲制作的凉拌黑木耳后,出现食品中毒症状。其中7岁女儿症状特别严重,入院后迅速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目前仍在ICU抢救。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看起来软萌软萌的黑木耳

怎么一下子就成了毒药了呢?

黑木耳的毒来自哪里?

黑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本菌、树鸡、木蛾、木茸,因形似耳,加之其颜色黑褐色而得名,黑木耳为木耳科植物,其性平味甘,人胃、大肠经。具有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的作用。

首先要说明,黑木耳本身是没有毒的,但一般情况下,黑木耳在吃之前,都是需要泡发的,泡发后的黑木耳才能更好的食用。而是在长时间泡发的过程中,其中含有的细菌大量繁殖,使得木耳变质,大量的细菌毒素产生,这个时候再食用已经变质的木耳就可能引发中毒。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专家表示,黑木耳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3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轻度症状,随后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中毒属于毒性最强的一种,其死亡达到50%以上。

如何泡发黑木耳才安全?

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最适宜产毒的温度为26℃,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7℃。夏季高温天气,又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这两个因素叠加,为细菌滋生和产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那么在夏季,如果你真的好黑木耳这口,又不得不要泡发它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第一,不仅仅是黑木耳的泡发和烹饪需要引起重视,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进行。

第二,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

第三,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叶盛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第四,针对夏季食品安全,叶盛特别提醒,还要做到砧板生熟分开、食材煮熟煮透、储存时间掌控,注意手部消毒卫生等。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小科君还了解到,除了黑木耳,还有种食物如果储存处理不当,也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进而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那就是玉米面。玉米面的原材料是玉米粗粮,如今不少追求健康饮食的市民,会选用玉米面为材料制成的面食。但玉米面如果储存不当,受潮发霉后,也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另外,关于黑木耳泡发,小科君在这里也要做个小小的辟谣。此前有谣言称,久泡后的黑木耳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增加胃癌风险。实际上,有研究测定了在室温和冷藏环境下存放24小时后的亚硝酸盐含量,发现不管在什么温度下,24小时后亚硝酸盐的变化都是非常微小的。亚硝酸盐含量总体略有上升,对人体的影响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内容根据杭州日报、网络整理

科普苏州

ID: kepusuzhou

苏式生活,因科学更品质

生活中任何疑惑的、需要科学解答的问题

动动手,加我们!

留言请关注微信公众号:kepusuzhou

7岁女孩多器官衰竭进了ICU!这款夏季美食怎么就成了毒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