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要練到這個層次,「運勁如灌鉛」,它是功夫上身的開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練拳不能等,做人不能猶豫。出一個勁,一剎那,豁然貫通。重大決定,往往出自直覺,東西是蹦出來的。平時練拳,就要求靜。靜力,是直覺根本。他比你快,是因為他比你靜。看著亂哄哄,實則安靜的可怕。老話講,說話聽音兒。武行講,露兩手兒,瞧瞧。語言匱乏,難以言表。很多事兒,做出來,說不出來。一張嘴就說不全,於是沉默是金。窺其全豹,未必能勾勒全景。高人選擇歸隱,已無人交流。與天地交流,不必語言。人動一念,天地盡知。老祖宗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知敬畏,引火燒身。武人有三大邪火,一為慾火,盛極而衰,不懂運化,狂奔走洩,油盡燈枯。習武,立意不高則俗。俗,必含慾火。二為怒火,粘火就著,固執己見,聽不得逆耳之言。勢如兇漢,蠻如鬥獸,反遭其害。三為傲火,傲慢偏見,孤芳自賞。天下老子最高,滿天神佛都拿不下他,更有甚者,將武術變做巫術,形如跳樑小醜。人,就是混神,陰陽摻半。這正是,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又道是,南風吹得遊人醉,只把杭州做汴梁。

武人要練到這個層次,“運勁如灌鉛”,它是功夫上身的開始


運勁如灌鉛,打拳運勁的狀態。鉛,重金屬,沉重。灌鉛,運勁的體感。看人要看心,打拳需運勁。勁是什麼?動能。力是什麼?固能。都是能,但不一樣。好比都是人,有天壤之別。運勁有什麼用?只要動,就產生能。能,才解決問題。不能,就靠邊站。使靜止,變成運動;分散,變成團結;這都需要運。打拳,歸根結底,是運勁的學文。書法闡釋,線條問題。拳法研究,結構問題。共通之處,是如何運勁。運勁如灌鉛,大原則要把握。不用結構,勁很難動起來。勢如鉛汞,就要運化。勁運到骨子裡,才能永保不失。慢慢積澱,稱為罐鉛。第一,勁出於中正。人無中正,立身不牢,牆頭草,勢難久。人先立信,方能成就。運勁如是,先看立身,身正則勁正。用勁時,才有勁,這是天然勁。好人,有正氣;好勁,如灌鉛。分清主次,事兒才能成。運勁如灌鉛,講的是次第。意念為王,腰脊帶頭,四肢為驅使,這是基本流程。反過來,就會顛倒錯亂。人要順應規律,拳要建立次第。運勁如灌鉛,是勁往骨子裡長的表現,只有從主體運出來的勁,才是真勁,可長久不衰,運勁如灌鉛,是功夫上身的法門。

武人要練到這個層次,“運勁如灌鉛”,它是功夫上身的開始

運勁如灌鉛。為何處處開張?抻筋。為何抻筋?運勁。鉛,沉重之物,是勁的比喻。動能儲藏,其勁必沉。留住東西,沒那麼容易,要學會運勁如灌鉛。打太極拳不能直給,為何?直給只有上肌肉,走不到骨子裡,流於浮表。沒內涵的東西,難以持久。運勁如灌鉛,就要走螺旋。慢慢懸著筋,掛著骨,往裡頭滲。這才是練太極拳的思路。沒有不行,有也不行,說的是個度。似無實有,叫懸。螺旋滲透,稱灌。看過賣油翁的文章吧,運勁如灌鉛,就是這個道理,兩個字,內透。拿捏火候得當,是灌勁。大火猛吹,急功近利,那叫耗勁。不知利害關係,無知者無畏。一旦知曉其中的奧秘,人就會收斂。知道了怕,才有提高。不經歷,何以言道。運勁如灌鉛,動起來要慢,快是潑,慢為灌。勁要沉著,不發飄,久之,就留住了。得的快,失的也快。容易得到,容易失去。東西本身沒什麼,一路走來,心境會最終昇華。人要過程,而非結果。把勁運到,如鉛一樣沉活,是收穫的開始。練拳,沒有適可而止;做人,也不該淺嘗即止。拳架處處矛盾,即是運勁如灌鉛。慢慢建立矛盾,緩緩化解矛盾,這叫陰陽磨蕩。事物,都對立。拳法,必矛盾。這正是,經歷盡,意超凡,一片丹心傲雪寒。獨立危崖迎旭日,靜觀雲海自參禪。

武人要練到這個層次,“運勁如灌鉛”,它是功夫上身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