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我认为:智商、文化的高低不是学拳资质的决定因素,而是重要因素。何谓决定因素与重要因素?比如鸡蛋孵出鸡仔,鸡蛋得到合适的温度才能孵出鸡仔,可见温度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为啥?因为再合适的温度也不能使石头变成鸡仔,所以说鸡蛋才是决定因素。

人的天生禀赋各不相同,学知识有智商高低之分,练功习拳有上、中、下根器之别。“根器”源自佛教教义名词,指先天具有接受佛教之可能性。“根”比喻先天的品行,“器” 比喻能接受佛教的容量。“根器”用在练功习拳是指领悟能力的大小。

“太极拳重在体悟”

学拳的过程中,先用头脑领悟拳理和练法,比如认识和理解拳理中的为什么说“阴阳是太极拳之母,松是太极拳的灵魂”、“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再认识和理解练法中的“心静体松”、“放松肌肉、肌腱、韧带和松开骨关节的节节贯串”。

在头脑明白了一些拳理和练法之后,接着用身体领悟拳理和练法。学拳重在体悟,就是用肢体语言证明对拳理拳法的认识和理解。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不要白练与瞎练

克服白练与瞎练的办法很多。主要是提高认识、落实流程、练悟结合三条:

坐下来学习与钻研拳理拳法。关键在于掌握理法、心法。一项项落实,不要贪多求快,急于求成。注意“拳打半步巧”。先从半个动作落实,即吾所言之先练就“种子”招式。然后逐一拓展。

➤ 观看光盘、读书、拜师、访友,相互交流,拓宽视野。

➤ 练悟结合。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练太极,要练与悟结合。太极拳是学会、悟会的.更是学精、悟精的。如此,方可克服白练与瞎练。

习功学拳的要领是做出来的:

有一位太极拳明师说:“从拳学的实践体悟看,太极拳的要领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何以此说?因为,要领做对了就有,做错了就没有,所以,关键是方法的正确。

太极拳的修炼,其实质就是掌握和熟悉要领方法的过程,若方法不正确,即使练一辈子也难入功成之门。” 这段话确是言之有理,比较客观。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认识对路,惟练而已

练功习拳之事,首在认识,认识对路,惟练而已。神气腰腿,皆是功夫,功夫进步,认识亦长,然而所贵不在功夫,而在认识者,功夫小犹可练,认识错则枉费矣,然则如何而使认识正确,则非练拳之所能为矣。

用平常心练拳和学出兴趣

怎样对待学练太极拳呢?

用恭敬心学拳,用真诚心学拳,用清净心悟拳,用平常心练拳,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决心和坚持练下去的恒心。只要具备了信愿行,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练。对于这些人不难。只要一步一步真实的学练,难也在心,易也在心。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先学会做人。常言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呢,人不能跟人比,要自己跟自己比,这样就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其乐融融。另外在练功习拳中,要注重过程,不要注重结果,反而结果来得要容易些。

因为,它在过程中一点点地积累起来,不经意间,成功的大门就敞开了。所以学拳的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个台阶,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充实。还要学出兴趣来,心里把练拳当成一种艺术享受,陶醉其中,而不是厉行公事,看作一种义务或负担。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勤能补拙

勤奋确能够弥补不足,勤学苦练就能熟能生巧、笨鸟先飞。以内家拳名师齐公博为例述说,他很喜欢拳术,但资质愚钝。

刚开始时他在孙禄堂先生主办的薄阳拳社中习武,学习了一年多,一无所成,以为内家拳不适合于自己。又转而赴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沧洲拜名师,求绝技,苦练了3至5年,还是一无所成。没办法又重新回到孙禄堂先生那里,只求能够学得一项实用技便心满意足。

孙老看他心诚,就传授给他形意拳基本功三体式站桩功,要他每天都练这个。刚开始,齐公博很困惑。因为三体式桩他早就练过了,并没有什么新奇独到之处啊,而且效果好象也不是很好。孙老知道他的意思,就跟他说:“你知道你资质愚钝吗?”齐公博垂手点头,必恭必敬。

于是孙老便着说了一段惊天动地的话:“知已愚者,可近于慧。此三体式乃变化人之气质之总机关,需站至胸腹松空、手足相通,方能得着此式之妙。夫若是,汝之劲可由拙换整,汝之身可由滞化灵,汝之心可由塞达能,汝之意可由昧臻明。”于是瞬间一灯破了千年暗,一智灭了万年愚。这就是内功心法啊。

齐公博得了秘诀从此每天专练此桩。就这样站了三年多,一直站到内气鼓荡、衣襟抖擞、精气合一、如沐神光。一辈子的内功基础就这样定下来。

然后孙老又传给他形意拳等各种武技。此时的齐公博因为有了内功的基础,所以慧悟大开、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仅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便获大成,与外界各派高手较技切磋时,使犯者无不一触即仆。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练武不练功而到老一场空

我是按“学练了站桩、松腰、松胯、松肩、太极步等基本功才学练拳架”的路子来教学的。有不少师傅和拳馆是传架不传功的,可能是师傅不懂不晓学练基本功之法,或者是师傅保守舍不得传授。

学武习拳的有识之士都知道这样的客观事实: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学来的拳架没有基本功和内涵技术的保障和支持,就是圈内人所说的“空架子”,这是难练出太极功夫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在看

练太极懂得这些,省时省力又省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