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让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很久后才释然 一段想不通的经历!

以前家里是种瓜的。刚记事的时候,种的是西瓜。上了小学,改种了甜瓜。记得有一年,甜瓜的价格非常低。家里的劳动力,又不想浪费在不值钱的瓜上面。结果责任就落在了我的身上。依稀记得我差不多上三四年级的样子,推着一个小铁车,带翻斗的那种。满满的一车瓜,对于那时年纪轻轻的我,推起来是十分的吃力。我不会使用称,只能按照一毛钱一个瓜的价格出售。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去邻村,刚开始的时候,车子比较重,随着销售的增加,就变得轻快多了。记得那时一天还能有几十元的收入。这期间就发生了一件,让我很长时间,都无法接受和理解的事情。一车子瓜,剩的不多了,就准备回家吃午饭。路上又卖了些,最后还剩下三个甜瓜。快要到家的时候,一个女孩过来买瓜,正准备给我三毛钱的时候。我爸爸出现了,只要了她两毛钱。当时的我非常生气跟不理解。凭什么我卖了那么多瓜,都是一毛一个,到了最后成了两毛钱三个。我当时觉得规矩被打破了,这是小时候的我不能接受的,很久一段时间耿耿于怀。之后我也帮忙卖过豆角,也是母亲帮忙在家里称好,捆好。一块钱一扎。乐不疲惫。

那些年让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很久后才释然 一段想不通的经历!

上五年级的时候。家里割麦子,我们都是放假的。有了以前的销售经验,我就自告奋勇的去贩卖冰块。其实本来应该帮着干农活的,但家里还是批准了我的要求,并且给了我启用资金。一辆自行车,后面绑上一个厚一点的纸箱子,再找个薄点的被子盖上。去到冰块厂,再老板的推介下,畅销的有两种,一种是批发5分钱,卖一毛的。一种是批发一毛钱,卖两毛的。区别无非是大点小点。第一次我就进了5块钱的货,40块一毛的,20块五分的。因为我觉得还是希望顾客能买贵点的,可以多赚点。然后,来不及羞涩的我,生怕冰块溶化了,那样就会赔本的。只要看见有人在地里,就会大声的呦喝!“冰块,冰块”。看见田地里的人,向我招手,我会兴奋的立马放好自行车,跑到地里,问题需要几块。然后再跑回去给拿货。一个收割季,差不多不到两周。一天最多的时候,记得赚了20多元,来回跑冰块厂4趟。第一天就把本金还给了母亲,然后赚的钱,给家里买的桃酥,还有一些熟食类的。感觉非常自豪。但有一次销售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等到我轻车熟路的时候,已经不满足赚五分一毛了,冰块厂,有一种“步步高”更大一点的包装,批发是1元三包,零售是5毛一包,也就是卖三包就能赚5毛钱。我每次都不敢进多了,生怕卖不掉。这次我批发了2元钱的步步高,6包,那天太阳不争气,甚至还伴着点凉风,我讨厌这样的好天气,因为直接影响我的销售,致使所有的冰块都销售完了,最后还剩下3包步步高。实在是不舍得,自己吃掉。终于碰到一个能全部要的主,可他非说我的步步高快融化掉了,坚称一元三包的价格就成交。我一时着了急,卖给他,我白跑了。不卖万一再找不到客户怎么办?于是我给卖掉了,进价卖的。最可气的是,刚刚卖掉,骑车回去的路上,就有人问我还有吗?想买步步高,3包!我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不应该的,以至于现在还记得这件事情。

那些年让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很久后才释然 一段想不通的经历!

其实上面的两个案例,只是我太小了,专了牛角尖。瓜剩下的那三个肯定是被挑剩下的1毛钱三个也不为过。最后的三包冰块,卖掉了不应该可惜,毕竟这一车子是赚了钱的。想想以前的激情,现在真的自叹不如。突然想起了这两件事情,觉得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好!做事情前怕后怕,什么都做不成,还会一团糟。

那些年让自己耿耿于怀的事情,很久后才释然 一段想不通的经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经历了都是值得的。

每篇文章用一首打油诗总结;

儿郎帮家卖甜瓜,

走街串巷人人夸。

剩下三个两角钱,

一个头来两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