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利好正在兌現,還要持有嗎?

持有三一重工已經半年左右,佈局的邏輯是基於挖挖機更換週期到來,所帶動的業績大增。打算是中線投資,25%左右的預期收益率。

本來以為一季度財報出來,就能讓我如願以償。沒想到各種變數,現在中報預期都出來,目標卻只完成了一半,只能呵呵。下面還是摘錄下昨晚才出來的中報預增消息吧。

7月30日晚間,三一重工發佈業績預告

預計中報業績:淨利潤32.48億元至35.96億元,增長幅度為1.8倍至2.1倍,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至0.46元。

在公告中,關於業績為什麼增加,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下游基建需求旺、設備更換週期來臨等雜七雜八的原因。結果就是公司費用降、盈利升,表現一流。沒什麼太大營養。但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就是設備的更換週期開啟。

挖挖機等工程機械屬於耐用品,更換週期約在6-10年之間。財報顯示,三一重工業績的峰值在2011年,當時是2009年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實施的第三年,也是政策兌現的最徹底年份。

而高峰過後,就是股價同業績齊飛了,往懸崖下飛。

刺激雖已過,但咱們的基建並沒有緩下來。其後又有房地產的火爆,棚改等各種工程助推,基建投資一直都在維持著高位運行。雖然不再需要大規模採購基建設備了,但已買的,在正常使用、折舊。三一重工此後業績逐年下滑,但基建的正常運行,卻在為設備的週期性更換蓄力。

2017年,三一重工迎來了業績的快速復甦,作為一家專賣工程機械的公司,業績的復甦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設備又好賣了。但在經濟層面,並沒有第二次的4萬億刺激,也並沒有出現經濟的全面好轉,崔催動全社會投資熱情如潮水般噴湧。只有一個解釋,2009年-2011年買的機械已經老化不能用了,基建設備進入了新一輪的更換週期。

這一年,整個工程機械產業都在呻吟,日子好過了,開始賺錢了,緊巴巴的日子貌似結束了。

這一輪的需求旺盛,並不是因為新增,只是基於更換。

在更換的背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基建的高位運行,這也是更換的基礎。如果這個前提條件沒有了的話,那麼更換的節湊也會被打斷,乃至嚴重壓縮。

這是最壞的情況,但也是非常有可能面對的局面。

這次機會——業績爆發的背後,是行業的週期性機會。縱然個股不錯,長線持有或許依然不是很適合。所以對於三一重工,這次我只做了中線的準備。

借業績爆發的風,賺到這一波就走,雖然今年上半年大勢不好,這股風吹不起來。

但我覺得,邏輯未變,只需等待。

這裡只是分享一下個人的投資思路。順道說一下,現在我是不會加倉的,因為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此外,大環境也並不好,更好的機會還需要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